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腹痛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2018-04-24 04:05罗必显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二聚体缺血性血浆

罗必显

【中图分类号】R54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2-0-01

腹痛的诊断和鉴别具有较大的困难,不是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还需要借助先进的仪器,虽然如此仍然有大部分的腹痛得不到明确的诊断。临床良好的诊断对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治疗的前提依据是诊断的结果,不确定的诊断可能会带来误诊等严重事件的发生。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在凝血因子ⅩⅢa作用下产生的交联纤维蛋白经过血浆溶解酶的降解得到的一种产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在腹痛的类型中,不管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腹痛、过敏性紫癜以及感染性或者肿瘤性腹痛的患者,其患者中的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而单纯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以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其机体中的-二聚体水平没有明显的改变。根据以上的情况,本次我们将总结分析腹痛的类型和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情况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临床诊断和研究提供参考。

一、腹痛情况及诊断发展

腹痛(abdominal pain)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引起腹痛的原因比较多而且复杂,主要是由于腹腔脏器的疾病所导致。而腹壁的疾病比如外伤、感染,胸腔内脏器的疾病比如大叶性肺炎、急性性及梗死以及脊柱疾病这样因素引起的腹痛临床诊断比较困难。目前对于腹痛的诊断一般采取B超诊断,临床研究显示B超诊断腹痛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1]。B超为大多数的腹痛诊断提供特异性和可靠性的依据,并且该种诊断方式据无创、安全、辐射低等优点,因此多年来在临床诊断腹痛中得到广泛的应用。B超对于实质性改变的腹痛可以明确的诊断,但是对于一些临床症状不明显的诊断尚缺乏依据,因此对于腹痛的诊断还需要借助其他的辅助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学技术得到提高,对于体内某种激素水平或者活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出疾病所属的范围。根据以上的情况,近年来血浆D-二聚体在腹痛中的诊断得到应用,临床也出现采取该种方法诊断腹痛的报道。

二、血浆D-二聚体及其检测方法

近年来研究表明D-二聚体是反应机体血浆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激活的首要的标志分子,从而奠定了该种因子的临床应用地位。随着研究的深入,使得D-二聚体的检测敏感性以及预测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许多的临床疾病比如静脉血栓、肝脏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恶性肿瘤疾病中的诊断和发展判定中均使用到D-二聚体。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比较多,包括乳凝胶集法、免疫比浊法、ELISA以及胶体金免疫渗透法等。①乳凝胶集法:该种方法的主要原理为标本中的D-二聚体与宝被在乳胶颗粒中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从而出现乳胶凝聚,然后根据凝聚的稀释度来判断D-二聚体的含量。该种检测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但是敏感性比较低,结果重复性比较差,因此不适合于大量的样本监测[2]。②免疫比浊法。该种方法借助于仪器监测,在仪器上自动化的完成D-二聚体的检测,具有定量、简洁以及快速稳定等优点,有临床统计数据显示该种监测方法的准确性高于乳胶凝集法[3]。③ELISA。该种方法的原理是将包被在酶标本中的第一抗体D-二聚体抗体与D-二聚体结合,然后与第二个抗D-二聚体反应,形成了D-二聚体抗原为中心的一种抗体-抗原-酶标本抗原复合物,然后在加入底物进行反应定量监测。目前该种监测方法被认为是D-二聚体检测的金标准。④胶体金免疫渗透法。原理为标本中的D-二聚体抗体与包被在多孔滤膜上并且偶联有胶体的金单抗结合,出现颜色的变化然后在540nm分析仪中进行识别。虽然该种检测方法对于仪器的要求比较低,具有操作快、简洁等优点但是同样出现重复性和稳定性低的缺点。

三、D-二聚體与腹痛诊断关系

侯江涛等[4]将528名因腹痛主述入院的患者检查其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发现功能性胃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患者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没有明显的升高;而恶性肿瘤、酮症酸中毒、腹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的升高;与腹部非炎症非感染非肿瘤性疾病的患者比较,腹部炎症、代谢性、感染性组患者、腹部血管疾病组患者以及腹部恶性肿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的升高,且差异显著;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患儿,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对于腹部恶性肿瘤的患者而言,肿瘤转移的患者其体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患者。因此他们认为血清D-二聚体水平正常的患者集中在非炎性非感染以及非肿瘤的患者;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的患者大多数为腹部具有器质性改变的患者,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与D-二聚体水平相关,对于肿瘤的患者而言,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的转移情况相关,因此血清D-二聚体在腹痛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徐丽丽等[5]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含量明显的高于正常人群,且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从而说明了血浆D-二聚体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文毅[6]研究显示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D-二聚体的水平值明显高于非缺血性直肠炎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特异度达到77.78%,从而说明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中借助D-二聚体的水平值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四、小结

本次我们通过文献资料的查找以及自我临床诊断经验的结合,对于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腹痛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由于腹痛的病因比较复杂而腹痛的类型也比较多样,对于腹痛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传统对于腹痛的诊断采取B超诊断,虽然该种诊断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良效果,但是对于癌症转移情况等判断敏感性不高。血浆D-二聚体是一种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可对于炎性、肿瘤等病症具有一定的反应,因此临床对于腹痛的诊断时可以借助D-二聚体的水平值来初步判断患者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临床治疗带来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季涛.229例急性腹痛B超诊断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9,9(5):372-373.

Torbicki A,Perrier A,Konstantinides S,et al.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r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J].Eur Heart J,2008,29(18):2276-2315.

熊志刚,张庆怡.胶乳凝集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 D- 二聚体结果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19-220.

侯江涛,陈斌,杨晓军.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腹痛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6,27(3):417-418.

徐丽丽,邹荣良,孙文旦,等.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6,56(11):54-55.

文毅.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3183-3184.

猜你喜欢
二聚体缺血性血浆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验价值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解读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逼中小学生卖血的背后
房颤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临床分析
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