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现状及课程建设路径

2018-05-10 09:49李婷婷
关键词:自主发展高考改革

摘要:新高考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规划和高校的多元选拔趋势逐渐增强,在高中阶段开展学业规划指导越发受到重视。学校开展《北京市普通高中选科能力调查问卷》和《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调查,分析了面临新高考的首届学生的学业规划现状。结果表明:高中生对自我认识较明确而对环境信息的总体认识不足,缺乏学业规划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对获得学业规划指导尤其是开设相关课程的需求较大。在综合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中开展学业规划课程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考改革;学业规划;自主发展

一、学业规划指导教育开展的背景

(一)高考改革背景下,学业规划指导势在必行

2018年8月23日,《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方案规定,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首都教育实际的现代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公平公正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该方案进一步贯彻《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彰显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

新的考试招生方案中,考试科目、考试类型可以组合,考试时间、考试次数可以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全面提升综合素养的教育要求。但是,考试内容的变化要求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个人特质的基础上进行“选科”、“选课”、“选学”、“选考”,招生录取模式的变化则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学业甚至未来的职业生涯提前进行整体规划。这些变化意味着学生要在高中阶段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认识,要对要报考的学校、专业和未来生涯发展建立相对明朗的目标。因此,高考改革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个体生涯发展过程中,学业规划指导必不可少

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论,高中生正处在个体生涯发展的探索期,其生涯发展的任务是在学校学习、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中进行自我探索、角色尝试及职业了解,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规划和设计人生。但是,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的基础教育在生涯规划指导方面缺乏相应的成熟经验。大部分中小学缺少系统的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大学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亦无法立即弥补早期教育的不足或缺失。根据舒伯的理论,高中生在探索阶段的生涯发展任务未能有效完成,必然会影响后续阶段的发展。

此外,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之中,在决策时会面临如何客观理性地选择、如何循序渐进地做出精细规划等问题,也缺乏相应的决策能力和决策勇气。尤其是在面临选考科目这一重大而迫切的生涯决策时,高中生更加需要来自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指导。

中学的学业规划的设计就是为了弥补上述欠缺,着眼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所面临的成长与升学的特殊需求,培养学生以学业规划能力为核心的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帮助他们顺利过渡人生的初步选择。具体来说,学业规划就是个体在完成文化启蒙阶段的学习后,在决定其职业发展方向的源头(对应舒伯的探索阶段初期),通过对自身特点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深入的分析及正确的认识,确定人生目标,进而推导学业路线,制订学业发展计划,以尽可能高效地获得阶段性人生目标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所以,中学阶段的生涯指导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业发展重点开展学业规划指导,通过提供多元、积极的发展经验,让学生形成对特定学习任务的效能感、意义感和兴趣,从而能够形成对自己未来的期待与追求,实现个体的可持续发展。通俗来讲,学业规划指导让学生在了解高中课程体系和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高中的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学科兴趣点和优势,从而引发学科兴趣方面的探究,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二、学业规划指导教育的现状

新高考改革逐步推进,学生的自主规划和高校的多元选拔趋势逐渐增强,在高中阶段开展科学的学业规划指导越发受到重视。学校在高一年级(492人)开展《北京市普通高中选科能力调查问卷》和《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調查,以调查结果为切入点,分析了面临新高考的首届学生的学业规划现状,结合学生对学业规划指导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业规划指导课程的建设途径。

《北京市普通高中选科能力调查问卷》是为了促进学生对自身和环境的主动思考,通过多元视野的刺激,启迪学生整合出自己的学业方向和价值。《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包含自我评价、信息收集、选择目标、问题解决,评价的是决策者在进行专业决策过程中自己对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须能力的自我评估和信心程度。决策自我效能越高,越能做出最优化的决定。结果发现,各个维度的均分都在3分以上(满分5分),说明学生专业决策中有一定的信心,但是各个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为自我评价(3.37)、信息收集(3.20)、选择目标(3.44)、制定规划(3.17)、问题解决(3.25)。具体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学业规划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获得充分,但是信息整合不足

