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动类APP的体育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2018-05-14 17:20姚乐辉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实践教学

姚乐辉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目前常用运动类APP的功能和特点进行整理与分析,探索运动类APP的线上功能与体育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内在关系,研究APP功能在体育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发现:运动类APP在体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加基础理论实验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丰富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降低实验成本,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可以有效增加技能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和互动性,实现技能课的技术诊断、及时反馈和运动负荷的有效控制;可以实现大学公共体育类课程“课堂教学+课后线上指导”的教学模式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质测试达标率,为学生自主锻炼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运动类APP 实践教学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c)-0110-03

随着“互联网+”教育和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育信息化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不断凸显,信息技术在高校实践(实验)教学领域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正在逐步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的应用能增加实验的可视化、交互性,可以有效降低实验成本,扩大实验受众群体、实现优质实验资源共享等问题。在这种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大浪潮下,教育信息化势必会影响教学过程的变革。手机运动类APP的广泛推广及普及,为体育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技术成功引入到学校的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那将极大地丰富体育实践类教学课程资源,有利于实现体育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本研究通过对可用于体育实践教学类APP的整理和对比,对其功能和特点进行分析,对如何应用到体育基础理论课程、技能实践课程和大学公共体育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进行总结,为体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1 运动类APP在基础理论类实践教学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应用

通过向学生推荐“认识你自己之人体构造篇”“3Dboby解剖”“3D人体模型”“人体解剖学图集”“了解人体”等系列APP学习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及运动生物力学等实验教学,“3Dboby解剖”“3D人体模型”“人体解剖学图集”APP可任意旋转观察神经、肌肉、骨骼、关节、内脏,同时可以结合“整体+局部”的整合拆分式观察,分九大系统详细观察人体解剖的具体特征。

同时可以图文并茂的讲解各大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通过点击想要学习脏器、关节、或肌肉等,系统就会出现相应图片和相关的文字说明。例如:你不了解“骨的构造”就可以点击解读,就会出现骨的定义、分类、骨的組成、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以及骨的发生和发育,让你进一步了解骨的生长与发育。

在此类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中,课前为同学们介绍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同学们使用手机APP提前针对某一骨性结构、关节或器官进行预习,同学们可以在不同角度下直观的观察到骨的形态结构、骨连接等,可以观看讲解小视频。相对于学习书本枯燥无味的预习模式,这种利用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手机、iPad的蓝牙功能屏幕投放,学生使用APP统一进行板块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从而避免当下大学生课堂玩手机游戏或聊天的现象。课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学习掌握情况,对自己掌握不太牢固的知识点有选择的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课后:能够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过的内容,对于不太了解的知识进一步学习,避免了因为不会,学生放弃学习的想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进行课前提前学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的交互性和参与度。从而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中只看图片、样本的陈旧性学习习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展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学习效率。

2 运动类APP在体育实践类课程教学资源中的开发与应用

体能训练和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的学习一直是体育实践类教学的重点,也是体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教学内容。目前体能训练的新理念、新方法在不断涌现和更新,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特点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如何能让体育专业学生掌握到最先进、最前沿的训练理念和各个项目最新潮的技战术特点是体育实践类教学课程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中的应用,使得体育实践类教学资源日益丰富,特别是针对体能训练的分化越来越精细化,训练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交互性,APP在体能训练课中的应用,使得学生容易控制训练负荷,同时能够实现即时的评价和指导,使得训练更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Runtastic公司开发的一系列体能训练APP,主要包括Runtastic Pro 跑步系列)、Runtastic Push-Ups Pro(俯卧撑系列)、Runtastic Sit-Ups Pro(仰卧起坐系列)、Runtastic Squats Pro(深蹲系列)和Runtastic Pull-Ups Pro(引体向上)系列等。该系列APP都具有训练计划、休息倒计时、语音指导、个人的记录和统计数据,还可以把活动的数据上传到runtastic健身网站,与你Runtastic中的好友和同班同学进行对比及排行榜排名,也可以通过E-Mail、Google、Facebook或者Twitter和好友分享。能够轻松实现师生交互和同学之间的互动。

