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龙舟科研成果的可视化分析

2018-05-14 09:52于建成谢旭东王健
山东体育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龙舟知识图谱

于建成 谢旭东 王健

摘要: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985-2016年有关龙舟领域的574条期刊论文为数据源,通过网络引文分析软件(Cite space Ⅴ)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我国龙舟领域研究的知识图谱,描述其研究现状并分析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1)刊发论文数量虽有大幅度的增加,但质量提高的幅度较小,且核心期刊所占比例较低;2)作者共现网络密度较低,合作程度有待提高,作者单位集中在高等院校;3)将龙舟科研的发展分为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在龙舟理论方面的研究,第二阶段以少数民族龙舟的研究为主,第三阶段关注的是高校龙舟发展的研究;4)出现频次前三位的关键词“龙舟竞渡”、“龙舟”、“龙舟运动”,与其相关联的主题内容相似度低,主要研究热点的重叠率低,研究主题关联度较小;5)龙舟研究热点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但有关龙舟文化方面的研究自始至终作为研究的主要热点。

关键词:龙舟;科研成果;知识图谱;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18)02-0027-06

Visual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hina's dragon boat based on the knowledge map

YU Jian-cheng1,2,XIE Xu-dong1,WANG Jian3

(1. Dept. of P.E.,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277160, Shandong, China; 2. Dept. of Graduate,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Tianjin 301617, China; 3. Research Department,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Tianjin 301617, China)

Abstract:From 1985 to 2016, 574 journal articles in the field of dragon boat are collected by CNKI and given a visualized analysis by the web citation analysis software (Cite space Ⅴ). The authors draws the knowledge map of China's dragon boat research, describes its research statu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 Study found that: 1) although the number of papers has increased greatly, the quality has not, and the proportion of core journals is very low; 2) The author co-existing network density was low and the cooperation degree needed to be improved, and the productive institutions were concentrated in higher institutions; 3) The development of dragon boat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slow development period,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period, in the first phase theoretical research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econd minority dragon boat study was given priority, and the third stage study more focused on dragon boa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4) As the top three theme words " dragon boat race", "dragon boat" and "dragon boat race", the relevant theme content is very less; the main research focus has low overlap rate, and the correlative is low. 5) Dragon boat research has stage characteristics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but the dragon boat culture has been the main focus of research.

Key words:dragon boat;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 knowledge map; visualization

收稿日期:2018-01-08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TY00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1DTYZ01)。

作者简介:于建成(1979-),男,山东文登人,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过程调控与管理。

通讯作者:王健(1963-),男,天津市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龙舟项目作为我国古老传统体育项目[1],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龙舟成为正式的亚运会比赛项目,中华龙舟大赛以及国际龙舟系列赛事的成功举办,推动和提高了龙舟项目的发展,任何运动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都需要丰富的科研成果来支撑,龙舟项目的发展也不例外。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机构关系的一系列各种图形,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2-3]。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相关知识图谱,分析其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为促进项目更好地发展和下一步如何开展龙舟项目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建议。

1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本文所采用的期刊数据均来自中国知网的期刊数据库。检索策略为:关键词=龙舟或者标题=龙舟,检索时间跨度=1985年-2016年,选择从1985年为起始年份是因为有关龙舟方面的科研论文首次发表是在1985年,检索日期为2017年5月31日。检索到的文献1 390条,剔除不合格的条目,剩余符合条件的文献574条。

2论文基本情况分析

山东体育科技第40卷总第173期2018年第2期于建成,等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龙舟科研成果的可视化分析No.2 2018查阅有电子文献记载以来,有关龙舟方面的科研论文最早出现在1985年。从论文刊发数量的多少大致可以将龙舟科研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2004)为缓慢发展阶段,年发文量在10篇左右,大部分在10篇以下;第二阶段(2005-2010)为快速发展期,这一阶段刊发的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在2010年达到顶峰;第三阶段(2011-2016)为稳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刊发论文的数量有升有降,其中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处于一种稳定的发展时期(图1)。

图1公开发表的龙舟方面科研论文数量趋势图 据统计,在体育类的核心期刊上刊发的数量占总发文量的11%,在其他核心期刊上的刊发数量占总发文量的8%,在非核心期刊的发文量最多,达到81%。整体来看,刊发论文数量虽有大幅度的增加,但质量提高的幅度不大,且核心期刊所占比例较低。