学生对自我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的认识程度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认识与定位较明确,并能搜集相关专业和职业的特点,进行尝试性的匹配。这一发现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一致,高中阶段的个体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认识、定位,建立自我同一性,以避免生活和学习中的盲目。

但是,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普遍表现出信息整合能力的不足,尤其是未能充分认识到外界信息的重要性,学生还未能在充分、综合的基础上,充分把握环境的优势与限制、评估环境对自身学业发展的影响。

对于将参加2017年新高考的高中生而言,新高考改革政策是最突出的环境信息,仅有11%的学生对新高考政策有非常充分的认识,60%的学生对新高考的认知水平为中等程度,对新高考认识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的占总体的6%。此外,学生在模拟选科过程中,普遍把个人因素当做选考和专业选择的首要依据,排名前三位的因素分别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后学好该学科的信心、现在该学科的成绩优势。未来因素(对以后生活有用、填报大学专业时选择面更广、大学想学的专业相关)以及环境优势(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特色、家庭资源)的考虑不足,甚至被忽略。

(二)决策技巧匮乏,态度犹豫不决

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考改革利大于弊,即高考改革有利于升学和长远发展,接近一半的学生视新高考为机遇和挑战并存。虽然学生对于高考改革的利弊保持中立态度,但是,在面临选科决策的过程中,有部分同学会因规划决策和规划技巧不足,在面临决策难题时,产生焦虑、茫然等负面情绪,降低自我效能感。

学生也会自身决策和规划能力的欠缺,尤其感到接受途径多样的指导的重要性。这种多元的指导不仅体现在利用科学工具进行自我特质的测评,又体现在与不同角色的人物对话,从不同角度汲取学业规划经验。

(三)决策后信心不足,制定和执行规划能力欠缺

在高一下学期,学生对于高考科目的选择的确信程度的调查中发现,有22%的学生三科均已经确信,52%的学生已经确信两门学科,20%的学科确定了第一门意向学科,还有两门学科不确信。学生在作出选科决策后,也明显表现出信心不足,对决策的实施制定相应的规划以及应对决策的过程中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上都有欠缺。

由上述结果可知,高中学业规划课程应包括意识培养(主动认知和规划)、探索行动(学业规划和实践)、抉择与执行(决定发展发现并培养相应能力),兼顾通识教育与学科渗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的空间,关注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自主探究与有效执行。

三、学业规划指导课程的建设路径

学校在落实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规划”的同时,如何以课程为主阵地开展学业指导,促进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无疑考验着课程实施者和管理者的智慧。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在学业规划指导课程的开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学业规划指导课程的目标

学业指导课程是立足高考改革背景,解决当前最为迫切的生涯教育主题。

一方面,学业规划指导承担着“规划学业与完善人格相统一”教育任务。引导学生以积极的信念面对选择的不确定性,以开放的心态,对未来保持关注和投入,在动态平衡中作出适当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体验成长的意义,有勇气对自己负责,同时思考现在与未来、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参与社会实践,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独立与承担。

另一方面,学业规划指导还是从长远角度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作出理性的解答。帮助学生综合“自身、环境、资讯”三种信息,在“应然”的生涯发展可能性中找到“必然”和“实然”,从“正确认识学业”指向“选择适合的专业和大学”再转变到“过一个好的人生”。

(二)完善学业规划课程的内容

学校学业规划指导提供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生涯发展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首先,开设通识性的学业规划指导课程。新高考将高校的招生录取模式由原来的“学校导向”变成“专业导向”,更加要求学生将个人的特质与专业的需求进行匹配。学生今后的專业选择意义重大,不仅影响学生未来的深造方向和职业生涯,也会倒逼高中学业规划的设计。通识性课程内容要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认识大学学习环境特点,掌握了解、收集等相关信息以及搜集相关信息的方法,为未来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作好准备。这是学业规划指导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将学业规划指导课程清晰地出现在学校的学科课程谱系之中。学科教师应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科领域和学科教材中生涯教育素材,借助情境设计、活动模拟等教学方式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生涯规划教育相关活动有机融合,真正让学科教学与生涯规划教育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学习与生涯发展的联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体现各个科目的内在魅力和未来价值,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应识别学生的潜能所在,提升学生的效能感和自信心,实现学科知识、能力、素养、情感和态度的综合教育。

