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诊改研究①
—— 以J公司为例

2018-05-14 10:07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赵玉静文静
中国商论 2018年13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营改增分析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赵玉静 文静

1 问题的提出

“营改增”是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国家自2016年5月1日起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等也纳入进来。至此,增值税制度将更加规范。财税体制改革一方面连接着政治变革,一方面连接着经济变革,从各方面影响着企业的内外环境。

宏观政策及税制改革会对企业财务产生巨大影响,企业财务也会产生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也需要从其企业内部进行深远的企业财务诊断和改进,才能逐渐化解危机,实现利润增长(绿地中国财务危机问题研究.刘新雅.湖南大学)。

2 哈佛分析框架

20世纪中叶,企业财务诊断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企业竞争升温,企业界更加重视自己存在于财务方面的问题,由此企业财务诊断应运而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自身的财务问题,企业财务诊改的研究也渐渐深入。

2000年,哈佛大学三位学者——K.G.Palepu,P.M.Healy,V.L.Bernard—— 提出了哈佛分析框架,此种企业财务诊改模型较新颖并且运用较为普遍。三位学者共同认为财务分析不应只分析报表数据,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哈佛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企业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及前景分析。首先,应从战略角度入手,其次从该公司的会计角度分析各种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内涵,再次从企业的财务进行分析,运用各项财务数据、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等,最后分析和预测企业的前景,评估风险。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将财务与公司管理有机结合,全方位地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立体地诊断和改进(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企业财务诊断报告—— 以黄山旅游公司为例.程三良.安徽财经大学)。

3 J公司“营改增”后企业财务诊改

咸阳J公司是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已形成包括商住两大类产品体系的高成长性房地产上市公司。公司为陕西房地产企业十强,且房地产开发占其业务的98%以上,下面将以其为例,运用哈佛分析框架进行综合分析。

3.1 战略分析

按照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宏观战略进行分析。

3.1.1 优势

“营改增”后,房地产行业仍将持续发展。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有着强烈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经济持续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将持续发展下去。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从2000—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00280.1上升为744127.2,经济呈平稳快速增长(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7/indexch.htm,中国统计年鉴,2018.3.1)。加之,房地产行业涉及民生住宿需要,所以,行业仍有极大的发展前景。J公司依托此行业长久优势,未来也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1.2 劣势

但目前宏观调控上对此行业进行打压,各种诸如抑制房价、抑制房地产行业过快发展的措施相继出台。此行业的兴衰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息息相关,除与经济发展存在强正相关性外,诸如土地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等也对此行业产生很大影响,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成果。而我国政策也在扩张与紧缩中变化交替,目前出台房产税、推出限购、抑制房地产投资与流动等一系列措施均对房地产行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J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打压和抑制。

3.1.3 机会

“营改增”拉长产业链条,将企业的进项税额得以抵扣,起到一定减税作用。在建筑施工时,一般纳税人将由原先缴纳3%的营业税改为11%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则按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在特殊情况下,原本按11%缴纳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也可以按3%征收率征收,起到了一定的减税效果。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金融创新及消费者购房越来越理性化,行业也在面临挑战中出现了新的机遇,将越来越专业化、集中化。

3.1.4 威胁

“营改增”税制改革虽是一项减税政策,但新变化也向此行业企业带来一些威胁。首先,“营改增”后使此行业企业收入有所降低。“营改增”将含税的销售收入改为不含税收入,而房价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则收入有所减少。“营改增”后企业的现金流和会计核算、税收筹划将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此行业企业本身周期较长,前期收入少,以至于销项税额较少,但已取得的进项税无法当期抵扣,企业势必垫支这部分资金,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营改增”后,会计及税法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企业管理需要适应这部分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会计核算及税收筹划工作。

3.2 会计分析

通过上述战略分析,行业的优势与劣势得以明晰,“营改增”之后行业也面临新的机会与威胁。本文选取营改增前后的财务报告,对其进行一定的会计分析。

3.2.1 主要资产负债分析

企业资产结构较好,资产状况尚佳,主要资产负债均呈小幅度增减,说明经营较为稳定,J应收账款数额及比重有所减少,而长期借款有着大幅度上升,说明企业为开放项目向外大幅融资,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风险。

3.2.2 收入成本

表1 J公司“营改增”前后收入成本情况

从表1中收入与成本的分析情况来看,“营改增”后,虽然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但企业关于主营业务销售的主要收入有所减少。由于主营业务开发成本减少并不够多,但目前毛利润还有所减少。未来,企业应创新技术、注重税收筹划工作,保持其利润的增长。

3.2.3 存货分析

存货量增长近一倍,尤其是2016年经营出租开发产品和土地整理,说明“营改增”并未影响企业的经营,企业仍大刀阔斧地进行主营业务的开发。但2016年后,此行业受政策影响出现走低趋势,销售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库存量的大幅度增多将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销售、减少库存量。

3.3 财务分析

在对J会计分析的基础上,为更深入进行企业财务诊改,依据主要财务分析指标,将展开企业财务分析。

由表2可以清晰地看出,公司获利能力在近两年时间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营运能力与偿付能力未受影响,而成长性能力收到的冲击较大。由此可见,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抑制政策与“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对公司财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公司应加大对此的关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表2 J公司“营改增”前后财务指标情况

3.4 前景分析

未来,我国经济增长仍以“稳中求进”为基调,而中央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近年来,此行业将会出现走低趋势,但长期来看,此行业始终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国计民生中的定位愈加明确,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最终行业将回归常态,实现平稳增长。

“营改增”初期,由于企业的不适应、财务人员业务不够熟练种种原因,一定程度上并未起到减税的目的。但是,首先由于进项税款的可以抵扣、二手房交易税金减少等原因,未来将会起到一定的减少企业税负作用。

4 结语

为谋求长远发展,J公司应采取“去库存、稳发展、防风险”的路线,依据各个城市不同特点,因城施策,对热点一、二线城市继续收紧,遏制一线城市及热点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对库存压力大的部分三四线城市以去库存为目标进行调控。同时,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和棚改,增加住房供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逐步建立市场长效调控机制。同时响应中央号召,引导居民理性购房、抑制投资需求。在财务管理上,J公司企业应坚持“选择性高周转”的运营策略,全面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持续金融创新之路,穿越周期,为投资者提供最大价值。在税收与会计核算中,尽快适应“营改增”的变化,培训财务会计人员,提高其业务能力,依法正确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做好税务筹划工作,精打细算为企业做好各阶段涉税筹划,降低税务负担,规避涉税风险。健全项目投资决策机制,加强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审计,有效降低资金使用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艳红.“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及其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2016(33).

[2] 袁洲,何伦志.新常态下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6(20).

[3] 杨芳.“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影响的预测分析[A].当代经济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当代经济论坛——税务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当代经济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

[4] 刘新雅.绿城中国财务危机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营改增分析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