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工龄建筑工人危险认知的结果差异

2018-05-04 11:44刘嘉伦张泾杰冯志达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工龄建筑工人均值

刘嘉伦, 韩 豫, 张泾杰, 冯志达

(江苏大学 a. 管理学院; b.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90%以上的事故都与人的因素密切相关。危险认知偏差与事故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建筑工人的危险认知水平对保障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建筑工人职业流动性大、群体封闭性强,使其危险认知具有异于其他群体的特性。具体而言,不同工龄工人的危险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分析和研究不同工龄工人的危险认知结果差异,有助于掌握工人的危险认知规律,从而有的放矢地增强工人的危险认知能力,预防事故发生。

目前,关于危险认知(感知)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危险认知的测量[1,2]、危险认知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3~5]、危险认知对行为人危险决策的影响[6]、危险感知模型[7,8]等。危险认知(感知)研究较多的是煤矿工人群体,针对建筑工人的研究较少,主要包括建筑工人危险辨识能力及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的分析[9]、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认知原因及管理措施分析[10]等。危险认知(感知)差异研究在驾驶领域[11]较为成熟,在建筑领域主要关注新老建筑工人的危险辨识能力对比。已有研究均表明:危险感知可以测量,危险感知是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因素之一,与不安全行为存在相关关系。危险感知是行为人行为决策及环境危险决策的基础,它影响行为人的危险决策,产生相应的危险行为。但已有研究没有考虑以农民工为主的中国建筑工人的特殊群体背景和特点及工龄因素对于工人危险认知的影响。

为此,本研究以安全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支撑,通过行为调查了解工人危险认知的过程,运用心理测量范式得出不同工龄工人的危险认知结果,采用对比分析法总结不同工龄工人的危险认知结果差异,以期了解不同工龄工人的危险认知特性,进而提高危险认知水平。

1 建筑工人危险认知的测量方案

认知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12]。

建筑工人危险认知的实质是工人在完成危险信息搜集和特征提取的基础上,进行危险状态分析、危险程度评价等思考、评价、选择、决策的心理和生理过程。

1.1 测量方法与调查过程

结合中国建筑工人的群体与个体特点,以心理测量范式为方法基础,做出如下设计。

(1)特征选择方面:不同工龄建筑工人接触危险场景可能不同,但每种施工安全事故都可用后果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险兆特征直观性3项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因此,笔者对上述特征进行排列组合,筛选出8种典型事故类型作为评价内容。

(2)工龄划分标准:工龄10年以下(下文简称“工龄较短”)、10~25年(简称“工龄中等”)、25年以上(简称“工龄较长”)三类划分标准将建筑工人分为“新、中、老”3类。

(3)问卷设计方面:漫画图(图1)是一种适合不同工龄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形式,具有清晰、直观等优点。因此,以施工安全漫画为基础,辅以文字说明,编制了调查问卷。

图1 问卷中使用的部分漫画素材

(4)调查实施方面:随机抽取不同工龄的工人,要求工人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以给每幅图片打分的方式完成问卷,1~5分分别表示危险程度非常低、低、中等、高、非常高。最终,共有155份问卷有效,被试工人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信息统计表

1.2 数据分析与检验

对统计数据的正态性进行K-S检验,若服从正态分布,则对比较变量的差异显著性进行参数检验;若不服从正态分布,则进行非参数检验。数据正态性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危险场景分类特征数据K-S检验结果

表3 危险场景分类特征数据Moses极端反应检验结果

2 数据归纳

2.1 工龄较短工人对不同安全事故的危险认知结果及差异

工龄较短工人对不同事故危险认知结果的影响对比列于图2。图2a显示:工龄较短工人对高危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均值均高于低危事故,且对“直观、高危、偶发”事故危险程度的评分均值显著高于其他事故。这表明事故危险程度评分结果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正相关。工龄较短工人对高危事故的危险程度给出较高估计值,而对低危事故,尤其是直观、频发的低危事故敏感性较差。

图2b显示:工龄较短工人对低危事故的危险程度评分的标准差均高于高危事故,且对“直观、高危、偶发”事故的危险程度评分的标准差显著低于其他事故,对“直观、低危、频发”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标准差显著高于其他事故。这表明工龄较短工人对低危事故的评分结果差异大于高危事故,危险认知结果差异程度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负相关。工龄较短工人对高危事故的认知差异较小,对低危事故的认知差异较大。

