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

2018-05-14 17:05赵艳妮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光伏太阳能对策

赵艳妮

[摘 要]光伏产业是我国的重点支柱产业,也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是战略性产业,本文介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并对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对策。

[关键词]光伏;太阳能;SWOT;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地球的太阳能资源整体上相当丰富,有数据表明太阳每52分钟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就足够满足全人类一年的能源需求。但目前受种种因素的限制,全球太阳能利用水平整体不高,光伏的发展仍处于初期。

太阳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光热利用、光电利用、光化利用及光生物利用四个方面。光伏发电作为太阳能资源利用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全球传统石化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下,因其清洁、安全和可靠的优势,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全球能源构成中不小的一部分。

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宏观上的光伏产业链的上游是晶体硅原料的采集和硅棒、硅锭、硅片的加工制造,中游是光伏电池和光伏电池组件及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下游是光伏电站系统的集成和运营。

1 我国光伏产业的SWOT分析

1.1 我国光伏产业的优势(Strengths)

1.1.1 资源丰富

我国属世界上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全年辐射总量约91.7~2333kWh/m2。全国总面积2/3 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太阳能理论总储量约147×108GWh/年;我国荒漠面积108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如果利用十分之一的荒漠安装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就达大约1.08×1010kWp,折算装机功率为1928 GW,相当于128座三峡电站。

1.1.2 成本低廉

我国光伏产业规模庞大。据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统计,2017年我国多晶硅产量24.2万吨,同比增长24.7%;硅片产量87GW,同比增长34.3%;电池片产量68GW,同比增长33.3%;组件产量76GW,同比增长31.7%。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继续保持全球首位,产业优势显著。

企业效益可观。受惠于市场规模扩大,企业出货量大幅提高,同時由于技术工艺进步带动生产成本下降,我国光伏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升,上游硅料、硅片、原辅材以及下游逆变器、电站等环节毛利率最高分别达到45.8%、37.34%、21.8%、33.54%和50%。企业效益持续向好。

度电成本较低。在技术进步及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领先企业多晶硅生产成本降至6万元/吨,组件生产成本降至2元/瓦以下,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5元/瓦左右,度电成本降至0.5—0.7元/千瓦时,生产成本下降显著。

得益于近年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世界先进水平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重要产业。

1.1.3 政策支持

财政补贴。我国对新能源发电,特别是光伏发电项目,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及支持措施。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对光伏发电实行度电补贴20年不变;在地方省市区县,根据实际情况也出台了不少的补贴政策,补贴年限1-5年不等。

创新投融资模式和金融服务。国务院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并通过财政贴息政策、建立绿色担保机制支持绿色信贷。

电网改革。国家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转变电网职能,向服务型企业转化。加大分布式发电的就地消纳能力,建设微电网、智慧能源网,降低光伏建设门槛,减少光伏并网手续,甚至为居民用光伏发电建设及并网提供一站式服务。

1.2 我国光伏产业的劣势(Weaknesses)

1.2.1 产能过剩

2011年末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遭受欧美“双反”调查,我国光伏制造业陷入严重的阶段性过剩。

2013年受益于日本及中国出台的产业扶植政策,我国光伏由外销转内消,光伏产业迅速升级,自2013年至今,我国光伏年装机增长量常年世界第一,并自2015年总装机量超越德国后,至今保持世界第一。

庞大的产业制造能力,外销及内消能力的相对减弱,导致我国现阶段又出现新的产能过剩。

1.2.2 消纳困难

整体丰富,分布不均。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总体非常丰富,但分布极为不均匀,装机也极不均匀。全国2/3的光资源分布在GDP占比仅为5%的“三北”地区;装机方面,截至2017年底,“三北”地区的光伏发电装机量为75.6GW,占全国的58%。

发展迅速,通道受限。2017年底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中国以130.4GW排名第一,其后依次是美国85.3GW、日本63.3GW、印度57.4GW。而根据我国“十三五”电力规划,到2020年我国电力装机分类中,光伏发电总装机量达到105GW以上,装机占比5.5%。显然光伏规模的增长速度远超了电网通道建设的速度。

消纳困难,弃风弃光。光伏发电量无法就地消纳,必须借助高压、超高压远距离输电将富余电量送往我国的中东部地区使用。在目前电网基础相对薄弱、网源规划不协调、就地消纳空间有限、跨区输送通道和调峰能力不足、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下,“三北”地区新能源消纳矛盾突出,弃风弃光集中的甘肃、新疆合计弃电量占国家电网总弃电量的66%。

1.2.3 结构单一

我国的光伏产品结构单一,产业技术创新薄弱。光伏产品以常规的晶体硅电池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常规电池环节,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在高效电池和产品可靠性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基础研究亟待提高。

虽然我国在光伏制造的大部分关键设备上已经实现本土化,并逐步推行智能制造,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但在光伏高端电池工艺及装备、材料方面仍有不足,包括N型、黑硅、PERC技术等所需的关键设备仍一定程度上依赖进口,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能力仍有待提高。

