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中的“造字法”与“造景法”

2018-05-14 16:03龚西雨彭昭仪杨柳青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园林艺术

龚西雨 彭昭仪 杨柳青

摘 要 作为汉语文化的基本符号,汉字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扬的见证者。古往今来,随着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与改革,汉字的艺术形式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园林艺术是物质文化的瑰宝,发展至今,逐步成为全球景观设计的风向标。面对现代化园林艺术蓬勃发展的现状,华夏五千年文化如何在其中体现价值,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现今园林艺术应重视的焦点。基于此,以留园为例,对汉字“造字法”和园林“造景法”进行对比研究,以探究汉字与园林造景艺术的关系。

关键词 园林艺术;造字法;造景法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4.039

1 “造字”与“造景”

作为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汉字与造园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其艺术的共通性与规律,使两门艺术存在内在联系。但由于两门艺术的形态不尽相同,其表现的素材也不同。

2 “造字法”的“四书”思维

汉字是汉族先人的伟大创举,它的创造方法最初是模拟自然界物体的形态,如甲骨文,之后随着人类的进步,逐渐演变和简化,形成了现在的汉字。对于汉字的造字法,古今学人进行了不少探究,其中,“四书”说即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基于此,主要从“四书”的角度来探求和类比“造字法”与“造景法”内在的联系。

汉字的造字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表意符号的设计思维过程,即设计一个符号来表达某个特定的意思,这便创造出了一个“字”,而每个“字”都有一个固定的表象空间,其能够表达一个具体的意义或形象。园林艺术的创作思维和汉字的造字过程则异曲同工。

2.1 象形

汉字本身只是符号,它具有独特的视觉符号魅力。经过五千年的沉淀与变迁,汉字逐步由“意”转变为“字符”,通过横、竖、撇、捺的方式展示信息的诠释与传递,实现“意”表达的无限延伸。从自然中提取“形”和“象”,通过人的概括和提取,从而创制出一个固定的符号,这个汉字符号才能被用以指代这个客观对象。所以说,汉字造字的根本就是以意象作为抽象事物的信息表达,通过刻录符号的方式体现出事物的价值与信息。因此,符号与意象间势必存在关联性,而这种直接通过符号来增强视觉感觉的动态感受,正是古人造字的设计灵感。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创作过程崇尚“师法自然”,也就是取之形象与自然,通过人的再创造,形成高于自然的景观形象。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因地制宜,叠石成山,凿池理水,从而形成与自然相近的园林景观,也就创造出了小型的山水景观。造园艺术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技巧,即仿照自然中的名胜景观,构建一个小型的景观,或者对有名的园子或特色景观进行仿建,这都可以称作仿形。在仿形的基础上加以演绎和深化,便能产生更传神的景观,这与汉字造字过程中的演变和概括是一脉相承的。如图1所示,留园中的山石景观结合浅水池,营造仿照自然的山水景观。

2.2 指事

以象形字为创作基础,通过抽象符号的方式来诠释事物具体含义的造字方法,便称之为指事。它所形成的字与象形字的结构类似,仅在形态上发生微小的改变,如“末”“本”“刃”。对于“末”而言,要想表达出“末尾”的意思,则可对“木”进行符号添加,往上增加一横,表示“树梢”,意在“末尾”;“本”也如出一辙,在“木”底部增加一横,表示“树根”,意在“下面”;“刃”是基于“刀”字演变而来,在“刀”锋加上一点,表示“刀口儿”。假如抽象符号游离于象形字,其传递的信息与意义也无从谈及。可见,指事是两者有机结合的意象图形,包括“上”“下”等,这也是体现抽象意识的具体含义,尽管其形态发生轻微变化,但内在性质与意识较为巧合。

通过象征性符号可以指示和引导人理解汉字的意思和含义,同样,造园艺术手法中,带有指示性的景观要素也可以起到指示和引导的作用。例如,两只石狮子立于门庭之上,可表达出主人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园林的主干道一定是平坦宽阔的道路,一方面作为坐标点衔接不同景观,另一方面是引导游客观光的主要路线;节点的景观石上刻字,是为了强调园名;曲径通幽是为了强调拐过这个弯之后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廊道边的镂空窗是为了强调“打开窗户便是诗和远方”的自然景色。不同景观的空间排布具有增强引导的作用,游客可依托于此降低观光的时间成本。如图2所示,留园中的主路直通园门,明显起到引导游览的指示性作用;走廊上镂空的窗户,则指示和引导游人透过其欣赏彼处的美景。