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学习是是体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教学内容。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类似APP有几十种,不同开发者针对不同项目都推出有相应的APP供业余爱好者和体育专业学生参考学习。例如:“篮球教学”APP:涵盖了篮球运球、上篮、投篮、进攻、防守、篮板、传球和弹跳的视频教学,并且拥有NBA明星教学视频,其中包括迈克尔乔丹、詹姆斯、科比、韦德、杜兰特等众多明星篮球教学视频。在学习技术动作的同时,此APP还包括了篮球裁判员的视频教学,能够使体育专业学生在规范技术动作的同时,了解和学习裁判员的基本要领。“练球后”APP作为一款足球类教学软件,能够实时记录训练强度及训练时间。不仅拥有身体、技术、战术在内的训练场模块,还包括了热门推荐里面的赛前快速热身、球性全面培养以及正脚背颠球速成,并且还可以开启属于自己的个人训练,能够使足球运动者系统的学习足球基本动作和战术。“智能羽毛球”APP是一款智能化手机APP,只需要在羽毛球拍硅胶套中安装羽球硬件,就可以实时记录运动时间、消耗卡路里和最大拍速,还可以记录运动中挥拍次数并且进行分类(高远球、扣杀、平抽、平挡、挑球、搓球)。其中还包含有训练视频的观看以及不同地区羽毛球运动者挥拍次数排行榜、卡路里排行榜和运动时间榜,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比较和竞争。在个人中心界面还可以设定属于自己的运动目标,实现个性化的运动目标。

类似的APP市场上还有很多,表3对可用于体育教学的常用几款APP的功能进行的对比,发现不同APP在裁判教学、学员互动和球星视频教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多收集一些教学资源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共享,共同收集教学资源进行归纳、对比、分析,然后应用到体育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

为了实现教学大纲的正常进度,在课程资源利用方面,一般的使用授课章节和APP内容的相结合,课前要求学生统一学习某一板块学习内容,并写好学习心得,课中提交自我学習心得并针对学习内容进行集体练习和相互纠正与反馈,课后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下次课需要改进的内容。同时,在以往的传统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教师费尽周折,想方设法的讲解,有些动作甚至体育教师无法完成。而采用运动类APP视频教学将可以使学生进行更直观全面的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可以进行无限次的回放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学习。从而使学生的练习时间得到延长,无形之中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 运动类APP在大学公共体育实践课程教学资源中的开发与应用

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报告中显示: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继续呈现低龄化倾向;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一直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大学生的心肺机能状态和力量素质普遍较差,表2中用于提升力量素质和体能训练的体育实践教学课程资源同样可用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力量素质提升上。

同时,市场上还有针对提高心肺机能的APP。悦动圈” APP是一款包含了计步、跑步、健身和骑行运动模式的记录工具,基于手机GPS进行计步,并且有不同的圈子(跑步圈、减肥瘦身圈等)能够使使用者进行交流与学习。表4中的APP都是记录跑步的功能。悦动圈、乐跑步和悦跑圈甚至还有提供训练计划的功能,个性化训练计划的提供,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的进行锻炼,并且都具有运动记录可查询,能够提供有效的运动记录,方便学生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能够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状态,方便自主练习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悦动圈”、“悦跑圈”等软件增加“课堂教学+课后线上指导”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后教师和学生通过线上互动,线上监督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后锻炼。目前,“运动世界校园”APP在国内好多高校也有投入使用。该软件可以要求大学生每学期累计完成一定里程的跑步公里数,可以把平时在校园内累计跑步的里程数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加入到学期末的综合考核评价中,这些的课程资源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质测试达标率,为学生自主锻炼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

4 结语

运动类APP能够应用于体育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具有促进作用。体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可以有效的增加体育学基础理论课程的趣味性,丰富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降低实验成本,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可以有效增加技能课教学的交互性和参与度,实现技能课技术诊断的及时反馈和运动负荷的有效控制;可以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课后线上指导”的教学模式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质测试达标率,为学生自主锻炼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莫月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健身类APP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3):141-144,160.

[2] 刘婷.运动类APP在羽毛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J].运动,2016(17):151-152.

[3] 李楠,王晓刚.运动类APP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学生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3(7):25-29.

[4] 赵岩,吴彩访.体育类APP信息精准推送对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6):142-144,163.

[5] 周泽琴.运动类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8):180-181.

[6] 张晓萍,赵姝嵘,杨雨龙.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体验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4(5):1-6.

[7] 刘金玉.运动类APP与大学体育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12):100-102.

[8] 赵婷婷.应用运动类APP监控高校学生课外锻炼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时空,2016(11):161.

[9] 于冬晓,刘宗超.运动类APP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4):116-119.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实践教学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高职教学翻转课堂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