3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

3.1作者共现分析

图2作者共现图谱及主要合作网络图表1作者共现情况一览表序号作者共现频次中心性序号作者共现频次中心性1伍广津1307齐莹402李兵1208韩捷403杨世如70.019陈莉404简波7010王俊奇405王超聪5011林剑峰406倪依克5012杨罗生40

我们以1985至2016年,以一年为区间,共计574篇文献作为节点绘制了我国有关龙舟方面科研论文的作者共现图谱(见图2)。结合图谱可以发现,刊发论文数量最多的合作团队为伍广津团队,与王超聪、何飞等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其次为目前龙舟开展最好的高校东北电力大学的教师李兵团队,与陈刚等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第三位的是研究独木龙舟等少数民族特色龙舟项目的杨世如团队,这一团队虽然发文数量不是最多的,但是其密切合作者较多,如胡小明、周华、夏五四、倪依克、韦佳、崔周、王建中、李凌等。其中按作者共现的频次从高到低的排序为伍广津(13)、李兵(12)、杨世如(7)、简波(7)、王超聪(5)、倪依克(5)、齐莹(4)、韩捷(4)、陈莉(4)、王俊奇(4)、林剑峰(4)、杨罗生(4),这说明这些合作团队的研究成果形成一定规模。从图谱分析的中心性指标来看[4-5],除了杨世如团队中心性为0.01,其他团队中心性均为0,说明研究没有形成延续性,原因可能是我国龙舟项目科研水平不高,规模性的研究不多,研究热点不断变化,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没有研究者在同一个研究方向形成长时间的持续性研究,使得研究的延续性和持续性不强、研究成果的后效作用不高。

3.2机构共现分析

图3研究机构共现图谱图4研究机构共现时区图从机构合作图谱(图3)可以看出,发表的科研论文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其中民族类高校较多,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以及综合类大学的体育院系或体育部,如广西民族大学(20篇)、广西师范大学(14篇)、东北电力大学(11篇)、聊城大学(10篇)、北京体育大学(10篇)、湖南理工学院(8篇)、吉首大学(8篇)、湖南师范大学(8篇)、武汉体育学院(8篇)、中央民族大学(8篇)。研究机构首先集中在民族类高校,如广西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其次为集中在开展龙舟项目的高校,如东北电力大学、聊城大学、北华大学、宜春学院等;再次为开展特色龙舟项目的地区,如贵州师范大学(苗族独木龙舟)、广西师范大学(壮族龙舟);最后是一些综合性师范类和综合类大学体育院系的科研工作者进行的研究,如北京体育大学、湖南理工大学、吉首大学等。在机构共现图谱的基础上构建“时區图”(time zone)(图4),我们发现从发文的时间段上看,2000年以前,没有发现有机构进行合作,从2000年开始,才陆续出现部分合作机构,从时间线图看,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机构存在一定的合作,合作单位分别是广西民族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东北电力大学;厦门理工大学与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等具有深度合作的关系,福建师范大学与福州大学展开了一定的合作等,出现了同一省市的不同高校有了深度合作,发表了水平较高的论文。没有发现任何的机构能持续不断地与其他合作者进行深度的合作研究,说明对龙舟项目的研究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发展。

3.3关键词共现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1985-2016年龙舟科研论文的知识图谱(图5),图中每一个圆圈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圆圈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共现的次数,圆圈越大代表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约高,说明该关键词代表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2,3,6]。其中有1 588个节点,4 449条连线,其中关键词共现频次前十位的分别为龙舟竞渡、龙舟、龙舟运动、龙舟文化、发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对策、苗族、龙舟比赛,这些关键词代表我国龙舟项目以往研究成果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各阶段的研究热点。突现(burst) 表示该关键词在短期内出现并相对于该时间段的关键有很大波动,用数值(突现值)的高低表示含该关键词的论文发表增长较快[7]。通过突现值和相应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可以推断,1992年新的研究热点“民俗体育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2000年出现新的研究热点“龙舟赛事的大量举行带动龙舟文化的发展”,2008年出现了新的研究热点“对少数民族特色龙舟的研究”,2010年出现了新的研究热点“龙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

