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质女大学生运动能力分析

2018-05-14 17:20李庆宁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运动能力女大学生体质

李庆宁

摘 要:利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测量法等手段,对不同体质的女大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测量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体重、超重及肥胖女大学生约占总人数的1/3,低体重女大学生的力量素质明显较低,超重及肥胖女大学生的有氧运动能力明显低于普通学生,不同体质的学生需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魄。

关键词:体质 女大学生 运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a)-0178-02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关于体质和运动能力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 测量法

随机抽取上海健康医学院16级、17级护理、药学专业659名女大学生作为检测对象,根据身体形态和体能测试内容评估其运动能力。

1.3 数据统计法

数据均采用SPSS24.0和MicrosoftExcel20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运用LSD检验,显著水平P<0.05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整体体质情况

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体重/身高2(kg/m2)),是反映身体充实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用于评价身体成分。该标准为BMI<18.5为低体重,BMI 18.524.9为体重正常,BMI≥24.9为超重或肥胖。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标准,测评总分在86分以上者为优秀,76~85分之间者为良好,60~75分者为及格,60分以下者不及格的标准将学生达标成绩分层[1]。我校女大学生的及格率为96%,良好率46%,优秀率仅为7%,不及格及因病测试不全人数占4%。过低体重人群应认识到过瘦体型也会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和潜在危害并增肌增脂。同時,肥胖依然是影响大学生保持健康体质的重要因素,因肥胖引起的高血压症已呈显著状态并低龄化发展,超重及肥胖与血脂、代谢综合症、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等相关疾病都应引起广泛关注[2]。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锻炼方式来保持健康的体魄。

2.2 不同体质女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分析

本研究女大学生中,正常体重者(BMI指数在18~25之间),占总人数的78%,达标成绩为(74.4±8)分。低体重(BMI<18)的人群已超过肥胖人群总数,占总数的14%,且最低值仅为12.87,达标成绩为:71.6±2.67分。超重人群(BMI25~28)平均成绩为:72±3.56。肥胖人群成绩最低,为67±1.21分。

速度素质常与肌肉力量与反应速度有关,50米跑和立定跳远测验均为考察人体下肢肌肉快速收缩能力和力量大小的考核方式。体重正常的大学生身体负荷负担小、肌肉力量均衡,速度素质及爆发力能力更强。肥胖人群与低体重组在立定跳远项目中的成绩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爆发性项目当中,肥胖人群的运动能力受体重负荷影响大,成绩明显低于低体重人群。

肺活量是反映机体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学生测量结果可得知体重越大者其肺活量成绩越好,这一结果与肥胖人群胸腔体积大、胸腔肌肉力量强不无关系,然而用肺活量体重指数作为横量标准,结果则相反。肥胖人群由于各器官、系统、组织、细胞体积更大,氧耗总量远远大于低体重人群,其身体负担也就更大。经检验,在800米跑的测试中,肥胖组成绩远低于体重正常组和低体重组,(P<0.05)有显著差异,解释了肥胖人群肺活量虽大却在长跑耐力性项目中表现不佳的原因。肥胖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减少高脂食品的摄入,控制体重,以低强度长时间有氧运动方式为主,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全面增强体质。

握力反应的是人的上肢肌肉力量能力,力量的大小通常与肌肉横断面积成线性关系。成绩表明,肥胖人群的绝对力量最大,与正常体重人群、低体重人群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41)(P=0.013),且体重越大的人绝对力量越大[3],右手力量一般要大于左手。然而,以握力体重指数评价,其结果则相反,肥胖人群应了解到握力体重指数的意义,提高认识,不盲目乐观。绝对力量较低的低体重人群与肥胖人群均需要提高上下肢肌肉的抗阻能力。

坐位体前屈项目是反映学生躯干、腰、髋关节的活动幅度,和关节、韧带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的水平。仰卧起坐项目考核学生腹骨、背肌力量能力。经检验,在坐位体前屈和仰卧起坐考核内容的成绩对比中,不同组别的学生成绩均达到优秀水平,我校女大学生的柔韧素质整体较好,且成绩差异不大(P>0.05),说明体重大小不是影响柔韧能力和腹肌背肌力量的主要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1)本研究中,正常体重者各项体育达标成绩在不同体形人群中最好,说明身体形态均匀、肌肉发达,体脂比例正常的人,运动能力更强,且达标高分多出于此类人群。大学生应正确认识体重的意义,合理饮食、积极锻炼,增强运动能力,保持良好体形。

(2)肥胖组在速度、灵敏、耐力素质等身体素质方面均表现不佳,与其它组别成绩上有显著差异,说明肥胖人群在克服体重快速移动、快速反应能力、有氧代谢能力上表现欠佳。在握力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等指标中,超重及肥胖人群的成绩下降明显,说明此类人群由于自身负荷较大,所需的力量、能量代谢都要高于普通人群。此类人群需降低体重,选择参加低强度长时间有有氧活动,增强心肺功能,减脂塑形,保持健康状态。

(3)低体重人群在速度类项目中由于自身体重轻,负担小,表现略好于超重组,在绝对力量方面成绩较弱,与正常体重组相比略低,但无显著差异。该人群应在日常生活中全面平衡饮食营养结构,不盲目减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克服自重或使用哑铃为手段,重复性训练,每周两到三次,提高肌肉力量。

(4)不同体质人群在坐位体前屈及仰卧起坐项目中成绩均衡,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个体柔韧能力、腹肌力量与体重关系不大,可通过练习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正伦,孙飙,戴剑松.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关分析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2(40):68.

[2] 秦双兰,贾卫国,王冬大学生体重超重、肥胖对体质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1(22):78-80.

[3] 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运动能力女大学生体质
兼加体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