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信文化引领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05-11 08:25孙伟良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少先队办学德育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主要涉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勇于担当、实践创新、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等维度,它是关于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益农小学在自信文化的引领下,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自信文化的思考

《墨子·亲士》:“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这里的自信,是“相信自己”之意。

广义地讲,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在自我评价上具有积极的态度;狭义地讲,自信是与积极密切相关的,没有自信的积极,是软弱的、不彻底的、低效的积极。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无论在人际交往、事业还是在工作上都非常重要,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他人才会相信你。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问题,强调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优势、实践意义和未来发展的集中阐释。益农小学经过近70年的办学历史积淀,在围垦地域特色的影响下,自信文化逐渐成为被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校园本真文化。

二、自信文化的内涵

自信,是人内心自觉的心理感受,它既是一种内在的稳定心理水平的体现,更是一种动态活动中彰显的由内而外的个人反映。其内涵主要可从四个关键词来表述。

真:本真。我们努力让每位师生员工明白我是怎样的(起点),我想怎么样(终点),我能怎么做(关键点),从道德层面、行为层面、能力层面入手,让全体成员在自信中快乐成长。

勤:勤勉。益农作为沙地围垦,一直有“四千”精神在引领,归纳起来便是一个“勤”字。勤劳勇敢的益农人围海造田,才有了益农镇脚下的这片沃土。益农小学师生都深深体会到,只有勤勉于工作、学习,才能有所成绩、有所得,自信也是在勤勉的历练中不断积累与呈现出来的。

实:务实。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这是中国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它排斥虚妄,拒绝空想,鄙视华而不实,追求充实而有活力的人生,创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灿烂的文明。务实精神作为传统美德,仍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熠熠生辉。除了仰望星空之外,更多的是脚踏实地,务实进取,才能走向属于自己的自信。

敢:敢为。一个人要面对各种事情就需要学会勇敢。益农小学师生员工将在“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益农围垦精神的引领下,在“风情南沙”课程开发建设、以学定教课改实践、学校品牌特色创建等方面努力争先,勇立潮头,奔竞不息,在敢为中赢得地位,彰显自信。

三、自信文化的实践

益农小学始终坚持“体悟本真,自信成长”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精心打造德育品牌,实现了由造就强师、培养强生、创建强校的“三强”向造就名师、培养名生、创建名校的“三名”转变,提升了办学目标,使学校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从培养学校优势项目,到特色学校,再到品牌学校的办学之路。

我们一直以来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并以少先队工作为突破口,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从20世纪80年代的“八五”小星星活动,到“九五”初期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及“十五”期间的雏鹰行动和“十一五”期间的贯彻少先队工作纲要的体验性教育活动等,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从而使益农小学的少先队工作一直走在了省、市、区的前列,跨入了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的行列。“十五”期间,益农小学根据少先队工作的传统优势,提出了“精心打造少先队工作为依托的德育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广泛深入开展了以少先队为依托的德育实践活动,手拉手互助活动、红领巾社团活动和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五心”教育活动等,凸显出益农小学的德育特色。2006年益农小学被萧山区教育局列为德育特色学校。德育特色的创建过程也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过程,同年益农小学荣获“浙江省示范小学”的殊荣。

益农小学从“少先队阵地教育活动”“两个实验基地建设”“整合三类课程”“学生社团活动”“家长资源的开发”五大方面创新载体,突出活动的有效性。依托少先队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开展了主题活动、 “三助”活动、“书香班级”与“书香校园”建设和日常行为规范评优活动,专题研讨、“英雄中队”和“科学家中队”的创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活动。

课程是最重要的教育载体,一所学校独到的教育理念与其相应的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特定的课程上。因此,益农小学致力于研究、开发、改进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课程建设体系。益农小学通过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南沙风情系列课程”。

益农小学为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大力推行音、体、美“2+1+1”项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学期间(六年)能掌握一项球类运动技能、一项棋类运动技能和一项器乐演奏技巧,人人会写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益农小学先后成立了以“金沙地”命名的书法社、绘画社、科技环保社、文学社、合唱团、舞蹈队、鼓号队等,开展如“三电”“三球”“三模”“三棋”“三小”等活动,众多的科技特色项目被列为区定点学校。

为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益农小学注重开发家长资源、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其作为教育“三代人”的工程来抓,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做到组织健全,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相应组织体系。家长学校自1996年开办以来,从未间断,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先后被区妇联在全区推广,被评为杭州市示范性家长学校,《浙江教育报》《萧山日报》和萧山电视台分别做了专题报道。益农小学在具体运作中采用的策略如下:一是设置“1+5”的办学机制,即新一年级授满4课,以后每年授课1次,待学生小学毕业时家长也结业,并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二是开展评选“优秀学员”“优秀家长”活动,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三是强化家长委员会议事制,学校经常性地召开家长委员会成员会议,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商讨学校发展大计。

早在1996年,学校提出了“生活自理、言行自律、学习自主、身心自强”的校训,旨在成为一种积极向上、自主发展的行为指向,向师生积淀成长的自信。在校园中它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成为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催人奋发向上。对学校中每个成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工作作风、学习态度、生活习惯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益农小学将其写进了学校章程,编入了校歌,布置在校园的醒目之处,久而久之成为了益农小学全校师生共同坚守的信念和行为准则。益农小学还注重传承学校本土文化。学校地处围垦,围垦人勤劳、勇敢、善良,他们特别能吃苦耐劳,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围垦人,益农小学将其称之为“潮文化”。在这种“潮文化”的熏陶下,益农小学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久而久之便成为学校主流文化“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弄潮儿精神,呈现出“爱生如子的负责精神、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自我加压的进取精神、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这种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权利,关注人生幸福和生命质量,从而真正形成为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学校共同价值观念。

核心素养具有终身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学校在自信文化的引领下,在重点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实践创新、健康生活的过程中,不断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少先队办学德育
锻造少先队品牌特色 谱写少先队工作新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加入少先队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