图5关键词“龙舟竞渡”共现图谱“龙舟竞渡”作为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见图5),与其相关联的关键词有现代体育赛事、端午节、节日文化、民族精神、屈原文化、人才培养、文献整理、民间信仰、历史、文化自觉、乡土竞技、汨罗、奥运文化、仪式、龙文化、体育管理、民俗、水文化等。

“龙舟”作为出现频次第二位的关键词(见图6),与其相关联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专项特征、文化、体育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开发策略、效益分析、专项素质水平结构、民间、优秀女子运动员、评价模型、亚运比赛、竞渡、文化选择、起源、社会化、对策与发展以及多个地域名称,如黔东南、厦门、武汉等。

图6关键词“龙舟”共现图谱图7关键词“龙舟运动”共现图谱“龙舟运动”作为出现频次第三位的关键词(见图7),与其相关联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专项力量、训练控制、因子回归模型、文化审视、国际推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赛事、校园文化、休闲、课程体系、体育无形资产、发展现状、发展与建议等。

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对“龙舟竞渡”“龙舟”“龙舟运动”三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三个关键词相关联的主题内容相似度很小,其主要研究热点的重叠率很小,仅有发展、对策、建议等几个关键词有所重复,表明这三个关键词虽然非常相近,但与其相关联的研究主题却不尽相同。“龙舟竞渡”多是涉及到民俗体育活动与传统文化,龙舟主要涉及到体育旅游和经济效益,而“龙舟运动”更多涉及到龙舟比赛、高校开展、训练以及国际推广等内容。

3.4关键词分阶段时间线共现分析

根据龙舟科研论文的年刊发量,将1985-2016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阶段绘制“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并且以“时间线图”(time line)进行展示[2-3,7],分析各关键词出现的时间分布情况,对不同阶段的各个关键词出现的时空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不同阶段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3.4.1第一阶段:缓慢发展期(1985-2004)

从1985年首次出现龙舟方面的科研论文到2004年,20年的时间共发表了123篇文章,年均仅为6篇,从数量来看,发展比較缓慢的。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有596个节点,1 440条连线,密度在0.0081,对其时间线进行分析,我们发现1985-2004年这个阶段有关龙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龙舟文化进行的研究,时间跨度从1998年至2001年,其中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区域、划龙舟、龙舟比赛、爱国诗人等为代表的研究[8-9],对龙舟进行的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这一阶段非常集中[10],如高校龙舟发展对龙舟文化的传承与继承的问题、龙舟比赛与龙舟文化的关系、某一特定地域龙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龙舟文化的概念含义及形成、龙舟文化与礼仪文化的关系、龙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不同民族之间龙舟文化的差异、龙舟文化对某种精神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二是对龙舟竞渡进行的研究,时间跨度从1985年直到2004年,贯穿始终,其中主要涉及到文献资料的整理;三是对划龙舟进行的研究,时间跨度从1998年至2003年,其中包括了民间传统体育、上抢、比赛速度、心理障碍、教学等为核心的竞赛研究;四是集中在对划手进行的研究,时间跨度从1988-1996年,主要包括前进速度、启动方式等为核心的研究;五是对龙文化的研究,时间跨度从1988-1994年,其中包括文化特征、划龙舟为核心的文化与技术研究,特别是对某一特定地域龙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方面的研究占有较大的比重。

图81985-2004年关键词共现的时间线图3.4.2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2005-2010)

这一阶段,有关龙舟的发文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6年的时间发文量为149篇,年均发文量接近25篇,是龙舟科研发展比较快速的阶段。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有434个节点,1 025条连线,密度在0.0109。对其时间线进行分析,发现2005-2010年这个阶段有关龙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中在对苗族独木龙舟的研究[11],独木龙舟是贵州苗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举世无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性所以对贵州苗族独木龙舟的研究尤为深入,分别从独木龙舟的文化学、独木龙舟的人类学、独木龙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象追踪[12]、独木龙舟原始竞技的体育文化遗产界定、独木龙舟身体技法研究、独木龙舟变迁的经济学、独木龙舟的美学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二是集中在对龙舟运动方面的研究,时间跨度从2005-2010年,包含了对划龙舟、民俗体育、龙舟赛事、开发、无形资产、高校龙舟、体育文化、训练控制、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的研究;三是集中在对龙舟文化方面进行的研究,包含了对民族精神、广西和汨罗的龙舟、西南少数民族龙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13];四是集中在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的研究,包含了对民俗体育、体育文化、流变发展、现代变革等方面的研究。

