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学院肢体残障学生参与体育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8-04-27 07:05杨晓妮
运动 2018年4期
关键词:保山肢体保健

杨晓妮,胡 俊

(保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随着我国对残障人高考不平等报考条件的取消以及高校的扩招,使得残障学生可以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权利。有研究指出,残障学生相对于身体健全学生,他们更珍惜学习机会,学习态度端正,这对改善其今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高校残障学生的出现给从事公共体育课教学的体育教师产生了困扰,由于肢体的残缺或不健全,导致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部分学生不能承受较高的运动负荷,一旦参加到激烈的体育中来,存在安全隐患。本研究通过对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课现状进行研究,旨在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学校面向残障学生开设健康保健课程、残障学生平等的享有体育锻炼权利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保山学院肢体残障学生参与体育课现状与对策。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输入“残障人”“体育”“高校”等关键字,阅读了大量文献,并确定了研究思路

1.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选取保山学院2014~2017级共31名肢体残障学生为调查对象。就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咨询了相关专家、结合实际制订了调查问卷,发放31份,回收31份,问卷回收率、有效率均为100%。

1.2.3 访谈法 通过面谈、座谈等方式与保山学院教务处、体育学院相关领导、17名长期长期从事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师就肢体残障学生参与体育课情况进行了解。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 2007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山学院肢体残障学生基本情况统计

表1显示,除了2015级为11人,其他年级分别是6人和7人,由于学院学生中残障学生属于小样本,因此有随机性,不容易看出其趋势。在31名肢体残障的学生中男生有13人,女生18人。从问卷调查中得知,31名肢体残障学生残障类型调查发现,有3名学生属于脊柱弯曲;5名学生因小儿麻痹导致肢体无力;17名学生存在上肢发育不全或后天缺损;6名学生因后天意外伤害导致其下肢长度不一、残缺等问题。

通过对保山学院肢体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课态度统计发现,31人中有20人是愿意或者非常愿意参加体育课的,有4人不愿意参加体育课,7人觉得是否参加体育课持无所谓的态度。致使残障学生不愿意参加大学体育课的主要因素可能是自身存在残障导致行动不便,也有部分残障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可能会暴露自己的缺陷,从而担心别人嘲笑自己。

2.2 保山学院肢体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课现状

调查显示,在其参加体育课学习过程中仅有4人可以得到教师指导,而20人是自由活动,有7人基本不参加体育课,这与大学体育促进学生健康的目的是相悖的。有学生表示,自己在上体育课过程中,因为不能参加到体育锻炼中,觉得很孤单;因为自己总是在旁边看课,显得自己很特别;上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很忙,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等。

这与教师访谈过程中反映的情况一致,通常学生第一次课会告诉教师其存在不适宜运动的残障情况,教师会安排其在接下来的体育课中自己自由活动,要求其上课过程即使不能参加运动,但至少要到课。但存在部分残障学生因为教师不指导其活动而不参加体育课的现象。可能4名选择教师指导的残障学生能够承受教学的运动负荷,可以勉强参加到正常的教学中,这与学生的残障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表1 保山学院肢体残障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2 保山学院肢体残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态度统计表

2.3 保山学院体育教师对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课的态度

在与17名长期从事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师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其中16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过肢体残障学生,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残障学生健康促进的意义,5人支持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课,但是其中有9人反对肢体残障的学生参加正常的体育课,7人觉得无所谓。有1名老师选择了其他,该教师认为体育课锻炼对肢体残障学生非常重要,但不应该是混在健康学生中,应当开始专门针对这部分学生的体育课。持反对态度的教师认为,( 1)从目前课程设置看,大多数教学内容是肢体残障学生不能承担的,如篮球的半场往返运球、田径跑的专项练习以及50m跑等;另外,即使有些学生可以完成学习,但考试评价标准对肢体残障学生来说也是过高的。(2)在教学中,运动负荷相对较大,相对于普通学生,肢体残障学生发生运动性伤害事故的比例大。教学中一旦发生意外,学院没有相关政策支持,教师往往处于被动局面。(3)部分残障学生根本无法参加激烈的运动,教师通常安排其自由活动,学生采取坐在树下看课。教师要组织教学,因此对其情绪无法引导、对其健身方法也无法指导,可能会对其心理会产生一定影响。

