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铜冶镇“煤改气”工程主要问题的科学思路

2018-05-14 17:05王浩宁张珣李泽璐王同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6期

王浩宁 张珣 李泽璐 王同辉

[摘 要]2017年的冬季采暖期,中国北方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家庭摒弃以往烧煤取暖的措施与长久形成的习惯,在短短一年之内大多数村民都用上了清洁能源天然气。“煤改气”这一举措从短期看,可以有效防止我国北方冬季采暖季空气污染的进一步加剧;从长期看,我国采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与石油等传统能源,这是推动能源升级的重要举措。2017年石家庄开展供热系统改造工程,铜冶镇完成效果较好,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互结合的调研方法进行,分别对铜冶镇“煤改气”工程概况、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煤改气”的问题的科学思路入手进行研究。

[关键词]煤改气;政策保障;科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TK228 [文献标识码]A

全镇“煤改气”工程在冬季供暖规定时间之前完成改造,从回收旧煤炉、工程施工、验收到投入使用,未影响全镇居民冬季正常采暖。铜冶镇“煤改气”工程的顺利完成,在省内具有代表性。铜冶镇在各村安装天然气壁挂炉拆除旧煤炉时,采取经济补贴政策:全镇各户的旧煤炉不论新旧一律按原市场价格回收;全镇居民所购买的清洁型煤球按原价格统一回收,逐家逐户排查余煤,确保无一户遗漏;全镇各村各户所建的煤池全部拆除,铜冶镇各村每户补贴500元。此项经济补贴政策为铜冶镇“煤改气”工程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作用,在不损害村民利益的同时激发了农户响应全镇“煤改气”的积极性,利用经济回收政策推进“煤改气”工作。

铜冶镇天然气供应实行阶梯式收费,假设一个采暖季每户使用1200立方米天然气,费用为每立方米2.4元,给予采暖补贴1680元,补助政策持续三年。如果冬季采暖期间天然气使用量超过1200立方米,超出部分不再有燃气采暖补贴费用,超过部分仍按2.4元每立方米价格计算。

1 “煤改气”工程进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天然气供应不足

由于天然气的清洁性、可控性高于煤炭,也是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高耗能能源的背景下,2017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计划是气代煤及电代煤共完成180万户,但是2017年底河北省共完成农村气代煤电代煤253.7万户,煤改气工程的数量远远超过预期的数量,但是在2017年供暖期,中亞天然气产量低于预期,进口中亚天然气由每日1.2亿方进一步降至0.7亿方,相比中亚天然气供应合约每日减少4000万至5000万立方米,使得新投运的陕京四线无法发挥作用,导致供应短缺。并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加剧了省内天然气供应不足。

1.2 天然气费用超出部分村民心理预期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村民要想室内温度保持在往年的16-18℃,燃煤的费用低于燃气的费用。以此为标准的话,一户居民一个采暖季需要燃散煤3吨,每吨煤炭500元,一个冬季需要花费1500元。选择燃烧清洁型煤球的话大概需要3吨,每吨860-880元,一个冬季需要花费2580-2640元,燃清洁型煤球补助340-360元每吨,实际花费为1560元。而同样条件下,一户居民在冬季使用天然气采暖,每天花费要40-80元,一个采暖季需要花费3600-7200元,政府补助每户居民1680元,实际使用天然气花费在1920-5520元之间,并且1680元的补助是在居民使用天然气不超过1200立方米内,如果使用天然气超出1200立方米,每立方米2.4元,不再有任何补助。采暖期燃气的消费即使在有1600元的补贴的基础上也要比燃煤消费高得多,导致许多收入偏低的用户往往选择把壁挂炉的档位调低,甚至夜晚睡觉前把壁挂炉停掉,只维持最基本的室内温度。天然气价格高昂无疑是影响农村家庭使用天然气的主要问题。

1.3 天然气设施与房屋保暖问题凸显

在调查过程中村民反映天然气壁挂炉售后维修服务困难,用户也没有掌握天然气壁挂炉的基本使用方法,对壁挂炉的安全使用说明也不了解。同时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农村天然气管道铺设存在问题,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农村天然气管道铺设在大街小巷的住房外墙,管道路线飞檐走壁、横穿街巷;管道裸露在外、无保护措施,被垃圾淹没并腐蚀管道;管道架设横穿街头巷尾时没有安全标识,也没限高提示。

走访时发现,一些居民房屋较旧,房屋的保温设施落后。家中门窗使用的是单层较薄的玻璃,内外墙没有保暖层,独立庭院上方没有保护层,这些都是导致冬季房屋保温效果差的原因。相比之下,北铜冶和南铜冶的房屋比较新,保温效果比较好,室内温度就相对较高。

1.4 新闻报道及相关论文信息失实

在网络上大众型的新闻报道过于偏激,只是片面的看待事情发展,没有全方位地看待煤改气改造及推进工程。对于某些地区的特殊情况,以一般性的情况来对待,将特殊情况看成一般情况,夸大个别,制造社会舆论,可以自行通过百度、搜狗、360搜索等主要搜索网站对“煤改气”进行搜索。例如:关欣、聂海亮、宋立丽在《北京煤改气问题分析》中指出:“从环保角度,天然气燃烧后会大量释放氮氧化物(NOx)及水蒸气,如果与机动车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a)、氮氧化物(NOx)叠加将极有可能恶化北京市的大气环境。从能源安全角度看,大量并集中使用天然气,增加了天然气资源供应、严寒气候调峰和突发事件的控制难度;从经济效益角度看,煤改气方案实施增加新的设备投资,发电成本增加,增加百姓的生活能源成本,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百姓民生。”但是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天然气燃烧的优势就是经过深冷液化(-162℃)再重新气化,气体中不含硫等杂质,非常纯净,燃烧后的排放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上述报告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相关类似的专业论文、网上不实言论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引起了不良的社会导向,影响公众认同清洁能源。

