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优化在高校体育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14 17:20石萌光杨淑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校应用

石萌光 杨淑敏

摘 要:高校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由于中学阶段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各异,导致学生进入高校之后身体素质差异较大,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面对身体素质各异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难度较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深入探讨分层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分层教学能够促使身体素质各异的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

关键词:高校 分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c)-0015-02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高校的深入开展,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面对所有的学生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内容,而学生的身体素质各异,教师在教学中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进行不同教学难度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1 分层教学的相关概念定义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地发展和提高。其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促使学生整体运动素质的提升。

2 分层教学在高校体育训练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体育是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不同项目的运动对人体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要求不同,传统的训练方法对学生的教学使用统一的教案,选择相同的教学内容,身体素质好,掌握技术动作快的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兴趣不大,相反身体素质差、掌握技术动作慢的学生感觉教学内容过于复杂,容易对学习内容产生厌倦、失去兴趣,这种现象容易使班级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分层教学中教师按照学生的体育成绩将学生分成几组,学生最终学习的终极技能是相同的,但是在教学中不同组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各异,例如:在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练习中,可以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技能较差的学生可以先进行徒手模仿练习、技能稍好的学生可以直接进行有球的上篮练习,已经掌握上篮技术的同学可以进行左手上篮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处于学习的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分层教学是在满足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技术上、针对高校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训练设计、训练内容到训练目标层层递进,最终使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分层教学在高校体育训练中实施的原则

3.1 区别对待原则是分层教学实施的基础

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分层教学是区别对待原则的终极,区别对待原则是分层教学实施的基础,在教学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区别对待原则在教学中的使用,充分理解区别对待原则的内涵。

3.2 循序渐进是分层教学效果的保证

循序渐进是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技能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跟进,在教学中,当学生完全掌握技能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不能操之过急,有些学生在教学中开始阶段掌握的技术动作较慢,但当学生掌握好技术之后,后面的学习较快,这样的学生可以再将分组调高一级,或者有的学生前面技术动作掌握的较快,但是对于后面的技能掌握效果不好,这种现象又可以将学生再往后调一组,也就是说在分组教学中学生的分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学生在每一个阶段中都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

4 分层教学在高校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不要过分注重教学的总目标

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学的总目标,在实际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受到教学进度的影响,容易在教学中加快教学的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分层教学,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一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的进行,不被外界环节所干扰。

4.2 训练层次的划分要合情合理

在分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这个过程是分层教学的起始阶段,也是分层教学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分层教学的效果,如果划分合理,相同层次的学生在一个阶段进行训练学习,学生之间的水平相当,教师在面向这个级别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培养的目标能够更加切合实际,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5 高校体育课进行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5.1 根据不同个体的情况进行分层

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尽相同,教学中掌握技术动作的快慢程度各异,在教学中教师要熟悉不同个体的状况,合理地划分个体层级,同时在层级的设定上要符合个体发展的规律,层级的设定尽可能细化,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上课内容上不尽相同,相同性别由于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不同技能掌握也要体现差异化。

5.2 依据不同训练阶段的目标分层进行优化

目标是训练阶段效果的体现,在训练中设定训练目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能够有效地评价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地促进教师改进已有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5.3 丰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评价的标准各异,多角度、多元化的训练评价也是分层优化训练的重要环节。训练过程中面对不同层次的群体进行不同的教法、训练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采取降低训练难度的方法来递进满足他们渴望成功的心情,进而快速赶上基础较好的学生,其中对基础较强的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提高训练的难度,不至于使学生觉得训练内容过于简单而产生厌恶的情绪。

6 结语

分层教学在高校体育训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分层教学中要遵守区别对待原则以及循序渐进原则。

建议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层次的划分合情合理,根据不同个体的情况进行分层,依据不同训练阶段的目标分层进行优化,同时要丰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与多元协调发展[J].考试周刊,2007(14):87-89.

[2] 季瀏.正确理解新体育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J].体育训练,2006(5):4-6.

[3] 王玉花.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训练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4] 王耐.合作学习若干理论之比较[D].杭州师范学院,2006.

[5] 赵闯.高校体育课训练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5):44-45.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高校应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