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运动艺术表现力的研究

2018-04-27 07:06周娜娜
运动 2018年4期
关键词:表现力舞蹈运动员

周娜娜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从文化背景和体育舞蹈的产生和发展来看,10种舞种均来自于西方和欧洲国家,并且不同舞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各自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例如,我国长期受到儒家、道家的文化熏陶,对舞蹈中不同民族特色要有不同的理解与把握,不分民族,不论国界,想要真正把握体育舞蹈的内涵神韵,运用各方面表现力来凸显舞蹈的内涵,这需要较大的付出与努力。体育舞蹈融合艺术体育的亮点,并以身体律动为基础,以展现健美的身体和灵活的动作变化为主要表现因素,是一种表现力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提高艺术表现力和自身运用舞蹈的魅力需要深厚扎实的素质功底,这在学习这种项目中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在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中做到合理安排不同方面的训练,在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对提升艺术表现力和舞蹈价值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是一个舞者的技术水平、气质修养和身体素质的集中表现。“艺术表现力”可以理解为运动员在表演中的附加动作,如个体愉悦的感情和激情浪漫等的形式。这实际上就是暗含了艺术表现力对舞蹈本身的重要作用。

1 体育舞蹈中美的展现

理论研究学者在对体育舞蹈的美的研究方面大多集中在美感、审美特征和美育功能上。例如,杨洋在探讨体育舞蹈的美的本质从西方和东方的评价美的角度得出: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表现在融合节奏感和韵律节奏中包括表演性和过程的流动性;吴东方在提高优秀体育舞蹈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中,从运动员形体、容貌、气质、身体的协调和表现等不同方面来探讨和了解体育舞蹈的审美特点。体育舞蹈之舞蹈美、体育舞蹈的健康美及素质造型和服饰音乐都在美的范围之内,但好的艺术表现力的缺失定会是遗憾之笔。张泽金认为,体育舞蹈结合了健美和力度,从而表现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中,使学生体会音乐带动身体翩翩起舞的动感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认知。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研究涉及到体育舞蹈运动过程中美学与锻炼价值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体育舞蹈特有的美学与观赏的价值。想要提升体育舞蹈审美价值,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表达独特的情感状态,展现饱满、有活力的艺术形象,运用肢体语言充分展现体育舞蹈的内涵美和文化背景。

1.1 体育舞蹈选手体能训练在艺术表现力中的作用

通过舞蹈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可改善不良身体姿态,从而加深对舞蹈艺术理论性基础知识的了解,在运动训练学的角度称为体能训练。系统而科学的体能训练不仅保证了体育舞蹈选手的基本功底能力,还保证了在此基础上所衍生的艺术表现力的程度。体育舞蹈作为表演类技能项目,要求运动员整体的身体线条流畅优美。建立选材指标是运动员选材的关键技术环节。体育舞蹈技术要求精细,动作复杂多变,大部分动作都要求身体的协调参与,运动员要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本体感觉和空间感要准确,强调动作的灵敏性和力量对抗性。拉丁舞选手平均动作速度在45小节/ min左右,心率最高达210b/min。如何把握身体素质训练的标准,以及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针对性的提高表现力或者弥补运动员对舞蹈本身运用缺陷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1.2 体能训练

体育舞蹈选手的身体形态训练是通过形体训练去掉多余没用的枝叶动作,使人们懂得怎样去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身体去牵拉和协调各关节完成艺术展现,表达情感的强大功能。在训练过程中要时刻强调运动员的形体姿态的规范性。训练中大多采用动力性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方法,快速力量训练主要采用超等长收缩训练,超等长收缩训练是先使肌肉离心收缩,然后接着做向心收缩的一种训练方法,这种练习方法可通过牵张反射加大肌肉收缩力量,使神经肌肉受到更强的刺激,使得发力速度更快,容易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2 高水平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内容及侧重点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日常组织训练各个阶段训练内容及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基础训练阶段主要针对基本技术、一般身体素质进行训练;专项提高阶段主要培养专项技能素质和少量的心理和理论知识;最佳竞技阶段是专项技术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地步,关注点应转移到赛事运用和心理战术上;高水平保持阶段则以专项理论和掌握心理素质稳定性的培养为主,专项技术细节雕刻和专项心理素质的保持主要是为继续竞赛而服务的。基础训练阶段:标准舞、拉丁舞并行发展,以培养训练音乐节奏为主,在基本套路与基本组合的练习运用中强调规范性的作用;专项提高训练阶段以单一侧重舞种为主,选择性进行参赛,技术训练中强调交换角色来尝试情感转换;最佳竞技阶段:放弃拉丁舞,主攻标准舞、比赛训练方法的大量运用、加强运动员赛场应变能力;高水平保持阶段:追求心理稳定,形成各具特色的运动风格特点。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与形成和全面的技能水平挂钩,也跟娴熟自然的综合素质有关,科学对待训练安排,方能使技能水平以科学平稳的趋势日渐成熟。

