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8-04-27 07:17赵文翰蒲琪樊茜琪李晓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指标体系乘客

赵文翰蒲 琪樊茜琪李晓龙

(1.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201804,上海;2.上海轨道交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0070,上海;3.同济大学浙江学院,314051,嘉兴∥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体系

1.1 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体系

在现有的国内外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CoMET、Nova和MOPES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CoMET及Nova是国际地铁协会下的2个城市轨道交通绩效评价组织,二者都使用关键绩效指标(KPIs)对城市的轨道交通进行绩效评价,所不同的是,CoMET的门槛更高,要求会员必须达到每年5亿乘次以上。

CoMET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是建立衡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的KPIs系统,并建立有针对性的基准化分析方法,以对轨道交通运营期的绩效进行测评。KPIs是基准化过程的基础,旨在比较绩效和确定研究路线。CoMET和Nova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6个不同领域的总绩效:增长、学习与创新,财务表现,乘客,内部流程,安全,环境。

MOPES(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绩效评估体系)[1]组织成立于2009年3月,其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指标的选取更多的是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和管理者的需求出发,其目的是为加强轨道交通行业内部的密切联系、统一运营绩效评估指标和统计方式、树立绩效参照标杆、建立经验交流平台和组织开展专题攻关等。

MOPES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和绩效指标2个大类构成,总计117个指标。其中,基础类指标包括线网指标、车站指标2种类型,共计8个指标;绩效指标包括客流指标、运行指标、服务指标、安全指标、能耗指标、成本指标6种类型,共计109个指标。

1.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需求分析

无论是CoMET还是MOPES,其评价内容更多涉及的是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更为关心的运营绩效方面,评价指标更多反映的是与运营绩效相关的情况。但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垄断性经营的准公共服务产品,仅仅从运营企业角度将运营绩效管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重点,从社会环境中全体交通参与者的角度来看不够全面。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现有运营管理评价更多偏向运营企业的情况,在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前,根据运营管理的原则,需要参考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各类用户的需求,对运营管理的内容进行分类。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原则:是提供安全、高效与高质量的服务。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是基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之下,运营绩效反映的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水准,可以通过优化客运组织方案等方式,提升列车运行及乘客运输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获得更高的交通、经济和社会效益。高质量的服务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最高经营目标,其本身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与优点之一。

(2)乘客需求:乘客是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主要对象,在出行方式选择上最关心的3个方面是通达性、舒适性和便利性[2]。通达性反映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建设以及线路运营等情况,如果不满足通达性要求,例如车站太远、末班车时间太早等,乘客会转向次优交通方式或放弃本次出行。如果通达性要求被满足,乘客将比较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可选交通方式的舒适性与便利性。从乘客角度上来看,只有通达性、舒适性及便捷性的要求同时被满足时,乘客才会选择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自己首选的出行方式。客运服务质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服务产品的核心内容,在保障乘客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高质量的客运服务是乘客的重要诉求。

(3)运营企业需求: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主体,运营企业首要的关注点是运营安全,因为运营安全是企业运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次,运营企业的关注点集中在系统运行的有效性、高效性以及经济性方面。通过一些运营指标的测量发现,根据系统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针对性地优化运营组织策略,有助于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满足乘客出行需求是运营企业提供运输服务的根本宗旨,因此也必须重视乘客的诉求以及社会关心的突出问题。运营企业对于运营状态的评估包括生产性、经济性和设备性能。生产性是指运营企业通过运行图兑现率、正点率、晚点率、故障率等生产性指标考核系统运输服务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经济性是指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以维持运营企业自身运作的特性,是其运营的目标之一,所以客运收入和运输成本是运营企业最为关心的2大要素;设备性能,即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维护率,是考核设备运行状态的主要指标。

(4)政府需求: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管方,政府关注的是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意义,比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等方面。相对于道路公共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有诸多优势,例如行驶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以及无空气污染等。从社会民生角度对轨道交通运营状态进行测评,主要考虑其经济性和环境问题等,如财政负担、运能浪费、运营效率低下、震动噪声污染等。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问题也是政府必须关心的。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事故会造成大面积的交通延误,影响城市交通出行效率;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由此可能会造成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城市轨道交通不但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服务产品。乘客通过消费的方式获得交通上的便利,运营企业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主体提供轨道交通服务,政府则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管方。城市轨道交通用户的需求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轨道交通用户需求

综上,以运营安全管理、运营绩效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弥补了现有管理体系的不足,符合乘客、运营企业和政府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诉求,也符合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安全、高效、高质量服务的原则。同时,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也将根据运营安全、运营绩效和服务质量3方面的评价开展。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体系建立

2.1 构建原则

(1)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评价内容。

(2)指标体系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减少主观因素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

(3)指标需选用易于收集和更能直接反映问题的定量指标为主。

(4)指标体系应能满足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各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能够反映运营管理的共性特征。

(5)在同层面的分类评价中,指标的选取应避免重复评价的情况,保证其不相关性。

2.2 评价体系的结构

2.2.1 运营安全评价指标

通过分析《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3]和《地铁设计规范》[4]等相关标准中以及 MOPES[1]中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指标,将运营安全评价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2大类。其中,将定性指标分为管理类指标与专业类指标,管理类指标以人员规范与规章制度等指标为主,专业类指标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性能因素等。将定量指标分为符合性指标和状态性能指标,符合性指标通常指城市轨道交通的设施设备的某些性能指标,这些指标需要满足或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具体量化要求;状态性能指标是指反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种安全运行状态和设施设备性能的定量指标。本文主要讨论的对象为定量指标的状态性能指标,如图2所示。

结合现有规范和标准,将运营安全中状态性能指标分为系统负荷、列车运行和设施设备3类指标。具体指标结构如图3所示。

2.2.2 运营绩效评价指标

图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指标分类

图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中状态性能指标结构

现有评价指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绩效的考核通常从线网基础、客流、列车运行、能耗、财务、安全和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本文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分为运营安全、运营绩效和服务质量3个方面,为了避免指标重复,同时突出与运营相关的内容,重点选取了包括线网基础指标、客流指标及列车运行指标等在内的定量指标来构成运营绩效指标。

结合MOPES[1]和《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营指标体系》[5]等现有指标体系和规范中与绩效评价相关的指标,归纳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绩效评价指标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绩效评价指标结构

2.2.3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分为乘客满意度指标和规范类指标2大类。乘客满意度指标是根据乘客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后所得的定量指标。该类指标的选用建立在乘客主观感受上,以乘客的角度直接反映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乘客满意度指标结构如图5所示。规范类指标是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6]等相关标准筛选的定量指标,此类指标的特点是有客观的定量数据要求。经过归纳后可分为行车服务、服务监管和设施设备可靠度3个方面。规范类指标结构如图6所示。

图5 城市轨道交通满意度评价指标结构

图6 城市轨道交通规范类评价指标结构

2.2.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综合评价指标框架结构设计如图7所示。

图7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3 结语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更多是站在运营企业的角度对运营绩效进行评价而不够全面的问题,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各类用户的需求,提出了以运营安全、运营绩效和服务质量作为运营管理的评价内容,并参考现有标准和规范中的运营管理评价指标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1]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MOPES绩效评估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绩效评估体系(MOPES)成果报告(2013年度)[R].上海:MOPES绩效评估组织,2013.

[2] Kittelsonl&Associates,KFH Group,et al.Transit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manual[M].Washington,D.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GB/T 50438—200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 北京市质量监督局.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营指标体系:DB11/T 814—2011[S].北京:北京市质量监督局,201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GB/T 22486—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指标体系乘客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最牛乘客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