图92005-2010年关键词共现的时间线图图102011-2016年关键词共现的时间线图3.4.3第三阶段:稳定发展期(2011-2016)

这一阶段,有关龙舟的发文量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6年的时间发文量为302篇,年均发文量达到50篇,发展态势比较平稳,并带有较高的增长性。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有789个节点,2 011条连线,其密度为0.0065。对其时间线进行分析,发现2011-2016年有关龙舟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集中在对高校龙舟发展的研究,由于龙舟项目自身的特点和开展的困难性,龙舟项目在高校中多是以运动队的模式发展的,还没有真正转变成为一种纯粹的教学资源,多是对高校龙舟特色课程建设、某高校龙舟开展的情况、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可行性分析、如何促进高校龙舟的发展、高校龙舟品牌化的建设、高校龙舟队训练模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的研究[14];其二集中在龙舟赛事方面,分别涉及到了海上龙舟赛、中华龙舟大赛、划艇(静水)项目、民俗活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关键词的研究,如以龙舟竞渡为例进行民俗分析、不同地区龙舟运动的特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中华龙舟大赛以及龙舟邀请赛的发展现状;三是集中在扒龙舟方面,涉及到了龙舟比赛、王府文化、仪式、乡村特色、宗族、族群、集体荣誉感等民俗方面的研究,如某一特定地域龙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这一阶段出现了对龙舟项目运动训练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章,如对龙舟比赛坐姿和跪姿划桨技术的分析[15]、划桨技术和桨频对船速影响的研究等内容。

4结论

4.1刊发论文数量虽有大幅度的增加,但质量提高的幅度较小,且核心期刊所占比例较低。

4.2作者共现网络密度较低,合作程度有待提高,作者单位集中在高等院校,如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

4.3根据发表论文数量的变化,将龙舟科研的发展分为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龙舟理论方面的研究,第二阶段以少数民族龙舟的研究为主,特别是苗族龙舟的研究,第三阶段更多关注的是高校龙舟发展的研究。

4.4出现频次前三位的关键词“龙舟竞渡”“龙舟”、“龙舟运动”,与其相关联的主题内容相似度低,主要研究热点的重叠率低,研究主题关联度较小。

4.5龙舟研究热点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阶段性特征,但有关龙舟文化方面的研究自始至终作为研究的主要热点。当前国家大力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背景下,科研工作者要积极调整龙舟领域的研究热点,促进龙舟项目及龙舟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娟.我国民俗体育的流变——以龙舟竞渡为例[J].体育科学,2008,28(4):84-96.

[2]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等.科学知识图谱: 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王琪.知识图谱视角下中外体育管理学研究进展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1):81-85.

[5]陈昌盛,柳鳴毅,张毅恒.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的我国学校体育理论演进态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5):68-80.

[6]王琪,徐成立.知识图谱视野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路径[J].体育学刊,2010,17(12):119-125.

[7]何秋鸿.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2):98-103.

[8]靳周祥.西南少数民族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1):15-18.

[9]倪依可.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论中国龙舟运动的现代化[J].体育科学,2004,24(4):73-78.

[10]黄建军.五邑龙舟文化的形成、特点与嬗变[J].体育文化导刊,2012(5):120-125.

[11]杨世如,胡小明.苗族独木龙舟竞渡的体质人类学分析[J].体育科学,2009,29(7):78-84.

[12]卢塞军,代刚.贵州苗族独木龙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象追踪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6):69-76.

[13]谢玉,罗湘林,何斌.汩罗江龙舟竞渡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8):29-32.

[14]林立.高校龙舟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6):49-53.

[15]郑义辉.优秀男子龙舟队员坐姿与高姿划桨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5(6):66-71.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龙舟知识图谱
龙舟
观云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探究
端午节,看龙舟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