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2018-04-27 11:24熊勇杰
世界家苑 2018年3期
关键词:智慧农业乡村振兴战略互联网

摘 要:农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的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而究竟如何解决,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一直探寻要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解决“三农”问题带来的新的理念与思路,而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与智慧农业的推广,“三农”问题的解决将引来新思维。本文提出以智慧农业建设为纽带,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农民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智慧农业;互联网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强调“三农”问题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中国问题就必须先解决农村问题一直以来是党兴国安邦的重要基石,为此自建国以来,农村问题一直备受党中央高层重视。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基于缩小城乡差距、拉近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之上提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举措。

二、打造智慧农业的背景——传统农业推力稍显不足

1.小规模细碎化经营导致生产率低下

细碎化经营导致农户以低水平的要素投入进行土地经营,缺乏足够的动力进行新的生产要素探究与运营。小规模经营能保证农户仅依靠自身的能力水平便能进行良好的经营,为高效、便捷的现代化设施设备进入农业生产造成障碍。且此类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生产为主,生产目的为满足自家生活需要,无市场销售需求,导致农村市场发育滞后,农户的市场感念落后。

2.农业劳作方式落后,导致农产品产出量下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框架下,每户农户分得的土地极其有限,产出量基本只能保持自家日常生活需求。导致农户在进行农业耕作中采取不间断式的密集耕作,休耕等调养土地产出能力水平的缓和措施被农户忽略,直接造成农地产出效率降低。同时个别农户个人育种,也会导致下一季度的农产品产出量逐步下降。

3.非理性的农业生产造成环境问题

过度的农药化肥使用,造成土壤中的有机质迅速降低,导致土壤污染。而农药的喷洒除对土壤造成污染外,还会引起区域性生物结构的改变,大量昆虫、鸟类将在农药的大肆使用中成为一级受害者。过度的农业耕作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4.小规模生产不利于农户市场意识的树立

由于农业生产能满足农户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导致农村地区的市场化经营理念极度缺失。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在正常年份,农户的农业产出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导致其市场风险意识薄弱。

三、智慧农业与乡村振兴战略对接

1.构建现代化的智慧农业产业体系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智能手机的普及与乡村网络工程的搭建,更是搭建了一个方便5亿多农户直接同世界交流的渠道。利用互联网手段,现代农业开始构建起紧密型极强的产业互联机制,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效率,同时加强上下游产业链条间的互动性。在基于生产性农业的基础上,智慧农业还将农业生产不断扩张到农产品加工、农事信息服务、生态观光旅游等诸多环节。

2.智慧农业生产体系的打造

伴随信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在延续以及运用中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威胁。依托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能将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转化为数据分析,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按照传统农业的经验,将各环节需要进行的各项数据(包括湿度、光照、土壤肥力、瞬时风力、温度等)进行后台储存,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便减少了农业劳动者在环节变化上的预算与判断。

3.智慧农业经营体系的扩建

传统农业中,农户仅局限于负责农产品生产、储藏等環节,各种市场信息以及供求信息,对农户而言价值不大。而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体系时代,农户在自身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负责范围已经扩大,不再单单只是负责农业生产这一单一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事生产信息体系等各环节将成为现代新型农人必须掌握及基本技能。而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除了政府政策的根本性方向指导外,更多的是需要农户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自身的技能包装。

4.智慧农业打造新农人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只是在技术设施、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现代化,更核心的是农业从业者现代化。传统农户经营农业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技术水平上均表现出劳动力密集的特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正逐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也正在加快,要求现代农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先进的生产理念与技能。同时农村地区“空心化”、“老龄化”、农户“兼业化”现象愈发严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也愈来愈少,为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人的饭碗要握在中国人的手里”的现实问题,加快农民职业化实在必行。

四、结语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实施时间表,到2035年,我国农业农村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作为改善农业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除改变现有的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宏观层面的前提建设,农业生产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成为决胜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借助智慧农业的发展,不仅能弥补农业生产的时空限制的缺陷,同时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均拥有强大的推动力。农村的问题是农业、农民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农民获得感不强、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等现实性问题,农村问题才能引刃而解,振兴乡村战略才能有充分的现实案例得以证实。

参考文献

[1](美)舒尔茨(Schultz,T.W.)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4-25

[2] 甘甜.“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7,(6):6-8.

[3] 杨璐璐,危薇.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1):48-56.

[4] 杨大蓉.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4,(4):1-2.

作者简介

熊勇杰(1994.08-今),男,汉族,四川乐山,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经济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

猜你喜欢
智慧农业乡村振兴战略互联网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北斗卫星对智慧农业的作用与应用探讨
延边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实施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