2.3 会意

会意指以独体字为创作基础,通过不同字体的排列,组合成全新的意象文字。“会意”可分为“形象会意”和“抽象会意”两种,其主要是将两个及以上的字体进行空间布局,以全新的字体形态传达事物的信息,如鸟加上嘴就意味着“鸣”,即通过推理逻辑思维的方法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来表达新的含义。

园林设计的宗旨也是根据事物与事物间的微弱联系进行桥接,传递出新事物的具体含义与意义。例如,树荫与坐凳,便是休憩场所;平湖与亲水平台便是亲水空间;山石加上叠水,便有了山水之意;“小桥”“流水”“人家”,便是田园风光。单个的景观要素只具备其单一的功能与含义,只有通过组合才能产生新的意义,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它们之间所产生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在常识范围内,常人就能理解的,只是借助了构思巧妙的逻辑关系,如看到树荫下的坐凳,就能理解到这是可以供人休憩的场所,而违背这种逻辑关系,则让人无法理解。因此,园林设计中需要通过要素之间的合理组合来表达便于人们理解的功能和意义。

2.4 形声

形声字通常是由两个现有的字进行组合之后产生的,“形声”是用一个象形字作為“形旁”表示新字的义类,借用另一个字作为“声旁”以比况新字读音的造字法。绝大多数形声字的表意部分跟字意有联系,通过这半部分能够大概判断字意的范畴[1]。

在设计领域,往往通过对某一些实物形态的演绎而赋予新的意义,这是符号学中常用的方法,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这些形态来判断其具体表示的意思。例如,一池三山的形态格局,指的是对蓬莱仙境的向往;山环水抱的地形暗示着风水宝地;中轴上的鼎代表着权力;门两旁的石狮示意着威严;江边立塔用以镇水;檐口挂鱼用以避火;石榴寓意着多子多福;牡丹象征着富丽华贵,等等[2]。此外,在园林环境中往往借用某种实物,谐其音,就其形,来取其意。例如,“竹”与“足”谐音,屋后种竹,以表富足、知足之意;“鱼”与“余”谐音,用鱼的形态来表达“年年有余”的愿望;“平”与“瓶”谐音,把门洞做成瓶形,寓意“出入平安”,等等[3]。

3 汉字的结构

形式是一切可视觉艺术的表现,汉字从“左右”“上下”包围结构构成的丰富的字形空间,是几千年来汉字演绎的规律。同样,景观园林中也有其内在构成的“重心”“轴线”,即结构上都是自由与规整、轴线与“围合”等具有节奏与韵律性的展示。中国古典皇家园林主要是以轴线式为主,自由院落式穿插其中,如北京故宫、颐和园等;私家园林则以自由院落式为主,轴线多隐形其中,如留园、拙政园等[4]。留园布局结构以自由院落式为主,轴线多隐形其中。

4 结语

造字法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的起源,它凝聚着古今学者与社会群体对新兴事物的全面认知,通过符号的巧妙应用来表达出事物的含义,是体现设计者创作思维的重要指标,而园林艺术的造景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将两者展开类比,客观研讨两门艺术间的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共通性,并将其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增强园林艺术的创新与改革,为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照祥,刘破浪.园林艺术中的“六书”思维[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6):3-4.

[2] 聂焱.论汉字造字法的思维模式[J].湘南学院学报,2005(3):13-15.

[3] 刘精盛,彭达.论汉字造字中的逻辑思维[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5):23-25.

[4] 夏鹏.汉字对景观园林设计的启迪[J].现代园艺,2012(11):49-50.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园林艺术
阐述晋祠公园在中国园林史上的重要性
异向分析明清园林建筑的人文特点
《园林艺术》教育改革探索
园林艺术中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
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探讨
“绿色景观”指导下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革新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