图2 工龄较短工人对不同事故危险认知结果的影响对比

2.2 工龄中等工人对不同安全事故的危险认知结果及差异

工龄中等工人对不同事故危险认知结果的影响对比列于图3。图3a显示:除“直观、高危、频发”事故,工龄中等工人对偶发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均值均高于频发事故,且对“直观、低危、频发”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均值显著低于其他事故。这表明事故危险程度评分结果与事故发生频率负相关。工龄中等工人对偶发事故危险程度给出较高估计值,而对频发事故敏感性较差。

图3b显示:除“直观、高危、频发”事故,工龄中等工人对频发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标准差均高于偶发事故,且对“直观、高危、偶发”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标准差显著低于其他事故。这表明工龄中等工人对频发事故的评分结果差异大于偶发事故,危险认知结果差异程度与事故发生频率正相关。工龄中等工人对偶发事故危险性认识充分,认知差异较小,对频发事故的认知差异较大。

2.3 工龄较长工人对不同安全事故的危险认知结果及差异

工龄较长工人对不同事故危险认知结果的影响对比列于图4。图4a显示:除“隐含、高危、频发”事故,工龄较长工人对高危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均值均高于低危事故,且对“直观、低危、频发”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均值显著低于其他事故。这表明事故危险程度评分结果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正相关。工龄较长工人对高危事故危险程度给出较高估计值,对低危事故敏感性较差。

图3 工龄中等工人对不同事故危险认知结果的影响对比

图4 工龄较长工人对不同事故危险认知结果的影响对比

图4b显示:除“隐含、高危、频发”事故,工龄较长工人对低危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标准差均高于高危事故,且对“直观、高危、频发”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标准差显著低于其他事故,对“隐含、低危、频发”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标准差显著高于其他事故。这表明工龄较长工人对低危事故的评价结果差异大于高危事故,危险认知结果差异程度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负相关。工龄较长工人对高危事故的危险性认识充分,认知差异较小,对低危事故危险程度的认知差异较大。

2.4 不同工龄建筑工人的认知结果及差异分析

不同工龄建筑工人的事故危险程度评分均值及标准差列于图5。图5左边显示:对于“直观、高危、偶发”事故,工龄较短工人的评分均值最高,工龄中等工人的评分均值最低。其余7类事故评分中,工龄较长工人的评分均值最高,工龄中等工人的评分均值最低。这表明事故危险程度评分结果与工人工龄长短有关。一般情况下,工龄较短工人由于施工经验不足,发现危险目标后容易产生恐惧感,会提高危险程度的评分。工龄中等工人经验相对丰富,但容易出现逞强心理,如高估自身危险应对能力或低估事故危险程度。工龄较长工人经验及知识的积累较为全面,对各类事故的理解与识别较为准确,很多事故表现出的危险特征可能存在明确的记忆,对事故危险性较为敏感,所以评分较高。

图5右边显示:工龄中等工人的评分标准差最大,“直观、低危、频发”等3类事故评分中,工龄较长工人的评分标准差最小。“隐含、低危、频发”等3类事故评分中,工龄较短工人的评分标准差最小。这表明工龄较长工人及工龄较短工人对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认知差异较小,而工龄中等工人对事故危险程度的认知差异较大。

图5 不同工龄建筑工人的事故危险程度评分均值及标准差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建筑工人的危险敏感性变化规律

由韦伯定律引申,随着工作经验和事故经历增多,工人需接受更多的危险刺激才能感受到事故危险程度的变化。

然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工人经验较少时,通常保持较高危险敏感性。随着工作经验、事故经历增多,易导致危险敏感性下降,出现对频发事故的适应现象,甚至出现危险认知麻木,遗漏危险信息或对自身危险控制能力过度自信等现象,当工人已具有较多安全知识及经验时,对危险事故认知的过程趋于客观、理性,危险敏感性又会随之提高。具体表现为工龄中等工人的事故危险程度评分均值低于工龄较短工人、标准差高于工龄较短工人。工龄较长工人对事故危险程度的评分均值高于工龄中等工人,标准差低于工龄中等工人。工人的事故危险程度评分均值随工龄增加呈U形变化,而标准差呈反U形变化。

3.2 建筑工人的危险认知方式

建筑工人的危险认知方式会随工龄、阅历等的变化而变化,且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基于直觉的认知。该方式是基于洞察力和感觉,在认知过程中通过“情景估计”对环境进行整体把握,并做出决策。例如,工龄较短工人只能依据直觉即第一反应对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初步分析和判别,形成危险评价标准。

(2)基于经验的认知。该方式是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在认知过程中通过对环境信息“逐步挖掘”来找到“满意方案”,最终做出决策。例如,工龄较长工人会根据过往工作经历对危险状态进行探测,对危险程度的判断和评价趋于客观,形成以经验为主导的危险认知。

