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汉语副词“统统”和“通通”

2018-05-06 18:07汤彬
文教资料 2018年2期
关键词:通通统统副词

汤彬

摘 要: 汉语副词一直是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们的研究焦点大多集中在对同一范畴的副词进行对比分析。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系统中存在一对音近形异的同义副词,即“统统”和“通通”。学界对它们的研究并不多,一般情况下会直接把二者等同。本文从其来源及在语料库中的分布状况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同。

关键词: 副词 统统 通通 异同分析

一、引言

自《马氏文通》以来,副词一直是汉语词类研究中引起争议和存在问题最多的一类,汉语副词的研究一直是语法研究的一个重点。张谊生(2000)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一书中对现代汉语副词进行了分类,认为“统统”和“通通”是表概括义的范围副词,后来学者们对这两个词的分类大抵如此。大多数人对二者不加区分,如《现代汉语虚词例释》(1982)对“统统”是这样解释的:“统统”,也可写作“通通”;《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2012)则直接将“统统”解释为“副词,通通”。根据笔者对北大CCL语料库的检索结果显示,现代汉语中“统统”的语料共2903条,“通通”则为2127条,据北语BCC语料库显示“统统”词频为17.1126,“通通”仅为1.6298。这就解释了为何电脑的拼音输入法中,“统统”在顺序上要优于“通通”。此外,笔者以“统统”、“通通”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发现以“统统”为关键词搜索出的论文要比以“通通”搜出的多,并且许多论文作者在选择使用“统统”和“通通”时都更倾向于前者。本文就现代汉语副词“统统”、“通通”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希望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

二、“统统”、“通通”来源探究

现代汉语副词重叠式不多,能够重叠的大多是表连续义的,如“常常、每每、往往、屡屡、时时”等;表示通同义的,如“处处、通通、统统”;还有为了加强语气、强调某个时点或程度的,如“恰恰、偏偏、刚刚、的的确确”;更多的是表示某种状态方式的,如“纷纷、冉冉、陆陆续续”。“统统”和“通通”最初出现时并不是作副词,只是普通的重叠,因此为了对两个词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我们首先需要找到最先出现的语境及所表达的意义。“统统”和“通通”这类重叠而成的词在古代汉语中称之为“重言”,我们认为重言的出现不迟于三千年前。这一点从三千年前问世的《周易》中就已经有很好的例证,如《谦·初六》中的“谦谦君子”、《赛·六二》中的“王臣赛赛”和《央·九三》中的“君子央央”等,可见这种“重言”已经存在。通过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的古代汉语语料库进行检索,发现“统统”初见于唐初白话诗僧王梵志的诗中:

满街肥统统,恰似鳖无脚。(《童子得出家》)

这里的“统统”还没有发展成副词,只是与“肥”一起构成ABB式形容词,形容身体肥胖,在诗里则指代身体肥胖的人。此时的“统统”不能独立、自由地使用,在语法上是不能自足的,它只能与“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形式才可以使用。“统统”自身具有表意功能充当副词则始见于19世纪中叶成书的《曾国藩家书》:

“……娘舅那方面的人,不管他与我们有嫌隙没有嫌隙,对于你们只适宜统统的去爱他们敬他们。”从此处的语境可以看出,句中的“统统”是充当副词修饰后面的动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此处的“统统”是第一次具有表意功能在句中充当副词。

通过语料库的检索结果进行分析,“通通”始见于郑光祖所写的元杂剧《倩女离魂》:

“……支楞楞争弦断了不续碧玉筝,吉丁丁[王当]精砖上摔破菱花镜,扑通通冬井底坠银瓶。”

与“统统”一样,“通通”也不是一开始就以副词存在的,而是作为“扑通通”这个象声词的一个部分存在,在这个情景下表示拟音。“通通”具有表意功能充当副词则始见于晚清漱六山房所著的小说《九尾龟》:

