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不同植被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的生态效应

2018-05-14 17:05杨慧张龙儒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植被

杨慧 张龙儒

[摘 要]绿色植被对于我国甚至全球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优势,流行色植被不仅有着防风固沙,保护水土和资源的作用,能将太阳能转换为有机物为动物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供生物生存和防止水土流失等至关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的扩建使绿色植被面积逐渐减少,水土流失环境问题愈加严重,本文将对植被的防风固沙作用展开讨论分析。

[关键词]植被;防风固沙;生态效应

[中图分类号]S288 [文献标识码]A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样一句公益广告引起更多人们的重视。 就目前我国发展的情况来看,城市化经济发展迅猛,但相反绿色植被面积的减少,而引发水土流失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必须引起重视。我国目前治理水土流失,实现可持续地稳定发展,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是唯一的解决方法。认识到植被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分析植被在防风固沙方面的发挥的生态效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共同解决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1 防风固沙对于水土保护的重要含义

防风固沙顾名思义具有双重含义,即防风和固沙。简而言之,防风——地面以上的绿色植被对遮挡风沙起到关键作用,减少空气沙尘和有害物质的传播。固沙——地面以下的绿色植被的根系盘结,不仅可以吸收锁住水分,还可以减少大雨过后地表以下的砂石流失问题。目前水土流失的两大重点分别是坡地和大雨过后的径流,后者作为水土保护工作的重点。水土的保护工作与科学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合理利用周边学科和坡面径流,就能通过径流的原理大大的减少水土流失的动力,聚集和分散坡面的径流,从而达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水土的保护工作不仅是国家重视的公益性事业,事关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国土资源的保护。水土保护学科的建立不单单是以保护国家资源为主要目的,也是筛选有用之才的策略之一。通过这方面人才的选拔,来合理分配治理资金,达到花费少效果佳的目的,进而实现资金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护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科,从土壤学可拓展到生物学、地质学;从学科可以涉及环境学科、材料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等;从发展上来看可发展到大气,全球气候,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从三方面综合管理水土保护工作,在预防、治理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测。发展到今天,水土的保护工作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综合性事业涉及更广的人文地质、社会经济和农业等领域。

2 防风固沙的技术措施

2.1 设置有效的沙障

沙障的种类有很多,像常见的草方格沙障就是利用芦苇、稻草或者麦草等材料扎在流动的沙丘上形成挡风墙达到减弱风力侵蚀的作用,还能有效地防止沙层的水土流失,提高水含量,供沙生植物生长。另外一种常见的沙障就是黏土沙障,就是在沙丘上堆高二十厘米到三十厘米的粘土土埂,间距为一到二厘米,走形要垂直于风向。黏土沙障应用更广泛的原因在于施工很简单,防风固沙效果明显。除了草方格和黏土,当然还有更多的沙障方法可以选择,像篱笆、立式和平铺等。

2.2 覆盖致密物于沙面

致密物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可以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然后用岩石和其他重物压实。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预防沙土的水分流失,但不足之处就是塑料薄膜属于不可降解的污染物,一旦被强风刮起会造成环境的再次污染。

2.3 植物治理

种植沙生植物是最能有效阻止沙漠扩大和改善沙漠环境的方法,例如香根草、沙蒿、油蒿和仙人掌等沙生植物不但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还可以抵制狂风的侵袭将水分运输到特定的吸收位置,沙生植物超强的吸收能力使其能够在沙地里生存,科学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腐蚀深度均不同,对于土壤的的物理结构和蓄水性能起到明显改善效果的唯有植被。种植沙生植物上也有很大的技巧可言。第一,在坡上种植低矮的灌木丛,固定松散沙粒。在坡低处种植到达树木,防止沙丘移动。据调查显示,同为沙生植物油蒿灌丛的防风固沙效果要比沙蒿灌丛更加理想。第二,沙生植物的防沙效果与种植密度相关联,种植越密,植物越高,防风防水土流失效果越好。第三,首先种植沙生植物的地点可以从外围开始,逐渐向内种植,达到阻止沙漠扩大的目的。因此,实践表明城市化的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都要作为重点,通过封育天然植被,是治理和控制土地沙漠化的最有效的方法。

3 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城市的发展因地制宜治理生态环境的问题,既可以满足城市发展的美观,又可以发挥绿色植被的生态功能,不断地扩大绿色植被的规模,提升其生态效应。表面的华丽景观是生态功能基础的一种升华。绿色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地球上珍贵的资源,才能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全林,卢琦,张德魁,刘虎俊,靳虎甲.沙蒿与油蒿灌丛的防风阻沙作用[J].生態学杂志,2012(07).

[2] 高鹏,张光灿,刘霞.改造提升水土保持传统学科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08).

[3] 刘平乐.地埂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和经济效益调查研究[J].甘肃科技,2007(05).

[4] 王继和,马全林,刘虎俊,杨自辉,张德奎.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逆转植被的防风固沙效益研究[J].中国沙漠,2006(06).

猜你喜欢
植被
石板滩地区植被覆盖分析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生物圈与植被”教学设计(鲁教版新教材)
杭锦旗植被遥感分析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巧用微信App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以研究性学习《乌山植被、地貌考察》为例
黄河三角洲土壤钾对植物群落的响应研究
基于GIS的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分布
对生活地区植被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