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绘本:寻找用图说故事的奥秘

2018-05-14 10:31朱水平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书评韵律技法

朱水平

【设计理念】

无字图画书的阅读能够引导学生进入绘本的“技艺”世界,发现层层丰富的“意象”,发现作者是如何通过图画传达信息。让孩子懂得,阅读可以以这样的一种角度和方式进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猜读的方式进行无字图画书的阅读;

2. 通过画面的深度描摹,迁移渗透写作思维的训练;

3. 引导学生进入绘本的“技艺”世界,发现作者是如何通过图画传达信息,学会另一种阅读角度和表达手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导入,回忆“疯狂”画面

1.回顾: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阅读美国作家大卫·威斯纳的无字绘本《疯狂星期二》。喜欢这本书吗?回忆一下,有哪些疯狂的画面让你觉得印象深刻?

2.原来,大家收获了很多精彩。看,它获得了这么多的奖项。(出示本书的获奖及推荐记录)

3.这本绘本为什么那么打动你呢?(丰富的想象、唯美的画面、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

总结:奇特的幻想、精美的画面、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正是这本绘本打动无数读者的原因。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本绘本,去寻找它打动人的奥秘。

【评析:回顾绘本中印象深刻的疯狂画面,揭示绘本的主题词——疯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关照整本绘本的内容。同时,通过提问“这本绘本为什么会打动你?”让学生聚焦绘本的动人之处。】

二、聚焦画面,围绕“疯狂”,发现秘密

1.回顾整体脉络:

故事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的,还记得哪几个时间段吗?你们对哪个时间段最感兴趣呀?

2.聚焦画面,深度描摹:

过渡: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太多太多,这节课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时间段细细品味。(出示:“凌晨4点38分……”的画面)

(1)這个时间段是由两幅画面构成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只青蛙被狗追,一群青蛙追狗)

(2)你觉得这两个画面有意思吗?谁来具体说说?(学生散点汇报疯狂的地方)

(3)聚焦画面:(出示青蛙追狗的画面)你能从这幅图上读出“疯狂”吗?谁来具体说说你看到的疯狂的场景?引导学生从声音、神态、动作、环境氛围方面运用象声词、比喻的手法进行细致地描摹:夜,静悄悄的,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挂在天空,远处的树木在黑夜的笼罩中模模糊糊。无数只青蛙坐在荷叶上,像子弹一样“嗖嗖嗖”地在空中飞行。它们瞪大双眼,像探照灯一样射出一道道光芒,紧盯着猎狗。咕咕咕的声音响彻整个天空。猎狗吓得伸长舌头,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它撒开四腿拼命地逃跑着。天哪,那么多青蛙!猎狗一边逃一边惊恐地偷偷回头看着。哎呀,一只青蛙都快抓到它的耳朵了。

(4)写作表达:现在,就将我们刚才观察和想象到的场景,用文字表达出来吧。

出示:夜,静悄悄的,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挂在天空,

总结:同学们的文字非常丰富、生动,仿佛看到了那一幕疯狂的场景。但是,再丰富的语言、再生动的描摹也比不上这幅画面传递给我们的无限意蕴。

【评析:绘本阅读的技法与儿童语文学习的关系是什么?儿童在本堂课中的语言生长点在哪里?聚焦重点画面,引导学生在画面里反复地走,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图画的元素也是语言的元素。所以,进入深度阅读环节后,先让孩子回顾了绘本的整体脉络,然后聚焦重点时间段中的重点画面,利用问题“你能从这幅图上读出‘疯狂吗?”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从画面的细节中,阐释作者奇特的幻想,从而进行语言的训练。】

3.深度发现,聚焦技艺:

无字绘本最大的魅力就是用视觉说故事,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回到这两幅画面上,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利用绘画的技巧表现疯狂的?将左右两幅图连起来比较,你发现了画面上哪些细节营造了“疯狂”的感觉?

(1)情节:仔细观察青蛙和猎狗的前后表情,你有什么发现?(弱小的青蛙和凶猛的猎狗角色的互换;本来是狗追青蛙,谁知翻页过后却是一群青蛙追狗;青蛙的悠闲→害怕→虎视眈眈;狗的凶猛→狼狈而逃。)

评点:这就是作者在情节安排上的技法——逆转,表情的前后对比带来的是戏剧化的效果。(板书:情节)

(2)镜头:(出示狗追青蛙图)仔细比较比较这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老师把这三幅图首尾相连,谁来为它配上相应的旁白?(播放动画)

你有什么感觉?(像看动画片,感觉越来越紧张。)

小结:这种方法呈现画面不仅让故事充满了悬念,还让我们的眼睛也作了一次动感的旅行。这样的分小图横向呈现故事情节的方式就叫做——镜头横扫。(板书:镜头横扫)

类似的运用镜头变换角度的画面你还能找到吗?

