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流量的时代,更要走心

2018-05-07 09:29Pistachio
中学生天地(A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原图家训舌尖

Pistachio

时隔四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来了。一帧帧画面讲述着食物的多样变化,一句句对白传递着味道背后的爱与温情。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滋味,美味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用心创造。《舌尖3》总导演刘鸿彦说,在拍摄过程中,一位主人公的一句话打动了整个团队——“爱是最好的调味品”。因为情真,所以味美。正如《舌尖2》的一段解说词:“在这巨变的时代,人与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然而,无论脚步如何匆忙,总有一种味道,以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滋味万千,也许永远敌不过妈妈的味道。前不久,微信朋友圈被一张“拜大佛”的图片刷屏,据说转了这张图,会把妈妈身上所有的疾病带走。不过,马上就有人出来说,图片里的佛像是地藏菩萨,拜地藏菩萨并不能保佑家人平安。2月17日,原图作者@正月插画师上传了原图绘画的全过程,并辟谣称,自己作的画并没有特殊含义,只是被人利用,消费了大家的孝心。在这个走流量的时代,需要更走心的关怀。在父母需要的时候,能够随叫随到;在父母身体抱恙的时候,能够端杯水、递下药,而不是简单地转发图片来祈福;在父母唠叨的时候,能够静心聆听,而不是不耐烦地顶嘴……一个实实在在的关怀,远胜过一打转发。

善意的转发大家还能理解,但恶意的造谣只会让人愤怒。今年2月,一名身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自称收到看不懂的信,暗示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这一消息经@不科学酱和@大欧洲吐槽君发布后迅速引发关注。网友们纷纷为该学生支招,外交部门也快速介入。12日下午,这位留学生@Detplu发布道歉消息称:“原本投稿只是因为一时兴起的恶作剧,并没想到事态会发展得这么快……是我让你们陷入恐慌害怕,我表示很抱歉。”一场牵动着无数网友和留学生心弦,调动了无数社会资源乃至外交资源的热点事件就此收尾,数以万计的网友表示不能接受。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官方微博@领事之声说:“很欣慰这次事件中人的安全没有真的受到威胁。不管怎样,我们还将继续守望。”希望,这不是另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做人一定要有原则,这是先人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谆谆教诲。刚过去不久的寒假,在杭州公益中学、学军中学等许多中学的寒假作业单上,不约而同出现了“理家训”这份特殊的作业。杭州公益中学校长潘志平在给家长的亲笔信里,请爸妈和孩子一起,理几句属于家教门风重要组成部分的家训。家训,是家教与家传最精华的部分。而在此之前,潘校长已经带领学校部分学生和家长志愿者编写了两本有关家训的书,耗时半年,今年年初正式出版——《大画〈颜氏家训〉》和《大画〈朱子家训〉》。在两本书中,都设计了“亲子对话”环节。潘校长解释说:“书中的亲子对话都是我校学生和家长的日常对话实录。这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平等对话的时代。”

今天,我们不仅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荣,也以中国科学和中国技术为傲!2月25日晚,平昌冬奥会闭幕,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闭幕式尾声,“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再次惊艳了世界。24名轮滑演员和24个带着透明冰屏的智能機器人的亮相,象征着北京接棒第24届冬奥会。借助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换,轮滑演员在舞台上滑出漂亮的曲线轨迹,与智能机器人相映成趣,带来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北京8分钟”总导演张艺谋说:“在这8分钟里,你能看到国家新的发展。而其中第一个任务就是要表达出全国人民欢迎2022年冬奥会,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的真实情感。”2022,北京欢迎你!2022,我们准备好了!

猜你喜欢
原图家训舌尖
大家来找茬
家训伴我成长
《朱子家训》(四)
《朱子家训》(二)
《朱子家训》(一)
出版原图数据库迁移与备份恢复
勘 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