2.4 保山学院对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课的保障情况

通过现场调研发现,目前保山学院没有针对残障学生设置专门的场地、教师和器械。这与保山学院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有很多地方做的还不够完善以及残障学生所占比例较小有一定的关系。

2.5 保山学院相关领导对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课的态度

保山学院对残障学生体质测试和大学体育考试采取免测、免修。在对保山学院教务处、体育学院相关领导的访谈中,大家共同认为肢体残障学生也享有体育锻炼的权利,应该要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有领导认为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对肢体残障学生应该有更多的关爱,教学中对其降低要求和考试标准;也有领导认为可以针对这一群体,开始有针对性地开设康复保健课程,以弥补普通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这部分学生来自不同的学院、专业、班级和不同的年级,如何有够有效地组织开展教学大家表示担忧。

3 保山学院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对策研究

3.1 针对残障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程

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即使是肢体存在残障的学生也是学生,也应该公平的享有体育锻炼的权利,作为学校应一视同仁。但其肢体的残障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特殊的需求,学校应针对其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课程,以促进其健康水平。

3.1.1 课程性质定位 残障学生参加的体育课程应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循序渐进、全面发展、个别对待原则,在增强残障学生体质的同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1.2 课程教学内容选择 针对残障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以保健知识和有氧养生气功等为主。从师资方面考虑,保山学院已经具备该条件。体育学院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师2人,研究方向分别为运动与损伤和运动与健康促进,武术养生专业教师2人,这为残障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程奠定了基础。

3.1.3 教学方式设置 康复保健课程相对于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其注重学生身心发展,以保健知识和有氧养生气功为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将做到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

3.2 开设康复保健课程存在问题

(1)残障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影响。开设了康复保健课程,但残障学生是否愿意加入该班级进行学习是一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宁可在普通班级去旁听也不愿意到这个班级中学习;(2)相关软件、硬件设施方面的问题。保山学院虽然有相关专业教师,但教师本人是否愿意从事对象为残障的学生开展教学也是一个问题,毕竟相对于给普通学生教学,康复保健课程相关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而且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1.1 保山学院目前共有肢体残障学生共31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8人。

4.1.2 大多数残障学生愿意参加体育课学习,但实际上残障学生在体育课上参与度并不高。

4.1.3 体育教师对于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态度各不相同,其中反对的人较多。

4.1.4 对于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学校没有专门的场地器械以及专门的教师指导。

4.1.5 保山学院相关领导对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课持肯定态度,但对残障学生是否可以有效的学习表示担忧。

4.1.6 保山学院目前已经具备开设康复保健课程的条件,但是否可以顺利开展教学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4.2 建 议

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及促进残障学生融入社会的角度看,保山学院有开设康复保健课程的必要性,但要使该课程有效开展教学,需要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相关政策倾斜。由于肢体的残障可能导致学生在心理上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体育教师去多关心关注他们。建议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以使体育课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罗勇.我国残疾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0):37-39.

[2]谭朝春,于敬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措施研究[J].基础教育,2010(10):163-164.

[3]徐求.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探 索与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 ,16(1):118-120.

[4]王龙.江 苏省普通 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南京体育 学院学报,2006,20 (3):88-90.

[5]孟万金,刘在花,刘玉娟.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儿童教育权利平等和机会公平——六论残疾儿童教育公平[J].中国特殊教育,2007(4):3-6.

猜你喜欢
保山肢体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2022年1至6期总目次
云南保山百花岭中国“五星级”观鸟圣地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肢体语言
养生保健的“怪味”菜
电脑族养生保健的四大妙招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10幅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