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差异

2018-04-24 04:05张龙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开颅血肿微创

张龙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2--0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加剧,高血压脑出血(HICH)等一系列老年高发病症发病率持续增高,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性神经外科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病理机制稳定性差,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造成了巨大隐患[1]。截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可完全根治的治疗方式;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提升疗效、降低致死率、改善预后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采取微创穿刺和小骨开颅两种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受小骨开颅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8.5±5.0)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2.5±0.5)年;观察组接受微创穿刺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59.0±5.5)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2.5±0.5)年;两组患者均已通过相关检测,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且无其他感染性疾病,并以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小骨开颅手术治疗方案,根据CT定位技术,对血肿部位体表进行观察,并选择手术范围;利用纵直切口法,切口长度为8cm,以撑开器打开组织,确保颅骨的可见性,保证手术环境;以咬骨钳扩大骨窗,扩大范围为3×3cm,确认血肿位置,进行硬膜切剥,脑穿针穿刺;进行皮开窗操作,操作范围为2×2cm,清除血肿后取引流管置于血肿腔内,术后48h内拔除。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手术治疗方案,选择血肿抽吸术和尿激酶冲洗引流的方式进行手术,使用CT扫描确定血肿位置,采用卡尺和圆规辅助定位,在满足最大层面血肿、皮层最近的部位进行穿刺点定位,尽量避开脑组织主要功能区,以血肿中心为进针方向,以头皮距离为穿刺深度;以定位点为参照,对血肿部位进行假想点瞄准,垂直于血肿中心进行操作,抵达血肿中心后取出针芯,缓慢进行注射器抽取,连接引流管,血肿抽取量低于70%时达到减压目的,伴随适当氯化钠溶液引流;血肿腔内选择尿激酶注射给药。剂量为20000u/次,1次/d,引流管夹闭2h鸡皮孔明西欧美国开放引流,持续至血肿消除[2]。两组患者术后定时接受CT检查,确认血肿完全消除后方可拔除引流管,缝合伤口并进行清洁。

1.3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失情况采用NISS标准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指标;显效:91~100%;有效:18%~90%;无效:评分低于18%。应用GOS评估标准评估其预后情况,根据临床反应分为如下指标。1分:患者死亡;2分:患者进入植物生存状态;3分: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度病残,神经清楚;4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中度病残状态,丧失一部分行动能力;5分,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正常,无其他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描述采用(±s)% 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ISS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评分为(11.50±3.03),治疗后为(4.63±2.1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为(12.33±3.25),治疗后为(5.71±3.24);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组间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0(75.0%)例,有效10(25.0%)例,无效0(0.0%)例,综合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中显效为21(52.5%)例,有效16(40.0%)例,无效3(7.5%)例,综合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计算x?值为8.420,P值为0.0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GOS评分为1分0例,2分0例,3分6例,4分4例,5分30例;对照组患者中1分1例,2分2例,三分6例,4分10例,5分21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计算x?值为8.261,P值为0.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持续增高,临床上治疗种类众多,形式复杂,主要治疗方式分为开颅大骨瓣内血肿清除手术、显微血肿清除手术、小骨孔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内科保守治疗及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3]。

开颅大瓣清除术具有视野开阔、血肿暴露明显,便于操作的优点,但操作过程中较易引发大出血,风险较高;显微清除术精细止血效果显著,但其造价昂贵,性价比优势不强,对手术操作要求过高,不利于临床大范围推广;小骨孔烤炉清除术创伤性略小于大骨瓣清除术,术中视野相对较弱,针对血肿量过大的情况时具有一定的手术局限性,对手术准备和操作要求较高[4]。保守治疗不存在手术风险,因此适合病症程度较轻、血肿量较小的患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微创医学取得了很大进步,正呈现出对传统开颅术的替代趋势;脑室镜系统和立体定向技术应用的实用性较强,极大的提高了手术精度,同时相较于其他治疗方式,其操作难度低,手术步骤清晰简便,便于人才培养,耐受性较高。相关研究报告显著,术后出血情况与穿刺损伤无关联,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与血肿形态和手术操作方式相关,血肿穿刺术的清血肿清除量一次不得超过70%,同时不能低于30%,否则将导致颅内压失衡;血肿清除量过多时也将导致相关病变,一般情况下高于60ml,成效越大,清除速度越慢,如不能彻底达到减压效果,则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颅内高压是造成脑出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诱发相关并发症;相较于其他治疗方式,微创穿刺术的导致风险的概率较小,因其不需全身麻醉的提点,也能一定程度的降低颅内压力[5]。

综上所述,微创穿刺手术方法和开颅手术方法治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有一定疗效,对比之下微创穿刺治疗方式实用性更强,风险更低,治疗效果更具优势,具有积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米万均.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24-125.

白易欣.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5):48-50.

余鹏飞,麦兴进,符树强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13):1839-1841.

刘道清,江敏,周志娟等.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2014,20(15):2807-2809.

陈果,董伟.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NT-proBNP、HMGB-1和GM-CSF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41-45.

猜你喜欢
开颅血肿微创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
锥颅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两种不同切口开颅清除自发性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效果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