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8-04-25 02:08丁绍峰凤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辽宁丹东118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显微镜血肿

丁绍峰 凤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 丹东 118100)

高血压脑出血病是近年来一种常见的疾病,且对患者的危害极大,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多伴随着并发症,致残率也相当高,对于此类疾病,医学上一般会采取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然而在外科手术治疗方面,传统的手术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有着很高的致残率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为严重[1],为此,现代医学采取了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实验组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40~82岁,平均(61.7±3.6)岁;对照组中有男46例,女14例,年龄39~81岁,平均(60.6±2.7)岁。60例患者经诊断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也没有差异,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实验组采用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实验组使用的显微镜由Carl Zeiss Surgical GmbH公司生产的手术显微镜Surgical Microscop[国食药监械(进)字2008第2221905号SFDA(1)20082221905],显微镜型号为OPMI VARIO。在手术前对患者做好全身麻痹以及消毒准备,控制好患者的血压,通过静脉快递为患者滴注200mL20%的甘露醇,通过CT扫描确定出患者的血肿位置,手术切开点要选择在没有重要功能的脑部位区间进行,在头皮的表面切开一个U形的切口,在显微镜的观察之下,翻开骨瓣并逐渐的扩大骨窗范围,骨窗范围直径要保持在2.5~3.5cm,之后切开硬骨膜,在没有血管区的皮质部位进行分层切开皮层以达到颅内血肿位置。将显微镜架在血肿腔内,使吸引器的头端处在显微镜下血肿腔的中央部位,之后在显微镜下将血肿腔内的半液态以及液态血肿使用吸引器吸出,在吸出血肿的同时可以将颅内的出血点位置充分地显示在显微镜的视野范围内,为了达到彻底止血以及清除血肿的目的,可以让显微镜充分地显示出出血的血管壁以及电凝明显的出血点,将其进行有效的处理,直到在显微镜下确认出血点不再出血以后,将硬脑膜缝合,之后依次将肌骨瓣进行复位,然后将头皮缝合[2]。手术之后5~15d内使用引流管向颅内血肿部位输入3mL0.9%的氯化钠溶液以及输入尿激酶,在引流管流出的液体不含有积血以后关闭引流管,在此期间,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控制患者的血压,注射甘露醇,对患者的感染,电解质失衡,脱水等并发症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1.3 评价标准[3]

使用脑CT扫描进行确定患者颅腔内血肿以及水肿在治疗前以及经过治疗以后1周,2周,3周以内的大小情况,并且使用酶联免疫法来检测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以及使用放射免疫法来检测患者血清的NSE浓度。确定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时使用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来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采用SPSS 19.0对检查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2周和3周的颅内血肿和周围组织水肿的情况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以后1周、2周和3周之内的颅内血肿和周围组织水肿情况对比(n,±s)

表1.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以后1周、2周和3周之内的颅内血肿和周围组织水肿情况对比(n,±s)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P均<0.05

水肿治疗前 1周 2周 3周 治疗前 1周 2周 3周对照组(n=60) 41.3±5.1 30.8±3.6 18.9±2.1 8.1±1.2 30.8±4.2 27.8±4.1 16.3±2.1 9.3±1.1实验组(n=60) 40.9±5.8a 18.4±2.9a 7.6±1.4a 3.1±0.9a 31.3±4.3a 21.8±3.6a 11.9±1.7a 4.1±0.8a组别 血肿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是近代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心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率极高,发病急,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现代医学常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治疗此疾病,但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经常会伴有多种并发症的产生,因此,为了能让手术达到最大程度的疗效,临床医学采取了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此项技术由于其手术创伤性小,操作安全简单以及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等特点而受到了国内外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4]。为了证明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意义,本院选取了过去经本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所使用的方法是将120例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另一组则采用传统常规的手术方法,将两组患者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1周,2周,和3周之后的血肿和周围组织的水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了使用了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一组患者的血肿和水肿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均明显优于另一组使用传统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避免了传统常规手术的繁琐过程,在显微镜观察下的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颅腔内的血肿位置,以及出血的血管壁的情况,进而可以有效的对出血点进行处理,直到出血点不再出血为止,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此外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还极大的缩减了患者的创伤面积,也缩短了手术需要的时间,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的更快更好,因此,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1]李十全,伍铭,容水生,等.80 例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7):3403-3405.

[2]赵朝辉,钟兴明,汪一棋,等.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3):273-275.

[3]王少兵,刘红朝,蒋泳,等.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5,7(12):1670.

[4]刘俊,刘献志,翟广.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73-74.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显微镜血肿
《用显微镜看大象》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显微镜下看沙
骨外科手术中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