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篮球普修课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2018-05-14 17:20陈规宁黄向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陈规宁 黄向平

摘 要: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全面实施后,各高校随之出现了新的一轮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行动。篮球普修课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改革是急需解决的课题。本研究对篮球普修教学目标体系提出了新的构建思路,即按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积极提高学生身体的素质和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此理念建立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更加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篮球普修教学 目标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c)-0198-02

1 前言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是继英语全国等级考试之后又一项规模最大、要求最严格的全国统考。许多非师范专业、综合院校的毕业生也纷纷加入了统考大军中。由此对师范类院校的教学改革形成倒逼机制,并促进师范类院校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对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的影响,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仍以传授篮球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篮球文化和篮球教学能力的培养。而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目的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尤其要求重视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科学合理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目标体系能正确反映出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以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为背景之下构建篮球普修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是当下高校普修课程教学改革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2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篮球普修课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理念

2.1 按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教学目标

社会发展需要是指随着国家的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新的国家方针政策的出台而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促使高校教育专业必需对已有的教学目标作出调整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迫切的社会需要能有效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但是动机在引导行为时必须有明确的方向,那就是教学目标。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又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只有把两方面的需要协调统一起来所构建出来的教学目标体系才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体系。

2.2 注重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培养

篮球动作的运用能力和篮球运动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篮球运动能力。传统的篮球教学主要是以技术教学为核心,无论是课堂上还是下课后都是篮球技术动作的重复机械练习,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会打篮球却不会教篮球,达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笔试和面试,都侧重考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在制订篮球普修课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学生篮球运动应用能力的培养。

2.3 强调课程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仍然是体育教学的一项主要功能。但现在的体育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也就是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和达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激发并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增强学生体质而言,学生始终是被动的,学生在选择体育运动项目时会选择相对轻松好玩的项目,而单调辛苦需要花费大体力和克服一定困难的运动项目普遍不受学生欢迎。因此,在强调学生课程情感体验时不能片面认为只要学生快乐了身心健康就得到了发展,体育教学目标就达到了。体育运动中有成功有失败,有领先有落后,忽略了学生刻苦锻炼精神的培养,就无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运动中的快乐,无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4 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以往的篮球普修教学评价中,通常就是对学生一学期所学的篮球运动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评价。这种考评方法突出了教师的权威和主导地位,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考评模式,学生在课上课后练习所付出的努力容易被忽略掉,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教学活动的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结果,更应该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进步幅度进行评价。因此,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篮球普修课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2.5 积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的不断发展,拥有健壮的体魄、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如何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储备及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持续发展。体育课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中有着自然的优势与责任,是大学生获取健康知识、培养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篮球普修课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该课程教学目标的职责所在。

2.6 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在课程教学活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教学必须满足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而体育课程教学中最突显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篮球普修课教学也一样,在学习同一个技术动作时,由于学生运动能力、身体条件、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有的学生一学就会而有的学生却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学会。因此,如果同样内容要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进度去要求不一样的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不是培养运动员,因此在篮球课程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得到公平对待。

3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篮球普修课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框架

篮球普修课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在體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实用性和使用率都得到广大毕业生的广泛认可。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是保障教学计划有效实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的篮球普修课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和导向性原则。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全面分析思考来构建新的篮球普修课教学目标体系。课题组通过比对多所国内高校的课程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剖析近几年教师资格证全国考试中有关篮球运动方面的理论知识测试点、技术能力测试点,构建以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和身体目标为主框架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目标体系。

3.1 认知目标

认知目标是指运用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获得技能的一种教学目的,是学生对某种知识、经验的获得,也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产生认知行为变化的目标期望。理论知识是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的知识体系,理论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一般知识。篮球普修课教学的基本认知目标是通过篮球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动作规律产生初步的认知,同时初步了解掌握篮球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学会篮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方法,并能把所学的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能组织基本的篮球教学活动。

3.2 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是篮球普修课教学目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主要培养方向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以及同学间的合作团队意识等。篮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通过篮球课程的教学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加相互之间的影响,达到共同进步。同时要从情感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深层情感领域,去改善学生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充分展示现代人类可以通过篮球运动去追求崇高的心灵境界、道德修养和无穷智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团结、协作和热爱集体的良好思想作风,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篮球运动的真谛[2]。

3.3 技能目标

技能目标是篮球普修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分为运动技能目标和教师技能目标。在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教师技能目标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显。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要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篮球技术动作,能组织基层篮球竞赛或裁判工作,还必须能够组织基本的篮球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通过理论课学习、教学比赛、组织编排、临场执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协调合作能力。

3.4 身体目标

全国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学生整体体质呈现下降趋势,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体育课的特殊功能。篮球运动是高校里普及面最广参与度最高的体育运动,身体目标是篮球普修课的重要目标。通过篮球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篮球运动,促使学生的身体形态发生改变,身体机能不断改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4 结语

面对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形势,篮球普修课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需要主动随机应变,建构科学合理教学目标体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设施,重视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篮球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很难具有普适性。在实际教学中,要对教学现状进行普遍性分析、教学对策要有针对性,同时教学目标要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科目相结合,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同时改造教材,变换教学模式,才能充分发挥篮球普修课教学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曹巾章.对篮球普修课教学目标体系改革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4):116-120.

[3] 杨叔子,余东升.坚持“以人为本”走素質教育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6.

[4] 刘松虎,朱庆松,梁本国,等.高职高专园艺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1(1):51-53.

[5] 黄云熔.教师资格认证全国统考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4):111-113.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