1.3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1.3.1 宏观政策利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战略位置,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成为能源发展的核心任务,确立了我国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以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20%的能源发展基本目标。

1.3.2 电力改革助推

我国的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正在为新能源发电(光伏发电等)保驾护航。新的电力体制将逐步放开发用电计划、建立优先发电制度、推进售电侧开放和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构建现代竞争性电力市场,这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和公平参与市场交易。

1.3.3 全球市场广阔

目前,全球能源体系正加快向低碳化转型,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代替常规化石能源的已是大势所趋。光伏发电、光热发电技术成熟可靠,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多元化应用的阶段。各国政府对光伏发电的认可和积极推动将促进光伏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应用。

1.4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威胁(Threats)

1.4.1 成本偏高

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相对较高,市场竞争力弱。虽然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已经大幅下降,但相较于常规火电,特别是水电,成本依旧偏高,上网竞争力远不及常规火电及水电。土地租金、屋面租金及税费等非技术成本企高也严重影响光伏的发展。

1.4.2 贸易风险

自2017年美国政府换届以来,世界局势风云跌宕、扑朔迷离,不稳定因素大增。先有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有美国挑起“贸易大战”,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大行其道,这可能严重阻碍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光伏发电产品在全球范围的应用。

1.4.3 补贴拖欠

在全球范围内,世界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英国、加拿大、美国、约旦目前都对光伏发电保持着补贴政策。整体上看,我国和世界各国对光伏的补贴标准在逐年降低,但我国光伏发电依旧相当程度上依赖国家财政补贴。

我国目前对光伏发电实行度电补贴政策,补贴资金严重不足,补贴资金拖欠日久。截至2016年底,风电和光电的拖欠资金已经达到500亿元,最长拖欠周期3年。据不完全统计,各个光伏企业被拖欠的补贴资金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元,造成众多三角债,很多企业被拖垮、倒闭,政府信誉严重受损。

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

2.1 合理控制产能,由量向质发展

完善规划引领,控制粗放发展。政府应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引领作用,将太阳能发展纳入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等规划。制定光伏发电的目标任务,推行竞价上网的定价机制,逐步减少太阳能发电的补贴标准,制定太阳能发电补贴的退出机制,促使企业控制产能,提升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

2.2 加快电力改革,减浪费促消纳

完善电网建设,优先上网制度。应加快配套电网建设,加大跨省跨区通道建设,解决“三北地区”弃风弃光问题,解决大型地面电站输送、消纳难题;加大基础电网建设,特别是农网改造建设,促使光伏发电就地接入,就地消纳,解决光伏接入困难和消纳顽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证新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优先上网有力执行。

2.3 创新光伏技术,降低度电成本

加大研发投入,降低系统成本。光伏制造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国际研发合作,开展太阳能利用的前沿技术联合研发,提升光伏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由制造向创造进步,由跟随向引领迈进。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已经过了粗放发展的阶段,现阶段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引领行业进步,才能在国际贸易上掌握定价权,才能在西方的围堵之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在降低系统成本上,除了企业本身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之外,政府也应该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减小太阳能技术应用的非技术性成本。

2.4 创新光伏应用,由点向面拓展

推进分布光伏,创新建设模式。积极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和“光伏+”应用,创新分布式光伏应用模式。在能源使用密度大的中东部,针对工业园区内满足光伏建设条件的屋顶,大力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同时对新规划的工业区屋顶、城镇屋顶、公共区域廊道顶部等位置设计建设时,考虑光伏的建设。积极推广综合利用土地的光伏发展项目,如荒山荒地农光互补、沿海滩涂光伏发电、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农业大棚光伏发电、渔业养殖渔光互补、宜林地灌木林等地林光互补、高速公路路面及隔音墙光伏发电、污水处理厂水池上方光伏发电等。分布式光伏发电及综合利用的光伏發电项目可以有效解决中东部土地资源不足与光伏占地大的矛盾、中东部能源不足与西北部清洁能源消纳困难的矛盾,还有助于美化城市、工业区环境,增加城市吸引力和旅游价值。

2.5 创新发展模式,市场替代补贴

创新投融资模式和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出台绿色信贷政策,探索售电收益权及项目资产作为抵押的贷款机制。鼓励各方资本进入,通过国家出资、企业投资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形式,搭建国家光伏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太阳能产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常态化交流机制,促进产融协调发展。

3 结语

习主席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光伏产业的前景美好,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只有政府完善引导、科技创新、优化发展模式、光伏行业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实现山青、水绿、村美、民富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赵平平.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跨国经营模式的战略性调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 田文.石河子开发区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光伏太阳能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太阳能维修等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含光伏的辐射状直流配电网仿真分析
便携太阳能充电宝
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并网技术要点综述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LED路灯的设计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