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概念教学转化为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8-05-04 12:23林晓纯马泽燕徐春秀
江西化工 2018年2期
关键词: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

林晓纯 马泽燕 徐春秀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我国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考高分,提高分数的最简单的途径就是题海战术。一般的化学课堂里面,采用讲和练相结合,用多做题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所以很枯燥无味。只有把概念教学转化为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反应现象,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用科学思维,科学态度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课题2离子反应及发生的条件。教材通过正文和三个实验,来引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的实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中学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中,《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高中化学教材的始终,是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这节课主要是建立学生的分类观、离子观以及对这些这些观念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

2.学会书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

3.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同时多媒体动画演示离子反应现象,养成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的能力。

2.通过讲解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学生能从实验中体会到科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三、教学内容和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离子反应的实质;通过实验以及多媒体动画来学习离子反应的过程并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多媒体播放实验过程和flash动画来学习中和反应;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一部分是离子观的建立。通过情境引入,利用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而误喝哑泉的典故来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利用历史典故,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听课。

第二部分是讲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安排学生分组做实验2-1,观察实验现象。针对NaSO4溶液+KCl溶液,NaSO4溶液+BaCl2溶液两个反应,播放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了解离子运动与结合过程。接着详细讲解书写离子方程式“写、拆、删、查”四个步骤。Flash动画形象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记忆效果,化静为动,全面剖析难点。

第三部分讲述中和反应的实质。鉴于中和反应的现象很难观察得到,故而直接播放实验2-2的视频以及不同碱与不同酸反应的视频,加之以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呈现。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更加清楚明白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也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第四部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之前所学的化学方程式,思考需要哪些条件。接着通过课本所设计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小组交流总结。从实验中,归纳总结现象,培养学生用科学思维,科学态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离子反应的本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书写离子方程式

2.难点: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五、知识体系组织和结构

图 知识体系组织和结构

六、教学特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本节课将概念教学转化为以多媒体为重点,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思考归纳,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从微观现象来分析反应的本质,体现了从表面到本质,由浅到深的学习过程。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flash动画,化静为动,形象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记忆效果。

猜你喜欢
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
巧配化学方程式
挑战一级方程式
教养方程式
高级化学教师话题PCK表征研究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钢渣对亚铁离子和硫离子的吸附-解吸特性
2015年高考“离子反应”试题分类例析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