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传统体育发展的历程窥探其社会文化选择

2018-05-14 17:20周加兵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

周加兵

摘 要: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闭关锁国到列強入侵到全面复兴的历史时期,传统体育的发展也经历了从盲目自信到自我放弃到理性发展的各种阶段。新时期传统体育发展应把握好文化复兴的脉搏,展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和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传统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传统体育 文化 西方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c)-0161-02

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文化自卑,在盲目的文化模仿中逐渐回归到文化发展的理性与自觉中。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相似历程,而如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逐渐成为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的共识,也体现了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对文化选择的全新理解和思路。

1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历程

近代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逐渐被迫向全世界敞开,西方文化伴随着坚船大炮和传教士不断涌进中国,与我国传统文化掀起了一场激烈碰撞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此之前,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引领发展,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和文明,也逐渐培养了一种文化上以正统自居的优越感,在西方文化快速涌入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经历了自我怀疑、自我放弃、盲目模仿的各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成长为一个世界性大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逐渐体现出大国自信,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和西方优秀体育文化共融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趋向,反映了传统体育发展对文化选择的理性和延续性。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从文化属性而言属于身体文化,是一种独树一帜的文化载体,从节日庆祝、生产活动和宗教活动的演绎中产生和发展而来,体现了我们独有的价值追求、文化精神和民族意识,是一种具有重要纽带作用的文化资源,是构建文化认同的重要形式。全球化的浪潮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冲击也创造了机遇,体育文化的选择发展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社会变迁的写照,也是国家影响力的体现。新时期,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要体现出更多的大国自信,不断发掘自身优秀的内涵,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推动社会文化的向前发展。

2 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文化选择

2.1 从盲目到理性,回归文化发展的正确轨道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但是在体育文化领域,西方体育仍然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者绝对的话语权[2]。西方体育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受到严峻的挑战,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逐渐进入一种两难境地。究其原因,我国相当一部分传统体育项目在推广过程中一味地保留其“传统”成分,导致许多不科学的元素留存下来,从运动形式的确立、运动器材的运用或者运动场地的搭配都对传统体育融入时代环境形成了制约。在新时期体育文化发展的语境下,传统体育文化既要正视自身存在的一些主观问题,也要积极面对其它体育文化的影响和挑战。

随着文化变迁和社会发展,并不是所有的传统体育文化都能够达到被世界认可的高度,因此进行必要的文化筛选就是大势所趋了。传统体育文化的筛选需要把握好基本立足点,即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理性认识然后进行再发掘,再发掘过程中应从当前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切入找准传统体育的立足点,按照古为今用的思路,筛选出一些能够被普遍认同并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强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认同。舞龙舞狮、传统养生、中华武术、摔跤这些体育项目就是实现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范例,这些从历史长河中筛选出来的优秀项目能够让传统体育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2.2 从自卑到自信,展现大国发展的应有风范

近代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深受西方发达国家文化输入影响,充满了演变和冲突。尤其是晚清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不断下降,成为被列强争相蚕食的对象,列强对中国不仅进行经济掠夺,也进行文化入侵,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人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和文化自卑中。在体育发展方面,西方竞技体育在我国被无限推崇,寻找到第二故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体育发展几乎被无视[3]。很多人对传统体育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其不具备完备的体系和健全的形态,与西方体育在科学标准上具有很大差距,导致传统体育始终难以找到自身的内涵和价值。尤其是以奥运会为代表的西方体育在全球范围获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体育在发展方向上努力向西方体育靠拢,使其发展过程出现西化趋势,从而逐渐丧失自身的主体意识和特点。

新时期,随着我国大国地位的不断提升,大国自信开始渗透到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传统体育也不断发掘自身的特殊文化价值,找回主导地位,不再甘于充当西方体育附庸。从自卑到自信,正是传统体育作为博大精深传统文化载体的重要体现,努力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并能真正被世界认可的体育项目。传统体育在文化上的自信,有利于传递中国文化,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和认同。如今,已经有很多的传统体育项目被开发出来,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如重阳登高、龙舟竞渡、中华武术、舞狮耍龙等,无不向世界展示了传统体育的文化自信和日益认可自我、完善自我的价值取向。

2.3 从封闭到开放,延续文化发展的生命力

在经历40余年的高速发展后,新时期我国综合国力的各个层面都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推动我国从大国走向真正的强国复兴。新时期,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我国还处于一个比较弱势的位置,在“文化强国”战略的支撑下,传统体育文化应该积极创新,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并取得优异成绩后,我国正式吹响了向体育强国进军的冲锋号,制定了“走出去”的文化发展战略,力争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瑰宝如武术等推向世界。相比于中医、书法、戏曲、诗词等传统文化要素,传统体育以肢体语言作为主要载体,在基本不需要文化解码的前提下便可供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和交流,使体育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原滋原味”。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活态载体,承载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要义,具备全面的艺术、文化、娱乐价值功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接纳和交流。比如,以太极拳为载体的太极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传统体育的一张明信片,演绎了传统体育走出国门的新范本。

在体育文化发展日益呈现包容性和多元化的时代环境中,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既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延续自身生命力的智慧选择。新时期的文化发展应该做好大国担当,孕育强国风范,体育文化应该扮演好自身作为文化使者的角色,加强与世界各国体育文化的互动和吸收,促进融合性发展,不断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稳步提升。也就是说,传统体育文化的走出去,就是要打造和发展国际化、多元化的当代体育内容,使民族传统体育获得传承和创新的新路径,确保传统体育社会价值和内涵的延续性。

3 结语

新时期,在增强文化认同的同时,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该更加趋于理性,当今流行的世界性体育项目部分起源于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但运动形式的发展很好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这也是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同的关键。传统体育文化从盲目走向理性、从自卑走向自信、从封闭走向开放,必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白永正.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走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4):34-38.

[2] 张国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现代社会价值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2):120-121.

[3] 张飞虎.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保护与创新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40-41.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川东乡土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的研究
江西省高校舞龙运动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甘孜藏区中小学学生体育教育
传承 民族 文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