“……定在内的了。原来秋谷安心闹标劲,所以把昨日在余香阁的所有倌人通通叫到,要做一个大跑马车的胜会。”

这里的“通通”就已经具有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语义了。

通过查阅资料,以北大CCL语料库的古代汉语语料库为依据,发现“统统”与“通通”在最初的出现材料上有着语体的差别,前者为诗歌后者为杂剧,历史上诗歌的出现要早于杂剧。其次在作副词的开始时间相差并不大,都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因此难以准确界定二者出现的前后顺序。可以发现,二者在产生之初应该是不同的词,但也具备共同的特点,在此后发展过程中二者并存,最后均保留在现代汉语副词系统中。

三、现代汉语系统里“统统”和“通通”的异同

许多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统统”和“通通”时都认为二者所指相同。如上文提到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就认为二者是等同的,以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1982)对“统统”是这样解释的:“统统”,也可写作“通通”,用来总括动作的主体或所涉及的对象、事物的范围,意义和“都”“全”相当。但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张谊生(2000)认为“通通”和“统统”属于音近形异的同义副词,但其用法和意义有细微的差异,是两个词。对于“统统”的解释,各类词典大同小异,共同的认识是“统统”同“通通”,表示事物的全部、表总括事物。这里所说的“总括”指的是范围副词同它们限制的对象(即总括对象)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用来指明其对象的每一个成员或每一部分都同相关谓词发生直接语义结构关系的范围限制。

“通通”和“统统”的语义指向在语法单位方面基本是相同的,都指向名词、人称代词、动宾短语、同位短语和句子等,而其语义指向在句法成分方面也基本相同,如都指向主语、宾语、状语等。

(1)房东只好打开我的房门,将我的行李通通卖给了收廢品的,以此抵偿我欠下的房租。

(2)如果不分高低好歹,通通评十二分工,那么,张三给集体是做了十六分工,可是集体只付给他十二分工的报酬。

(3)他会写诗,他写过一大挥现代派诗歌,我能记住的唯有“只要别回头,一切就不会丑陋”这样的一句,其余统统不懂。

(4)有的领导轻视知识,不尊重人才,不管是千里马还是驽马,统统赶去拉磨。

上例的“通通”和“统统”均可互换,且不会产生歧义,其语义指向无论在语法单位方面或是句法成分方面所指都相同,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二者是等同的,将“统统”视为“通通”的异写。

仅仅从语义指向上就认为二者完全等同也是不科学的,仔细分析“统统”和“通通”可以发现它们还是存在细微区别。在用法上,“统统”修饰的成分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并且可以表示总括,全都这样,没有例外,被总括的可以是几个主体,也可以是几个客体。在修饰动词短语和表示总括这两个方面,“通通”与“统统”是相同的,如:

(5)统统去,一个也不能留。

(6)当时人们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统统叫做“土”,而这些元素又非常少见,所以,把它叫作“稀土”。

(7)我经常把老师最宠爱的学生心里那些不好见人的小小的虚荣、嫉妒统统揭发出来,弄得他们求死不得,因此老师们很恨我。

(8)那就返工,通通砸掉,重新做!

(9)他希望自己的办公室比谁的都大,希望在饭店里吃最好的酒菜,希望别人享有的他自己通通享有。

(10)以身试“规”者,通通都遇到了难堪的下场。

但是二者的语体色彩不同。据周行健等(1997)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的分类,认为“通通”具有口语色彩,多在口语里使用,而“统统”则没有特别标注。为验证这一观点,笔者对《人民日报》数据库进行检索“统统”共有6337条记录,符合笔者检索要求的有效记录为6325条,“通通”共有3195条记录,而有效仅为725条。这意味着大部分编辑在写新闻报道时倾向于选择使用“统统”,就证明了大多数人在书面语中选择使用“统统”。

(11)我们这里的荒山通通披上了绿装。

(12)违反制度的人统统受到了处分。

(13)上层建筑需要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但这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通过一次改革就统统解决。