工龄较短和较长的工人认知方式比较单一,对场景的危险程度的认知差异较小。因此,他们的危险程度的评分标准差较低。而工龄中等工人在工作中同时会基于直觉和经验对事故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认知方式比较复杂,对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认知差异较大。因此,工龄中等工人的危险程度的评分标准差较高。

3.3 不同工龄建筑工人的认知偏差形式及成因

(1)工龄较短工人由于经验尚浅,基于直觉的方式认知,容易造成易得性认知偏差。突出表现为在工作中依赖能迅速得到和最先想到的信息以达到节省时间和体力并快速完成工作的目的。因此,对高危事故危险程度的评分均值均高于低危事故。

(2)工龄中等工人虽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基于直觉和经验结合的方式认知,容易造成锚定和过度自信认知偏差。并突出表现为在作业过程中根据早已估计好的情形进行实际的操作行为选择及高估自己的操作能力及水平,在判断决策时出现“定位过高”的心理,低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对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均值较低,且对偶发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均值均高于频发事故。

(3)工龄较长工人由于经历过的工作环境较多,基于经验认知,容易造成代表性认知偏差。并突出表现为在作业过程中,将实际的作业环境与自己过去经历过的或工友的作业环境做类比,实施操作行为。因此,对“直观、低危、频发”事故的危险程度评分均值显著低于其他事故。

4 结 论

(1)建筑工人的危险认知过程,实质上是工人在完成危险信息搜集和危险特征提取的基础上,进行危险状态分析、危险程度评价等思考、评价、选择、决策的心理和生理过程。

(2)建筑工人的危险认知结果主要依赖危险特征对工人的刺激程度和工人对该刺激的敏感程度。随着工作经验、事故经历增多,工人可能会出现对频发事故的适应现象,表现为危险认知麻木和危险敏感性下降。工龄中等工人对事故危险程度评分低于工龄较短工人。

(3)当工人具有较多的安全知识和工作经验时,对危险事故的认知过程趋于客观、理性,危险敏感性又随之提高。工龄较长工人对事故的危险程度的评分均值显著高于工龄中等工人。建筑工人认知过程中危险敏感程度呈U形变化。

(4)建筑工人的危险认知方式随着工龄的变化而变化,工龄较短、较长工人分别基于直觉和经验的方式认知。工龄中等工人基于两者结合的方式认知。

(5)工龄较短、中等、较长工人分别存在易得性认知偏差,锚定和过度自信偏差,代表性认知偏差。

(6)后续研究中,将通过眼动实验、脑电实验等方式进一步提炼认知心理学或安全心理学的危险认知的规律,并从神经机理角度出发对不同工龄建筑工人的危险认知能力做进一步研究,以期全面掌握不同工龄建筑工人的危险认知机理及特性,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检讨建筑工人对危险程度认知的规律与一般理论范式的差别,从而提高施工安全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 Bohn J, Harris D. Risk perception and risk-taking behavior of construction site dumper driv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Ergonomics, 2010, 16(1): 55-67.

[2] 伍 麟, 张 璇. 风险感知研究中的心理测量范式[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95-102.

[3] 张孟春, 方东平. 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认知原因和管理措施[J]. 土木工程学报, 2012, 45(s2): 297-305.

[4] 任玉辉.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控研究[D].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2014.

[5] 韩 豫, 张泾杰, 梅 强, 等. 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习惯的塑造策略与方法[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5,11(9): 177-183.

[6] 王 飞. 风险感知视角下的公众防护型行为决策研究[D].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7] Shin M, Lee H S, Park M, et al.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modeling construction workers’ safety attitudes and behaviors[J].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14, 68: 95-105.

[8] 孟 博, 刘 茂, 李清水. 风险感知理论模型及影响因子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10): 59-66.

[9] Wang J, Zou P X W, Li P P. Critical factors and paths influencing construction workers’ safety risk tolerances[J].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16, 93: 267-279.

[10] 张 静, 李 洁. 基于SEM 的建筑业农民工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 16(3): 182-187.

[11] 朱洪渊, 蒋祖华, 章 倩. 不同经验驾驶人危险感知差异研究[J]. 人类工效学, 2015, 21(2): 43-49.

[12] 王 丹. 煤矿工人安全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12): 128-133.

猜你喜欢
工龄建筑工人均值
那些和工龄有关的事儿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你的工龄和这些福利有关
建筑工人
这七种情况,不在岗也能算工龄
建筑工人
“同舟计划”:为建筑工人撑起一片天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
关于广义Dedekind和与Kloosterman和的混合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