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做实做好做到位

2018-05-12 02:58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
中国公路 2018年8期
关键词:国省服务设施干线

文/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戴东昌

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2016年下达了400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试点计划;2017年下达了1043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计划,并分别安排5亿元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2018年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列入交通运输部更贴近民生实事。

同时,交通运输部加强了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规划和技术指导,2017年制定了《全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十三五”建设专项规划》,研究出台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暂行技术要求》,指导各地全面开展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

四方面成绩

2016年开展试点建设工作以来,各地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建设,实现了公路沿线服务设施总量的稳定增长,过去两年的工作总体成效值得肯定。

坚持主动作为,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大部分省份都建立了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为主,财政、发改、国土、环保、旅游等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强化信息共享,努力消除项目落实中的障碍,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年度的重点工作任务,做到与其他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同部署、同落实。其中,湖北、重庆等省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坚持专项规划、细化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到人,河北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合理确定省厅、省公路管理机构、市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有关监督机构的责任分工,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坚持要求保障,建成一批服务设施。两年多来,各级积极协调财政部门,采取多种方式筹集、建设、改造和运营经费,按照交通运输部专项规划和建设管理要求,建成了一批硬件基础好、服务能力强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极大地提升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服务能力,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和开工服务设施928个。其中,浙江、辽宁等省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推进、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道班、公路两侧废旧场所和闲置用地统筹兼顾,超额完成了交通运输部下达的年度建设任务。

坚持技术引导,形成一系列建设标准。为发挥好服务设施的功能,各地强化服务设施设计工作,从源头上确保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功能适用、质量耐久、服务人性化,辽宁省编制了《辽宁省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建设指导意见(暂行)》,围绕养护生产、应急保障和社会服务制定了建设标准,规范了建设规模、分区布局等技术要求,明确了公路养护服务站实行“五个统一”的标准化建设;四川省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编制旅游交通设施实施标准规范,打造“公路服务区+旅游驿站”。

坚持建管并重,创新多种建管运模式。各地积极探索旅游、环保、市政等部门的合作共建思路,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原则,根据类别、功能、规模等探索多样化的管理运营模式,加强与沿线村镇合作,打破公路服务设施“逢建必争”的固有思维。对现有公路资源和其他资 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统筹沿线路域服务,充分鼓励沿线村民运营维护服务设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浙江省按照“实现错位发展,突出小而美”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拓展功能内涵,以美丽公路创建为契机,深入探索普通公路服务站的新模式、新机制、新举措;内蒙古积极探索政府与市场的合作模式,适当拓展功能,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出行服务,增强了造血功能,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这些探索与创新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和工作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河南三门峡省道246线窄口服务区一角

认识不到位、理念落后等问题突出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省际间的工作推进和成效差异较大,部分省份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理念落后、工作较为滞后等问题,有的甚至还未将2016年的试点建设任务落实,总的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发展理念相对滞后。认识是前提,理念是先导,从前期调查情况来看,各地重新建轻改造、重建设轻运营、重自用轻共享等问题较为突出。

工作经验不足。从客观上看,这项工作是“十三五”的新增工作,前期工作基础较为薄弱,设计、建设、管理经验都较为缺乏。从主观上看不少地方对《全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十三五”建设专项规划》《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暂行技术要求》认识不足,特别是一些新建项目设计规模或配制过高,实施过程中由于征地、资金、运营等因素面临较大困难,列入计划的项目有些难以落地。

资金落实不到位。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在部下达计划后的一个月内,按计划落实到具体项目并安排配套资金推进项目实施,但部分省份未按照文件要求,配套资金不到位或资金计划下达较晚,项目难以落地。

管理运营维护较为困难。目前,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管理和运营大多依托于公路沿线维护养护管理人员,人员的专业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和专项资金保障,后期运营难以为继,对少部分利用市场化机制运营管理的服务设施,省级层面尚未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市场运营和服务边界尚不明确,运营管理风险较为突出。

2018年务必完成前三年建设任务

2018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既要完成好1000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的民生实事,又要将2016年、2017年已经下达的任务欠账完成好,因此各地要严格按照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主攻薄弱环节,进一步深化各项举措,全面加快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工作,重点要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为公众出行服务,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管理的根本目的,把服务人民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不断增长的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出发,着力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质、延伸服务链条,扩大服务覆盖、努力建立健全全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路服务体系,要积极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完善旅游出行信息服务,提升旅游服务的便捷性、舒适性,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各地要在总结经验和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广泛调查、充分论证,加强与发改、财政、国土、环保、旅游、城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联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特点科学谋划好未来一段时间公路服务设施的发展,当前一段时间各地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规划、调整、落地和建设正在有序的开展,务必要做到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与路网布局规模相结合,服务设施布设与单点服务设施规模相统筹,特别要重视城市出入口、重点旅游景区、重要节点等位置,合理确定服务设施间距、选址,以及单点规模,有计划分步骤地指导建设的实施。

国道104线东光县服务区概貌

更加注重政府主导。服务设施建设是民生工程,要充分发挥地方人民政府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更好发挥交通运输部门行业管理作用,要坚持纵横联动协同推进,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提高工作的协同性和联动性,形成发展合力,同时让社会公众沿线群众,以及相关企业参与到建设和管护中来,不断将成功经验上升为规章制度,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

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在选址上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路段的出行需求,坚持路网结构、城镇分布、自然环境等因素相统筹,在建设规模和标准上按照因地制宜、功能优先、经济适用、适度超前原则,根据交通流量、建设条件、用户需求为运营管理的分类,设施避免贪大求洋,标新立异,避免盲目建设。在服务功能上,以保障基本功能为主,主要满足停车、休息、加水、如厕等基本需求,不刻意追求大而全、高大上,特别要切忌形式主义,严防形象工程。

更加注重运营管理。2018年年底,全国将有2500多个各类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陆续建成运营,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及时研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服务和考核标准,在制定自管模式的基础上,鼓励与社会资本开展跨区域运营,采取合资、承包等多种方式实施规范化管理。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在保障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出台先进性的政策措施、合理设施、增值服务设施,增强造血功能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确保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得起、养得住、有效果。同时要做好已建成运营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信息发布工作,积极采取各种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合理设置指引标志,方便司乘人员使用,满足出行的需求。

更加注重责任的落实。从前两年情况来看,部分地区任务完成情况较好,其主要经验就是责任的落实。因此,各地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总体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关键环节亲自协调、推进情况亲自督办,落实责任到人,2018年年年底务必要确保前三年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猜你喜欢
国省服务设施干线
河南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管理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四川省建立国省重点项目根治欠薪“挂联包片”制度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平台探究
自然资源部发文要求:加强规划用地保障 补齐养老设施短板
国省干线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干线传输网升级改造勘察注意事项
推进养护机制改革从破解难题开始——黑龙江《关于加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解读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