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15个省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

2018-05-14 08:55董陆超郭鑫星
财讯 2018年19期
关键词:出口商品省市出口

董陆超 郭鑫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对外贸易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方面。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关系错综复杂,对于对外贸易的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一国出口商品构成取决子它的国民经济状况、自然资源以及对外经济政策等因素。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5个省市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分析,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高科技精密仪器三大方面,将15个省市分为五类,分别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国际贸易

出口商品结构 聚类分析

引言

2016年,全球经济整体增速低于2015年,且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增多,主要发达经济体“黑天鹅”事件频发、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大宗商品价格总体止跌回升、部分品种价格暴涨暴跌,特别是“逆全球化”思潮泛滥、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在全球环境之下,中国外贸环境也不容乐观,国内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行压力加大。但在党和领导的正确指挥之下,一大批进出口企业从供给侧发力,加快转型升级,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本文着重结合国家统计局2016年统计年鉴以及各个省市公布的出口商品数据,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高科技精密仪器三大方面分析我国15个省市的出口商品结构。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探究在国际国内双重压力下各省市的出口商品结构。对我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制定新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战略有着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选题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出口作为重要一极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当下国际社会形式错综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此起彼伏,贸易战争的烽火未平的情况下,对于出口贸易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宏观政策的落实,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也可以强化地区之间发展的协调能力。同时,更能从我国在对外贸易的参与度中,了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更好地做出应对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政策,以积极的姿态面对新的全球经济发展。

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进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分类由于各国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为了划一商品分类方法,国际贸易商品通常按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简称SITC)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初级产品,另一类是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类包括:一是,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二是,饮料及烟类;三是,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四是,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五是,动植物油、脂及腊。工业制成品包括:一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二是,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纸张和纺织品等);三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四是,杂项制品(包括鞋、服装和家具等)。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第四次技术革命正在席卷着全球,高新技术在各国外贸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进一步总结和归类,将工业制成品分为工业制品和高科技精密仪器,以此来丰富对我国贸易结构的研究。本文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局的官方网站。

聚类分析

(1)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

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对它们进行定量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在对我国15个省市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聚类分析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即根据所整理的出口商品结构数据的差异程度,将最相似地区的数据结合在一起,以逐次聚类的方式,将数据进行分组,样品距离计算的准则采用欧式距离法,类间距离的计算准则采用类间平均连接距离法。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过程和结果如下。

(2)聚类分析的过程及结果

图l给出了聚类分析的树状图,直观地显示了样品逐步合并的過程。经过比较分析,聚类为5类时,聚类效果最佳。15个省市分为5类的分类结果如下:

第1类:安徽、浙江、福建、江西、

湖南、陕西、吉林、内蒙古。

第2类:山西、重庆。

第3类:贵州、广西、甘肃。

第4类:海南。

第5类:北京。

第一类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占据了绝对份额(均值达到83.90%),而其他商品的出口比重很小,说明省内工业、制造业发达,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从地理位置上看,第一类中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处于毗邻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地理位置对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的影响更为明显,说明东南部地区在出口工业制成品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这可能是东南部地区地理环境优越,为吸纳工业生产的区位优势及促进工业制成品的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导致东南部地区在工业制成品市场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上较其他地区更有优势。但总体来看,第一类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偏重非常明显,初级产品和高科技精密仪器存在出口严重不足的情况。因此这一类地区可以称为“工业制成品主导一初级产品和高科技精密仪器出口严重失衡型”地区。

第二类地区中两个省份均是以高科技精密仪器为主.如重庆地处西南部,处在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并且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历史悠久,劳动力素质高,为高科技产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该类地区可以称为“高科技精密仪器出口型”地区。

第三类地区中三个省份均是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占据了较大份额,均值达到50.52%。而初级产品和高科技精密仪器出口比重的均值分别为21.27%和28.21%。可以看出,初级产品和高科技精密仪器两类产品的出口比重较为接近,因此该类地区可以被称作“工业制成品主导一初级产品和高科技精密仪器为辅的出口型”地区。

第四类地区只包含海南一个省份,三类产品的出口比重差异较小,因此海南可以称为“出口商品结构均衡型”地区。

第五类地区为北京,北京以jLIJ口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为主(比重分别为42.06%和49.03%),且这两类产品和高科技精密仪器出口比重8.90%相比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北京可以称为“高科技精密仪器出口失衡型”地区。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取了2016年我国15个省市出口商品的截面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地理位置对我国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影响显著,东南部地区在出口工业制成品上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

(2)我国各地区按照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分为5类:第一类地区为工业制成品主导一初级产品和高科技精密仪器出口严重失衡型地区,第二类地区为高科技精密仪器出口型地區,第三类地区为工业制成品主导一初级产品和高科技精密仪器为辅的出口型地区,第四类地区为出口商品结构均衡型地区;第五类地区为高科技精密仪器出口失衡型地区;

(3)总体来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但地区差异较大;

(4)以第一类地区为主的部分省市出口商品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现象,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

当下全球化正在进一步分解价值链,有愈来愈多的产品和服务环节可以进行全球分工,有更高比例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这些都将是我国今后提升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改善和优化我国区域出口商品结构,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各个地区应当加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夯实第一产业,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和国际局势

2.各地区应依靠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形成出口支柱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逐步形成以高科技精密仪器为主一工业制成品出口为辅的出口商品结构,为我国创造新的出口优势和贸易优势提供产业支持和基础;

3.各类地区中的相应省份应该增加区域间的互动,形成良好的区域连动发展效果。加强地区间贸易分工协作,相互借鉴外贸发展经验,互相利用优势资源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各地区的外贸规模,形成特色产业区域,优化出口结构,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1]魏浩,王露西,李翀.中国制成品小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1(4):1281-1310.

[2]韩燕,钱春海.FDI对我国工业部门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一一基于要素密集度的行业分类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8(6):143-152.

[3]黄锦明,陈卉娟.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评价[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

猜你喜欢
出口商品省市出口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中国省市名称重新设计(二)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
2012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
2013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