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队里的《微信公约》

2018-05-02 00:22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王沐易
辅导员 2018年10期
关键词:彩纸信群群里

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 王沐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已成为大多数人离不开的社交软件,队员们为了方便联系小伙伴、开展队活动,建立了中队微信群。最近,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五(10)中队的微信群里突然出现了很多“垃圾信息”,有的队员还在群里互发红包、对作业答案等。作为中队辅导员,我十分关注这一现象,并在思考如何解决相关问题。

为了深化少先队员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他们合理使用微信这一媒介 , 营造良好的队风,我组织队员们开展了“中队微信群,公约共遵守”主题活动。

环节一:交流讨论诉心声

“近年来,微信已成为我们重要的交流工具。大家喜欢咱们中队建立的微信群吗?”活动一开始,我就抛出了这个问题。队员们议论纷纷。

有的队员说:“建立微信群可以方便大家交流。开展小队活动时,只要小队长在群里发一条‘召集令’,我们就自动聚集在一起,不需要再打很多电话通知大家。我们还可以随时在微信群里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持反对意见的队员指出:“微信群里出现了抄作业、对答案等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中队队风。”他还举出了实例:有一次,晚上10点多的时候,微信群里还有队员在相互问作业、要答案。

还有的队员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微信群里偶尔会有人发红包,很多队员都抢,但抢完了还‘逼’其他人继续发。这让人感觉特别不好。”

这些发言让队员们认识到:微信群里的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环节二:头脑风暴献计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告诉队员们:“因为我们的微信群还没建立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公约,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当务之急是制定一个属于我们中队的《微信公约》。”随后,我发给每个小队几张彩纸,鼓励队员们在小队讨论中,将想法写下来。

队员们都积极投入小队讨论中。第一小队有一名队员认为,每天21点以后,如果还有人在微信群里聊天,就会影响其他队员休息。同时,对于发信息的队员来说,也是在浪费自己的休息时间。因此,她建议要规定好微信交流时间(不能超过21点),过了规定时间所有人都不能再发信息。

队员们分小队讨论、记录自己的想法、建议

第二小队的队员都觉得微信群里要尽量少发表情图。因为有些队员喜欢一起“斗图”,一旦有人发了图片,就会有很多人跟着发。这样一来,就会给其他人造成困扰。

队员们讨论得十分热烈。每当一名队员说出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赞同时,负责记录的队员就会把这个“金点子”写在彩纸上。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一会儿,大家就在彩纸上写满了各种建议。

环节三:投票表决定公约

考虑到队员们的有些想法还不成熟,有些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小队总结的内容不能直接作为《微信公约》在中队里推广,我鼓励队员们先在中队里讲述自己的建议,在大家共同商讨出合理的处理方法后再定公约,并以此来提高队员们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讨论结束后,中队长逐条读出每个小队的建议,随后其他队员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投票。

当中队长读到“禁止在微信群里发红包”的建议时,一名队员站起来反驳:“发红包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传统习俗。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我们不能完全摒除,但可以控制发红包的时间和数量,做到只在过年、过节时发小金额的红包,因为现在我们没有收入,用的都是父母的钱。我们发红包图的是热闹和开心。”这个建议得到了所有队员的认可,当场被确定为中队《微信公约》的内容之一。

就这样,中队长主持,队员们民主讨论,发表意见,共同制定了我们中队的《微信公约》。

《微信公约》确定后,队员们还自发组建了“检查小队”。一次,微信群里刚出现一条广告,“检查小队”的小队长立刻发出《微信公约》的内容,并在群里提醒:“这样的信息以后不要发了,我们中队现在有《微信公约》。”很多队员纷纷“点赞”支持小队长的做法。大家充分运用《微信公约》,一起维护中队微信群的良好氛围,也促进了良好中队队风的形成。

队员们运用《微信公约》阻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活动小结

这种鼓励队员们自己制定公约的方式,既使每一名队员都能在中队里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可以在讨论中让公约内容深入队员心中,提高了公约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通过一起制定中队《微信公约》,队员们树立了合理、安全使用网络媒介的观念,增强了判断、处理信息的能力,更营造了良好的中队队风。

猜你喜欢
彩纸信群群里
奶茶群里戏精多
金主爸爸的炫酷
会变魔术的彩纸
警惕以微信群为媒介的诈骗
假如亡国之君有微信群
吸管彩纸变变变
彩纸大变身
一滴水
“圈”言“群”语,如何把握法的边界
海西诗享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