2 解决河北农村“煤改气”主要问题的科学思路

2.1 天然气设施架设规范化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的天然气管道铺设数量及位置较随意,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天然气管道破裂,造成天然气泄漏,将会对村民产生严重危害。既然“煤改气”已经作为一项政策在全市推行,就应该有明确的制度规定,使管道避免无序地暴露在户外。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季节的不同温度,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冬天对管道加设保温层、定时刷防锈漆等;面向村民,宣传有关天然气的安全使用知识,提高村民们的安全意识,降低天然气意外泄漏带来的危险。

2.2 完善天然气设施检修和维护团队建设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天然气设施都是合作公司安装调试的,我们在村子里并没有看到相关的维修点。我们看到的管道都是新的,在受访群众中基本没有反映管道会出现安全问题,但是以目前的管道养护情况来说,时间长了之后的确有很大的隐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设立专业的维修团队,定期对各个村的天然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障天然气的安全使用。还要在每个实现“煤改气”的村镇建设维修点,一旦出现问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将天然气意外泄漏的危害降到最低,保障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房屋应统一采取保暖措施

本次调研时间正是选择在温度较低的采暖期,此时问题相对突出,为我们调查实际情况创造了条件。在走访过程中可以看到,各个村落的住房条件不同,北铜冶与南铜冶各家各户的房屋结构、建筑面积、建筑用料大部分相同,这是由村里统一修建的,多为二层小楼房,并且家中露天的院子在冬季也是采用例如彩钢、玻璃、阳光瓦等保证院落温度,保暖效果显著。而西任村与东任村的房屋的面积、结构各不相同,同时整体偏旧,虽然走访的家庭中有在院落中用阳光瓦等保温材料,但是院子保温效果较低,而这些早年间修建的房子并没有做过隔热处理,导致旧房屋的保温效果不如村里统一修建的房屋。房屋的保温应与天然气供热相辅相成,确保在使用清洁能源的基础上,减少热量的浪费。

2.4 政府要把控社会舆论方向,打击不实网络谣言

首先,政府要做到相关言论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在当今这个网络发达的社会,政府作为权威代表,发布的言论要保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根据,不能凭空捏造。例如网上盛传的某环保负责人的一个发言,其主要意思是“煤改气”为我们雾霾治理贡献了百分之三十的力量。這就引起了网民们的质疑与猜测:“这百分之三十是怎么得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我们都无从考证,直至今日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所以,要保证社会舆论方向不偏离,首先政府就要保证自身言论的准确性。其次,一部分专家学者要明白自己言论在民众中具有科学性与权威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发表意见。专家学者的言论容易对社会舆论造成较大的影响。谨慎发表言论,没有亲眼看到或者亲自考察,不要随意发表一些负面的不实言论,避免在社会上造成群众恐慌等问题。最后,就是广大网民要有明确的是非观,不跟风,不造谣。网络传播速度快在于其受众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网络新闻,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能够明辨是非显得尤为重要。许多网民看到网上一些新奇的观点和言论,就盲目跟风,忽略事实变相地造成网络上许多对于“煤改气”的负面评价,但是在我们走访的四个村子里,大部分村民表示对煤改气政策还是满意的,跟网络上的评价大相径庭。所以,煤改气的推广要注重网络言论的力量,相关部门及时澄清不实言论。

2.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对“煤改气”的认识

首先,跟村民讲明白“气荒”问题。村民们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供气不足,影响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个背景下要跟村民讲清楚问题的来源,减少村民对于“气荒”的误解。其次,跟村民讲明白“价格”。在调研过程中,反映较多的另一个问题天然气价格偏高。要想改变村民们对“煤改气”价格的认识,就要让村民们了解到煤改气价格高的原因。我们在上文中也提到了气荒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天然气需求超常增长,打破了供需平衡,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也认为这是导致气荒的直接原因。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2300亿立方米,增量超过330亿立方米,同比增幅达到17%。这个增量相当于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并刷新了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供不应求”的天然气市场必然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当然,问题的关键是在市场化和保民生之间找到平衡点,保障用户用得起、用得好。最后,要跟村民讲明白“煤改气”与环保的关系。在问卷问题的设置中,有一个这样的问题“您认为雾霾天气的出现和燃煤的关系是否密切?”经过对回收问卷的数据处理,我们发大概有一半村民认为有关系,另一半村民则认为二者没有直接关系,清洁能源的替代工作是环境治理工作上的一个必然趋势,要把相关信息讲给村民,了解国家政策方针。

能源改革是国家整体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能源改革初期,我们要抓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习总书记要求“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面对异常严重的生态形势,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失去民心,人民群众期盼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的健康的发展道路,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取得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欣,聂海亮,宋立丽.北京煤改气问题分析[J].区域供热,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