表1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舞蹈运动员现状及艺术表现力认知

3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舞蹈运动员日常训练及表现力现状

本研究主要内容为河南师范大学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现状分析及提高发展对策,结果分析中有90.57%的回答比重认为艺术表现力在舞蹈训练或比赛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侧重辅助练习方面,98.11%回答比重认为是形体姿态练习,力量练习相对缺乏,比重为20.75%。(表1)

3.1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舞蹈运动员艺术表现力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开设的体育舞蹈专业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彰显特色。本校体育舞蹈运动员日常训练要素多样性,注重内容和形式的轮换性相结合。历年来,河南师范大学体育舞蹈运动员参加过多种省市级别的大型比赛,赛场上表现出色的体育舞蹈运动员颇为常见。在一项关于“目前您在上课或教学中主要以什么形式强调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问题”调查中,有37.74%的被调查者回答强调,让其自由发挥。课堂上所授知识除了基本为要掌握的内容外,在平常练习中也要有一套自身对艺术表现力的认识,因此对艺术表现力的概念还是需要强调力度并时刻运用。

3.2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舞蹈运动员在公开赛上表现力的情况

本研究着眼于本校体育舞蹈运动员在河南省体育舞蹈公开赛上表现力的运用情况,选取参加次数最多,获奖最多,名次较好的运动员了解分析,总体来说就是临危不惧;拥有丰富的表现力。临危不惧就是对赛场忘动作要怎么处理的概括。体育舞蹈赛场评分标准主要依据时值和基本节奏,动作的完整至始至终型为主,赛场忘动作而停止比赛进程,难免较为遗憾。西方文化在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有着很深的热情表现根基,我们应该汲取其精华并勤于发现技巧,以提高我国体育舞蹈的竞技水平和减少现实差距,应以不断提高整体竞技水平为方向。严格要求运动员训练并不断提高其对艺术表现力的理解,是现实中应该去解决的第一步。丰富的表现力具体体现的方面有很多,包括面部表情的丰富性,肢体语言的夸张性,相同的舞蹈动作,你做得越夸张,幅度越大,相对就越容易为自己争取胜利空间。当然这种夸张是要符合标准。总体来说,艺术表现力是一定要具备的,动作幅度及相关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对于柔韧性和灵敏性相关素质的要求极为严苛,需要多下功夫,对症下药。

4 结 语

体育舞蹈比赛评判标准之一为运动员选手的整体形象,在身体形象方面存在相对不足的运动员就应借助相关表现力因素来弥补缺陷。在训练模式上可以加强力量素质的练习,强调综合素质的发展的同时还要根据特长优势和形体缺陷不断灵活改进教学训练方法。在教学中可采取混搭模式以优带劣,营造富有表现力的学习锻炼氛围,这将对整体提高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大有帮助。艺术表现力的形成与较好的运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在平时的练习训练中不断运用,随时进入备战状态。

参考文献:

[1]刘慧.浅谈健美操的表现力训练[J].中国学校体育,2005,5(6):39.

[2]杨洋.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1-38.

[3]吴东方,徐金陆.培养和提高优秀体育舞蹈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 2004,20(S1):38-40.

[4]王丹,胡映珍,李芙蓉.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38(5):9-11.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8-175.

猜你喜欢
表现力舞蹈运动员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舞蹈课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纤变墨画
运动员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