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水土保持现状及农户行为制约因素分析

2018-04-25 12:29
地下水 2018年2期
关键词:锦州市水土保持农户

(辽宁省锦州市水土保持站,辽宁 锦州 121000)

1 锦州市区域环境概况

锦州市位于我国“辽西走廊”东部、辽宁省西南部一带,下辖黑山、北镇、凌海、义县和凌河区、古塔区、太和区、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山新区、锦州龙栖湾新区10个县(市)区,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在10 301 km2的土地上大约分布着302.6万人口。锦州市北依松林山脉,南临渤海,西连”京津唐“工业区,东接“辽中南”工业区。多年以来,该地区一直承担着连接东北内陆与渤海的黄金走廊功能。境内山脉连绵起伏,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将该区域划分为平原、丘陵和低山三个基本区域。全市共有耕地35.78万 hm2,农村人口为176.6万人。在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影响下,锦州市常年盛行大陆性季风,四季分明,降水较为明显和集中,从而为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重要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1]。

2 锦州市水土保持现状及农户相关行为调查

以锦州市为研究对象,着重选取了当地三个典型农业生产区域(凌河区、古塔区和太和区)作为数据调查分析样本,采用实践调研与调查问卷相结合方法,展开数据统计分析[2]。

2.1 水土保持现状及特征分析

锦州市所辖该三个区域村庄规模和裸地面积较大,农业种植比较高。所以,水土流失现象最为严重。最终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和洪涝灾害[3]。从表1看出,锦州市三个研究区域现存的三种主要类型的水土流失危害中,最严重的是“土地被洪水冲蚀”危害,三个区域所占面积分别为43.56%、18.99%和67.90%;其次为“旱土流失”和“山体滑坡”,三个区域所占面积分别为12.45%、23.45%、2.45%以及3.67%、7.89%和1.57%。从具体数据对比结果可以发现,以上三个调查区域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在具体数值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由于三个区域地势、农业种植面积、人口数和气候存在微小差异[5]。

2.2 农户行为样本调查

研究区域内从事非农和兼业工作的农户普遍存在,农业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农业人口比重在30%左右;

(1) 农户文化素质偏低,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收入普遍较低[4];

(2) 研究区域内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耕地锐减,土壤污染面积广泛;

(4)水土流失面积比重较大,农户农业生产实践与经营水平低下,思想传统,手段落后,依然处于传统农业经营时代。详细调查结果数据统计如下表1所示:

表1 2016年锦州市(三个区域)水土保持现状调查结果数据

3 制约与影响锦州市水土保持中农户相关行为的因素分析

结合上文表1和表2数据差异,深入对三个区域不同农户的相关农业生产实践行为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研究区普遍存在“投工又投钱”、“投钱不投工 ”、“投工不投钱”和“无水保行为”四种主要农业生产实践行为,详细调查数据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2016年锦州市(三个区域)四种水土保持行为中,“投工又投钱 、投钱不投工、投工不投钱、无水保行为”在凌河区、古塔区和太和区三个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凌河区为例,四种水土保持行为下,不同农户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2.5%、68.90%与31.5%;在古塔区四种水土保持行为下,不同农户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2.5%、85.7%与25%;在太和区,四种水土保持行为下,不同农户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6%、5.3%、55.4%与34.8%。

表2 2016年锦州市(三个区域)水土保持行为数据统计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制约与影响锦州市“凌河区”、“古塔区”和“太和区”三个区域水土保持中农户相关行为的主要因素可分为“农业效益”、“土地规模”、“资金”、“技术”与“土地产权”等[6]。由于三个区域普遍存在“农业效益低”、“土地规模小”、“缺乏资金”与“缺乏技术实践指导”、“土地产权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导致相关农户对水土保持工作所持的态度不同[7]。为了定量分析上述几大因素对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的不同影响程度,本文通过综合评分法对所选农户进行调查综合评分,然后按照评分结果对“农业效益”、“土地规模”、“资金”、“技术”与“土地产权”几大因素按重要程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最终结果如下:

农业效益因素>土地规模因素>资金因素>技术因素>土地产权因素。

4 提高农户行为积极性对策

锦州市“凌河区”、“古塔区”和“太和区”三个区域的农户受农业效益因素、土地规模因素、资金因素、技术因素和土地产权因素影响,导致其在水土保持实践工作中积极性不高[8]。为激发农户的水土保持工作参与积极性,应以政府为主体开展相关工作。

(1)各级政府应积极贯彻中央对农村的减负政策。通过“经济+环境”模式,将锦州市水土保持工作与农户的“三农”问题结合起来,将生态环保效益转化为社会和经济效益[9]。

(2)政府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采用“政府+农户”的运作机制,为农户发放的一定的经济补贴,促使其自觉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

(3)通过政府的中介作用,最大限度调动科研公司及社会中坚力量与农户一道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通过联合参与模式,以专项资金促进锦州市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有组织、有目标、有流程地规范化管理[10]。

5 结语

综上所言,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不断增多,开发范围和深度不断增大,由此使该区域近年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为了厘清农户农业生产实践行为与锦州市水土保持现状之间的关联性,本文通过实践调研方式了解了制约与影响锦州市水土保持中农户相关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农户是农业生产与经营实践的重要主体,其不仅是区域农村环境的主要消费单元,更是农业资源的占有者。所以,区域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与农户农业经营生产实践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农村地区的社会生态需要依靠农户等主要群体来维护与建设。

[1]沈钳卿.论生态经济型环境模式[J].中国水利.2000.(05):15-16.

[2]李贵宝,周怀东,郭翔云,等.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2005.(03):57-60.

[3]李艳君,许翼.第二牤牛河旁侧湿地工程技术与实践[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3(01):15-16.

[4]朱佳佳.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状况及治理对策初探[J].水利技术监督.2009.(04):27-29.

[5]赵崇伟.汾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综合治理探析[J].山西水利.2012.(06):9-11.

[6]田冰.河北省自然湿地生态需水量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7(02):34-36.

[7]金云杰.凌河流域人工湿地对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评价[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05):27-28.

[8]才庆欣.南票区沙金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01):42-44.

[9]钟子琳,付杨,于海洋.大伙房水库社河入库口湿地保护对策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01):48-49.

[10]朴彩顺.试论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平衡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195.

猜你喜欢
锦州市水土保持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锦州市第八中学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水土保持
假如古代也有手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