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新模式的探索

2018-05-14 15:20贾莅彦宋璐关艳红何朝晖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

贾莅彦 宋璐 关艳红 何朝晖

[摘要] 针对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交流与合作较为匮乏等方面,明确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的价值,且提出构建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新模式的相关建议,进而不断提升职业资格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 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新模式;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a)-0131-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nursery professionals, highlighting the disconnect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lack of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clarifying the value of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training for infant nurses, and propo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infant nurses. Th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of the new model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training.

[Key words] Nursery teacher; New model of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trai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14年“放宽二胎”和2015年 “全面放开二胎”新政实施,催生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随着新生儿数目的增加,高级保姆、家庭护理人员和育婴师、儿童保健师等的市场需求也有所提高。然而基于当前育婴师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学生的知识体系尽管完整,但是实际的操作能力却相对较差,阻碍着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效果的提升。文章将基于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 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期间,多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交流与合作较为匮乏等方面问题,致使职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不佳。

1.1 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

当前很多院校中应用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应用的是国际爱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比如《育婴员》,其中包含着生活料理、日常生活保健以及婴儿心理等等内容[1]。在实际的培训指导过程中通常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显到深入予以指导[2]。但是实际教学指导活动中却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完全关联,学生只是在学习育婴知识、记忆育婴知识,但是没有将情境与课堂学习相互融合,故而尽管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比较完整,但是实践操作能力仍然相对较差。

1.2 交流与合作较为匮乏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多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很多学生急于拿到证书,对实际的育婴师技能学习掌握不够深入[3]。同时,职业培训后课程项目与实际工作脱离问题严重,学生在入职后发现,很多岗位专业技能在培训期间并未得到学习。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比较匮乏,需要基于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不断予以创新,注重多方位的合作与发展,进而提升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的总体效果。

1.3 育婴师培训机构不太成熟,国内婴幼儿人口数量大,育婴师需求大

育婴师培训机构不太成熟,目前已接受专业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只有十余万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国内婴幼儿人口数量大,育婴师需求大。据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超过7 000万0~3岁婴幼儿人口,加上“二胎政策”的深入推行,嬰幼儿人口将快速增长。这将导致育婴市场需求再次增加,但国内学历教育机构还没有开设专门针对0~3岁婴幼儿护理的专业,使得这个年龄阶段的教育人才出现空白,教育及其薄弱,极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2 构建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新模式的方法

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期间,可以通过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培训队伍;分析岗位要求,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及立足市场形势,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等方式,构建全新的教育模式,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2.1 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培训队伍

高素质的培训教师是提升职业资格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4]。职业教育培训期间需要构建优秀的教师人才队伍,将“双师型”教师引入职业培训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为先进、丰富且有效的职业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学校可以让培训教师深入企业中进行学习,根据《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规定和要求,结合教材和育婴师考试大纲进行培训,参与各类实践探究活动,明确当前企业发展中的具体要求,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学校还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早教、育婴专家等参与到课程设计、课程指导活动中,避免育婴师指导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5]。学校可以积极与当地的优秀企业进行合作,将企业中的岗位要求、技能要求等融入到课程教学指导活动中,使学生能够走出课堂、进入实践,将所学习的各类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融合,增强其综合能力。

2.2 分析岗位要求,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为提升育婴师职业培训质量的重要方法,需要突出职业特色,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育婴师职业培养期间需要基于《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相关规定与要求,深入展开校企合作活动,与早教、育婴专家等一同基于岗位要求,制定科学的培训体系,明确育婴师职业岗位的突出特点,各个工作环节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等,且基于各个要求进行整合,制定细致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等等。

2.2.1 突出针对性特点 育婴师职业培养體系构建期间,需要突出针对性特点,对于高职护理、助产、学前教育学生来说,儿童护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修养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尤其是系统的《儿科护理学》《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学习后,学生已具有了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与规律、婴幼儿喂养、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方面知识。基于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各项技能与知识开发培训课程。学生在获得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后,便可以加入到亲子园或者幼教机构中成为0~3岁之间婴幼儿的全职主课教师或咨询师等。同时应针对育婴师相关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开发培训课程,使学生通过培训后,既能有助于通过育婴师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又能真正掌握育婴师相关职业的实用技术与操作技能,从而实现“我会做什么,而不只是我懂什么”。

2.2.2 突出实践性特点 育婴师职业培养期间需要突出实践操作性特点,育婴师课程内容既要包容0~3岁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具体包含婴幼儿护理、营养、疾病预防、医疗卫生等等内容。比如可以基于婴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等等活动,使其处于心情愉快的状态下,以多样性的方法提升实践操作的质量,掌握更多的操作技巧。

2.3 立足市场形势,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立足于育婴师行业发展的趋势,培养更多优秀的育婴师人才是当前育婴师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其目的在于增强育婴师个人的职业竞争能力,为其后续的职业发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于上述目标,则需要构建科学性、合理性且具有实践性特点的教育、培训平台,为学生课程学习、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幼儿园、早教机构等进行合作,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实训要求等等,设计明确的考核标准,且将婴师职业资格培训的目标与实际岗位需求相互融合。学校需要关注市场发展的形式,不断基于企业育婴师的需求等展开教育与培训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个人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育婴师人才培养期间,可以将培训课堂与专业化实践活动相互融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育婴活动要求、类别以及操作过程等等。通过身临其境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达到知识学习效果与学生个人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基于企业发展前景、岗位要求等进行不断创新,使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岗位、未来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

3 结语

育婴师职业培养期间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根据岗位特点、职业发展趋势等加以分析。学校可以通过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培训队伍;分析岗位要求,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及立足市场形势,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等方式,基于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各项技能与知识开发培训课程,注重多方位的合作与发展,使学生能够走出课堂、进入实践,将所学习的各类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融合,进而提升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的总体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莹.二胎潮背景下儿科护理学教学与育婴师培训的融合[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3):71-72.

[2] 季芙红,相英花,高金利.高职高专护理、助产专业开展育婴师培训浅析—以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2016(14):139.

[3] 叶好琴.对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育婴师培训的几点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12,17(1):94-96.

[4] 龙明慧.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育婴师培训的意义、优势与存在问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7):53-55.

[5] 江琳.幼儿教师育婴师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基于我院首届双师型毕业生和实习生的现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4):62-64.

(收稿日期:2018-03-09)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立足校本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