(三)丰富学业规划指导的途径

第一,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丰富学业规划指导的形式。学业规划指导教师应运用心理测验、情景模拟等科学方式评估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以帮助其获得更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结合资料收集、深度探究、面谈等技术使学生的自我认识加强,同时结合当前及未来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规划咨询服务。学业规划指导教师也可以从学科角度出发,开设学科绪论课、学科渗透课、选择指导课和学法指导课,站在学科教育的角度,指导学生理解学科学习价值,在课程学习与个人发展之间建立联系。

第二、深入挖掘校外资源,完善生涯规划教育途径。学校要发挥学校平台的桥梁作用,引入社会资源、家庭资源和高校资源的整合,为学生搭建一个可以利用的真实平台与环境支持,通过报告会、研讨会、短期授课等形式,让学生把体验到的专业精神和专业价值融入自身学业理想之中。学校还应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开展体验活动。高中生生活范围狭隘,过分强调知识学习,从而限制了学生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大学和社会活动中,获得与专业和职业相关的直接体验,为其开展学业规划提供直接经验。

(四)改革学业规划指导的课程评价

学业规划指导课程的评价目标要明确、评价主体要多元、评价方式要多样。

首先,普通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评价目标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质量,强调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让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效能感,完善人格发展。其次,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关注学生变化过程的积累和形成,注意评价过程的连续性和动态性。最后,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学生、教师、家长都是个体成长的评价者,可以运用观察、测量、档案记录、访谈等方法,全面记录和展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成长轨迹。最终,通过学业规划指导,让生涯教育融入各个学科,综合个人、环境、资讯,建立起学科、专业、职业之间的逻辑关系,辅助学生进行学业决策和学业管理。

总之,学业规划指导因高考改革的推进而具有现实性,也因关乎学生当前和长远的发展而具有紧迫性。进一步转变课程理念和实施途径,开展丰富的学业规划指导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设更为丰富、多元的空间和平台,是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的环境和信息的支持,也是对新高考方案最好的回应。

参考文献

[1]钟秉林,王新凤.我国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与理性选择——基于40年高考招生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7,38(10):12-20.

[2]俞晓东.选择与适合:新高考触发学习变革的学校管理创新[J].教育科學研究,2018(06):24-29.

[3]李木洲.新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的应对[J].现代教育管理,2016(06):49-53.

[4]雷兰川,周慧,甘勇.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指导课程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J].教育参考,2018(03):19-25+50.

[5]姜子豪.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的生涯规划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8(09):67-69.

[6]刘静.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10):32-38.

[7]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8(02):13-15.

[8]王爱芬,雷晓.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01):33-37.

[9]樊丽芳,乔志宏.新高考改革倒逼高中强化生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67-71+78.

[10]张恒亮. 学业规划教育应提前至初中[N]. 中国教育报,2016-05-04(009).

[11]徐文君,丁雅娣,王淑娅.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学业规划现状调查[J].教学与管理,2015(34):7-8.

[12]曾妍. 从高中毕业生专业选择看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D].湖南大学,2013.

[13]杨德军,黄晓玲.基于新高考的普通高中学生模拟选课调查及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11):48-53.

[14]李婷婷.从选科过程透视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生涯教育的重点[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1):26-30.

[15]杜芳芳,金哲.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科目选择意向现状及对策——基于浙江省五所高中的调查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08):15-18.

[16]李军靠,丁一鑫.新高考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样态重塑与保障[J].教育探索,2018(01):44-48.

[17]王爱芬,雷晓.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01):33-37.

猜你喜欢
自主发展高考改革
创设教学空间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高考改革背景下职业高中
英语高考改革对英语教育学的影响探析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试析地方中学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策略
信息时代下职校专业教师自主发展探微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