(出示乌龟图)将这三幅图连起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三幅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镜头由远到近的呈现的。(板书:远近)

(出示青蛙吓鸟、青蛙穿披风、青蛙掉到池塘三幅图)注意到了吗?小图里呈现的是什么内容?(一只只青蛙具体的样子。)

这就叫镜头特写。(板书:特写)

总结:运用镜头的远近、横扫、特写来描写场景,不仅让故事有了层次,还变得富有动感呢!

(3)画面韵律

好的绘本都有它叙述的韵律。把书拆开,两页两页连起来看,就会有发现了。你们看——出示红框框,我们把左边的称为小图,右边的称为大图,这个时间段画面的构成就是“小图——大图”的节奏。

从头到尾再翻翻书,类似的构图方式还有吗?(小图——大图——小图——大图)

小结:这样有规律的安排,给人带来节奏感。(板书:韵律)

总结:情节、镜头以及韵律都是作者用图画讲故事的表现手法。从古至今,文字与绘画就是相通的,今天,我们学到的用图说故事的手法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后的写作。

【评析:达·芬奇的密码并不是藏有什么宗教的大秘密,而是他如何创造了“美”,让我们的眼界大开,学会一种观察,来发现新世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带领学生进行无字图画书的阅读,引导学生进入绘本的“技艺”世界,发现层层丰富的“意象”,发现作者是如何通过图明显地传达信息。通过让学生为一组镜头配上自己喜欢的文字的方式,感受多角度的镜头变化可以让读者的视觉也跟着起伏变化,可以制造更多的动感,增强阅读的趣味。

每本绘本都有自己画面叙述的韵律。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这种韵律之美?我将图画书两页两页一张,连起来让学生去观察和比较,发现整本书就是按照“截图——大图——截图——大图”这样的韵律来安排画面的。】

三、合作仿写,迁移鉴赏

1.最近,我们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在征集好书书评,现在向各位同学征集书评。今天我们走进了这本书,学习了它的绘画技法,作为一个好的阅读者,我们应该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人。怎样推荐呢?老师从“情节”的角度为这本书写了一段书评。(指名读)

2.出示书评:

书评范例——聚焦“情节”

《疯狂星期二》采用了情节大逆转的方式,完美地制造了翻页后的“惊奇”。如,清晨4点38分,一只青蛙飞过来,忽然冒出一只狗来,追着青蛙跑。正当我们为青蛙紧张时,翻到下一页,一群青蛙倒过来追狗。弱小的青蛙和凶猛的狗的角色互换,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再加上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形成了对比、冲突和戏剧性的效果。

3.你们看,老师先总写了这本书中用到的技法,然后结合绘本中具体的内容进行举例,最后用一句話概括了技法使用后的效果。(课件出示)

接下来,就请前后四个同学为一小组进行合作,试着聚焦“镜头”这个技法,在今天学到的三种镜头中选择一个方面,也来写一段书评,将这本书的独到之处介绍给更多的人。

出示小组合作任务:

(1)认真阅读书评范例及合作单上的小提示;

(2)聚焦“镜头”这个技法,在“镜头远近变化”“镜头横扫”和“镜头特写”中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具体的画面进行讨论;

(3)模仿老师的范例,组内创作一段书评,准备在班级交流。

【评析:创设情境:网上征集书评,作为一个阅读者有义务将自己读到的好书介绍给更多的人,进行任务驱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带着课堂学到的技法聚焦“镜头”这一角度去鉴赏整本书,模仿教师的书评范本小组创作书评,将课堂学习的技法真正的落实到实践中去。】

四、拓展阅读,技法迁移

今天我们阅读了大卫·威斯纳的作品,我们领略到了他奇特的想象,学习了用图说故事的表达技巧,还为这本书写了一段书评。课后,大家可以尝试用我们今天学习到的方法去阅读大卫·威斯纳的其他作品。

【评析:小说家和小说批评家沃尔夫曾经说过一段话:要学会读小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写小说。有“用法”才能深入,有深入才知“用心”。当我们看见农艺行家是如何种出顶级的大葱、萝卜,美食达人是如何做出面条、酱料,知道这些细密的动作,了解美味如何而来,胜过千言万语的形容。当孩子懂得无字绘本可以以这样的一种阅读角度和阅读方式进行的时候,让他们再去阅读相关书籍,他们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视觉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书评韵律技法
书的国度
手绘技法表现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太阳照常升起》书评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作品一
偶感
秀秀台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