(14)读书人只有保持宁静的心境,将诱惑统统拒之门外,才可以分享书籍给予的热闹。

笔者根据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频率辞典》对这两个词的统计,整理出下表:

表中的词次指在所统计语料内该词出现的次数,使用度是综合词次、类、篇三方面因素,从这个数值可以看出该词在语料中的使用程度和散布情况,使用度与词次越接近,则该词的次数分布得越均匀,说明该词使用面广,反之则散布面狭小。I类语料为报刊政论,Ⅱ类语料为科普书刊,Ⅲ类语料为生活口语,Ⅳ类为文学作品。从上表可以看出,“统统”不论在使用率、词次、分布上均大于“通通”,并且统统在各类语料中均有所分布,较多分布在Ⅳ类文学作品中,Ⅲ类生活口语中只在一篇中出现过一次。“通通”为副词时并没有在I类报刊政论中出现,其余均有所涉及,但频率不高。而作为象声词的“通通”则只出现在Ⅲ类生活口语中。从中可以看出,“统统”与“通通”在语体中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笔者以“这些题目太难了,我tongtong(统统/通通)答不上来。”为问题对周围60名同学进行口头调查,其中有38名南方人,22名北方人,78.94%的南方人和80.27%的北方人选择了“通通”。这个选择或许选取的人数不大,在统计学上不具有很大的意义,但还是可以看出人们在口语中选择的偏好。此外,根据丛莉(2007)对汉语普通话口语语音实验调查可知,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四大句类语调“下倾现象”较为明显,句末语调趋平,而重叠词在口语使用中则会显现出语音趋平的现象。因此,人们在对“统统”“通通”根据以上的分析推测,“通通”是“统统”这一词语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人们在口语中的语音弱化产生的,通通只是tongtong平声之后的文字体现。首先是“统统”的语义与全部的意义有联系,其次,语言中其他叠字词也有这样的现象,如“黑乎乎”与“黑糊糊”,“黑黝黝”与“黑油油”,“红通通”与“红彤彤”,这些叠字词的后者都有意义可追寻。“统统”和“通通”是一对在语义指向上基本相同的范围副词,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为“异写”的关系。但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二者还是具有细微差别的,具体体现在口语色彩是否浓厚这方面是不同的。

四、结语

学界对范围副词“统统”的研究很多,但对“统统”和“通通”的研究却不多,大多数人认为二者是基本相同的,或是认为“统统”是“通通”的异写。这是因为词语在发展的过程中语音的弱化导致了词语的异形,并且从语素的语义来看“统”和“通”都具有“全部”的意思,这样无论是从语音或是语义的角度来看,二者更容易被看作是异写关系。从“统统”和“通通”的来源来看,二者在最初出现的时间及语体上就存在差别,但作副词所出现的先后顺序并不能准确地界定。此外,从词频来看,“统统”(17.1126)要远远高于“通通”(1.6298),或许可以归因为“统”本身就是副词,表示总起来,有概括、全部的意思,因此人们只从单个语素分析的话,更偏向于选择“统统”。总的来说,“统统”和“通通”都属于范围副词,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但二者是否等同却存在争议,但随着计算机输入法的普及,出于打字节省时间的需要,词频高排位靠前的“统统”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大。由此看来,“统统”和“通通”的区别可能会越来越小,甚至前者会取代后者成为主流,在口语中使用情况今后可以做更多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现代汉语频率辞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3]丛莉.汉语普通话口语语调实验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4]施诗.总括性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

[5]王丽香.总括副词“统统”的主观性[J].语言与翻译,2010.

[6]王丽香.现代汉语“全部”类总括副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7]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8]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J].语言研究,2000(2).

[9]張谊生.论现代汉语的范围副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1]周行健.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通通统统副词
The Wheels on the Bus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八戒吃包子
胡通通:意大利首位华人品酒师
通通不放过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