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面料的染整(2):丝绸染色技术
——古代篇

2018-05-03 09:37丝绸文化与产品编写组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水槽丝绸染料

《丝绸文化与产品》编写组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中华民族丝绸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染色技术可追溯到夏禹时期。《禹贡》中出现的“厥篚玄纤、缟”,指当地人的竹器里盛放着玄纤和缟。这里“玄纤”指的是黑色丝绸,“缟”是指白色生坯。可见当时就可以染制有色丝绸。

西周初期,设立了许多国家机关来处理全国的政事,旧称“六官”,其中“天官”下面设有一个叫“染人”的官职,专管染色生产;“地官”下面设有一个叫“掌染草”的官职,专门管理染料的征集和加工。

《诗经》里面关于染色的文字记载很多,颜色以白、红、黑、青、绿、黄为主。如《豳风·七月》中描述的“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这首诗歌描述的是周朝早期农民的日常生活状况。这句话表达的是将织成的丝绸染成黑色、染成黄色,而我染的红色最鲜艳,可以给王公贵族做衣裳。此外,《邶风·绿衣》也提到“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类似的描述还有很多,本文不再赘述。

谈到染色,就从这个“染“字说起。染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还没有发现,直至小篆中才出现。“染”是一个由水,九,木组成的会意字,见图1。

图1 “染”字

《说文解字·水部》中讲道“染,以缯染为色。从水,杂声。”南唐学者徐锴为该字作了注解,补充道:“从木,木者所以染,栀茜之属也;从九,九者染之数也。”所以,水是染色必不可少的材料,是溶解或稀释染料的重要物质;木在这里就是指染料。古代染料大多是从自然界中的草木中获取的植物染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栀茜之属”。九在古代代表多数,这里指染色次数多,但是不一定就是九次,可能多于九次,也可能低于九次,根据实际染色需要进行。

战国时期的练染技术,是值得后世称道的。《考工记·巾荒氏》中以巾荒氏管练帛,染人管染色,一年四季分工,大致为“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帛,冬献功”。经过前处理的生坯,一直要等到各种植物染料可采摘的夏秋季节才能正式染色。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战国丝织品,见图2,色彩丰富,有朱砂红、茄紫、深赭、浅绿、金黄、粉红等多种颜色。这些绚丽多彩的丝织物,充分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染色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图2 湖北马山一号墓出土的部分彩色丝织品

唐代染织业高度发达。贞观年间设立了染织署,专门管理25个纺织染作坊,其中练染作坊6个,分工很细。《唐六典》对染色色调归为六种:“练染之作有六:一曰青,二曰绛,三曰黄,四曰白,五曰皂,六曰紫”。

红色调主要用的是茜草,山石榴等;黄色调主要是栀子、黄檗;蓝色调主要用的是各种各样的蓝草,主要有木蓝、蓼蓝、菘蓝;紫色主要为紫草。据记载,唐代共有30多种植物染料,见图3。

茜草(根) 黄檗(树皮) 栀子(果实) 图3 三种代表性植物染料

染色时首先将植物煮水,制成染液,现代称为提取色素。植物种类不同,提取部位不同,比如茜草取根煮水,蓼蓝取叶煮水,过滤,将练漂好的丝绸浸入染液,根据颜色深浅选择浸入的次数。由于植物染料染色后色牢度不好,故需要媒染剂固色。古代使用的媒染剂主要有白矾、绿矾。加入不同媒染剂,织物上最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古代的植物染主要有复染法和套染法两种。

套染法是指用两种不同染料套染,显示出第三种颜色,类似现代染色的三原色配色。比如,先染青,再染黄,可以呈现绿色。不同的青和不同的黄可以呈现不同种类的绿色。到了明代,染色生产更加蓬勃发展,除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专用染坊外,民间也开设有各种私家染坊,染色色谱区分得更细,染匠分工也更为精细,见图4。

植物染色法沿用至今,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广东顺德地区的“香云纱”。在《广东省志·丝绸志》中记载:因用香云纱所制成衣,穿着行动时会沙沙作响而称之为“响云纱”,后又取之谐音,称之为“香云纱”。 2008年成功将“香云纱染整技艺”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云纱的制作过程有十几道工序。主要采用的植物染料为薯莨汁液,因此也称莨绸。具体步骤为:制薯莨汁、浸莨水、晒莨、过河泥、水洗、封莨。天气好的情况下,整个过程大概需要5d左右。首先将薯莨磨碎用竹箩筐装着,连筐浸入第一个水槽中,得到的汁液称为头过水,浸过头过水的薯莨碎连筐浸入第二个水槽,称为两过水,依次为三过水,四过水,可以看到,由一到四,薯莨汁液浓度逐渐降低。浸莨水时丝绸放入水槽中,莨水浸过绸面,不断用手翻动,使染色均匀,要经过30次左右的反复浸水,才能完成染色。每次浸莨水后,都要经过晾晒,才能进行第二次浸染。浸莨结束后为过河泥。这个工序要在早上四五点钟太阳出来之前完成。将丝绸正面向上平摊在地上,均匀涂上河泥,40min后,在附近的河里水洗,并上下提动以使绸面滑爽不留泥污。此时产生了正面黑色反面棕色的双面色效果。最后一步为封莨。洗好的丝绸拿到晒莨场上晒干后,再浸一次莨水,晾干,就可以收卷入库了。

猜你喜欢
水槽丝绸染料
海绵负载双组分凝胶剂对染料吸附的研究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遥望“丝绸路”
为什么水槽管要做成弯曲状
路上丝绸
染料、油和水
要挑好水槽,就看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