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轻,所以流浪

2018-05-07 01:57雷佳音
意林·全彩Color 2018年4期
关键词:艺校绕口令鞍山

□雷佳音

1

读那本书那年是1999年,我15岁,到沈阳的艺校学表演。

《因为年轻所以流浪》这本书具体写了什么我根本不记得了。但一看到这个书名,那一年就清清楚楚出现在我眼前。在那一年,我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上艺校之前,我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初二那年有一天我回到教室,发现角落里原来放铁锹的地方多了个女孩儿。宁波人,南方姑娘,跟大辣椒一样的东北女孩完全不一样,哎哟,真好看。

我那时经常和另外一个男孩儿送她回家。有一天下雨,她回到家上楼取了一把伞给我,我就知道,哦,有戏,起码是对我有意思的。

然后我俩恋爱了,招摇过市。后来老师告诉家长,这段浪漫的恋情就这样被合力扼杀了。我的成绩也一落千丈,变成了倒数几名。

2

我干脆不去上课,和4个经常逃课的哥们弄了个组合,叫King of the Love,爱情皇帝。

我们弄了一个DV,跑到学校里乱拍。我像主持人一样说着:“哎呀,听说今天学校来了个女孩儿啊,来我们到她班级看看她长什么样儿。”边说边拿着DV往教室里走。当时老师还在上课我们就进去了:“来,大家看看,就是这个女孩儿!”

我还跑到菜市场去买菜,买肉,到了中午就在学校操场上支起个酒精炉涮羊肉,还四处跟人招呼,张罗一起来吃。

那时候为什么这么混呢?想想还是因为生活太平静了。

我就要逆反!我就要混!所以那段时间就由着性子怎么好玩怎么来。看着热闹,其实还是孤独,只不过自己不会那么想。

3

到了1999年,艺校来招模特,我们King of the Love集体参加,当时想的是招模特,漂亮女孩儿肯定多。

现场报名的人排成了长龙,我还在排队,就被一个中年男人看中了,他对我爸说这个孩子跟我来学表演吧。事后我爸告诉我,那是金鸡百花奖影帝吕晓禾老师。

于是,1999年的下半年我就到沈阳读艺校了。到沈阳的第一感觉就是天怎么那么蓝,终于没人管我了。

但很快,在艺校,我真的觉得孤独起来了。同学很多是考不上高中的,下岗家庭的孩子也多,大人们愁生活,顾不上孩子。很多人就跑到街头打架,他们只是打发时间,不知道自己在干吗,也不用心。

到了晚上,有时要跟着老师和同学到夜总会去走穴演出,看着台下的人喝酒啊撒钱啊,日子就这么过。

4

我渐渐开始不喜欢混了。我找所有能找到的剧本看,自己排了相声、小品在那儿演,学了即兴表演。

到周末,其他家在沈阳的同学都回家了,学校里只剩我一个“小鞍山”,我在宿舍没事干,就看书,去新华书店买,去图书馆找。等读到这本《因为年轻所以流浪》,书名就一下子打动了我。这句话太好了,这不就是我自己吗?现在看,其实就是想尽办法寻找认同感。

在周末晚上,学校还会停电,突然间整个学校一片漆黑,校园里只有我。也没蜡烛,自己躺在床上,盖着被子,窝在角落里。想着书名,看着窗外无人的东北街头,感觉这本书就是在写我,因为年轻所以流浪,那时候,感觉所有出现的场景都是为自己服务的。

5

其实鞍山跟沈阳相距也就百把公里。按现在来说,这也能叫流浪?但我那时就觉得是,我愿意这么想。

在沈阳,我的鞍山话口音显得太重。每次一说话大家都笑。我就每天早上4点起来练功,黄昏时也练,站在学校墙根底下开始喊:“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每到黄昏,太阳红彤彤地从远处落下,漫天都是火烧云。不知道为什么,东北总是有火烧云。 我站在学校墙根下, 对着烧红的天空大喊着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绕口令。远处是一座座已经停产、废弃的工厂厂房和烟囱,都蒙在红红的纱雾里,不知道哪里还叮叮当当响着敲打钢铁的声音。

每到这时,乌鸦就会呼啦啦地从头顶飞过,天都被盖住了,我喊着绕口令,沙子一样多的乌鸦陪着我。

我当时想的是,这场景太棒了,只有我在这里,只有我能感受这种孤独和流浪感。

就在那个环境里,孤独变成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还会自己寻找孤独,留着披肩发,抽着烟坐在学校门口,觉得自己太孤独了。只觉得刘墉是我的朋友,齐秦也是,他们都更懂我。

三年后,我考上了上戏。上海的生活和东北完全不同,更精致、更现代、更物质,它更像是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还是觉得自己是在流浪,但不会再享受这个过程了。我只是会想念那个充斥着打架、豪饮、勾肩搭背的东北,想念那些人和事。

还有那个漫天火烧云的黄昏,在乌鸦飞过的天空下喊着绕口令、很自怜又很自强的自己。

猜你喜欢
艺校绕口令鞍山
鞍山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如果大马不是马?
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教学纪实
绕口令绕绕绕
绕口令
绕口令
谈谈在艺校杂技专业中如何开展高效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