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生猪生态养殖项目融资可行性分析

2018-05-14 17:05李骥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李骥

[摘 要]本论文介绍了XX公司的基本情况;通过纵向分析方法对项目融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分析,给出了项目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明确了融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本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

[关键词]纵向分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1 公司基本情况

XX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经XX区党委、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由XX国有资产管理局代表XX区政府独资成立,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0000万元。公司主营业务:开展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项目;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公司宗旨为“诚信、团结、求实、创新”,谋划与社会各界共创XX农业产业发展的未来。截至2017年6月底,公司的资产总计为154418.67万元,因现阶段公司主要从事农业产业的培育、基地的创建,属于纯投入阶段,故未产生税收及主营业务收入。

2 项目背景分析

2.1 市场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为我国的肉食品中以猪肉作为传统食物,这为优质的生猪的生产发展提供了黄金机会。为优质猪肉的销售创造了更大的空间,自中国加入WTO,也为我国养猪业发展创造了机会。2007年以来我国的猪肉价格一直在高价位波动,这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也给社会造成了不稳定因素。目前尽管养殖业发展很快,但是要实现高速跨越式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设施设备落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因此,只有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方式才有可能赢得未来。

2.2 行业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我国当前人口大约14亿。人均肉类消费约45kg,而猪肉占比达到67%,但是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肉食品消费在70kg。这种现象是由我国当前的国情决定的,并且猪肉的高占比仍将维持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据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的相关分析和预测显示,我国当前的猪肉需求量为5546万吨,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663万吨,可见猪肉的市场前景一片光明。在90年代中后期“禽流感”“瘦肉精”等事件的接连发生,消费者对猪肉的安全性、优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项目的落实,可以促进农业全区结构调整和草地生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劳动力机会。同时有效地改善项目区的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单位产出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使全区产业化扶贫模式能够持续、稳步地向前推进。长期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小康生活步伐,有利于实现科技农业可持续长期发展。

3 项目运营模式分析

该项目采用“龙头企业+公司+家庭农场”合作模式,龙头企业温氏集团(安顺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与农投公司、合作社签订三方合作协议,采用“五统一保”的模式进行经营和管理——龙头公司温氏集团负责统一提供猪仔,统一饲料,统一消毒防疫、统一技术跟踪服务,统一保价回收商品猪;农投公司负责在XX区选定的10个乡镇的500个养殖点与合作社签订协议(由于项目正处于建设阶段,相关合作社与农户需项目建成投产后方能确定,故协议在项目建成投产后才能签订),完成温氏集团委托的任务及每个养殖点500头规模从建设到优质商品猪完成育肥的工作。

(1)龙头公司:在1983年创立的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以畜禽养殖为主的跨地区发展的现代企业集团。温氏股份在2015年11月2日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温氏集团是一家集多元化销售渠道,养殖生产经验丰富于一身的集团企业,在实现农业的信息化管理、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农业企业领先位置。对项目所出栏的商品优质猪回购有绝对保障,不存在产品市场风险等因素。

(2)公司:项目公司主要开展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项目的实施;兼营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扶贫项目开发等。

(3)家庭农场(养殖小区):家庭农场由农投公司牵头,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在村集体经济共同出资组建家庭农场(养殖小区)。家庭农场各自所有的生产资料投入归集体所有,农民进行集体劳动、按劳分配的农业经济组织。项目共涉及500个养殖点,分布在10个乡镇,农投公司与家庭农场与农户签订协议,完成温氏集团委托的任务。

(4)贫困户:在500个养殖点即XX区10个乡镇的500个点,优先选择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养殖点一线生产工人,每个养殖点需要两名生产工人和一名管理员,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其中家庭农场有必要推选1名农户经过温氏集团的统一培训、科学指导完成养殖优质商品猪的学习工作,作为养殖点厂区管理者。

(5)合作模式:龙头企业与公司、家庭农场签订三方合作协议,采用“五统一保”的模式进行经营和管理——龙头公司温氏集团负责统一提供猪仔,统一饲料,统一消毒防疫、统一技术跟踪服务,统一保价回收商品猪;农投公司负责在XX区选定的500个养殖点与家庭农场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完成500头规模养殖场从建设到优质商品猪完成育肥的工作,完成温氏集团委托的任务。

4 项目市场分析

农业部发布的生猪产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猪肉产量将达到5760万吨,即7.5亿头生猪的需求量。但由于猪的周期和环保的双重影响因素,大部分省份地区都在划定禁养区、拆除不合规的猪场,造成全国猪场数量大幅减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生猪出栏6.85亿头,比2016年减少2300万头,较2015年减少5000万头,连续出现下跌的现象。为满足全国生猪需求量,近年来均大量向国外进口生猪,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全年累计进口猪肉162万吨,折合成生猪达到2100万头,较2016年的77.8万吨增加84万,较2015年的56.4万吨增加105万吨。因此,从近几年看,全国生猪市场将处于需大于求的局面。同时根据XX区农业局提供的相关数据,2015年贵州省生猪出栏量1795.26万头,猪肉产量160.75万吨,全省年末常住人口3529.5万人,人均猪肉占有量45.54公斤;从贵州省人均猪肉占有量看,一年365天,平均每人每天的猪肉消耗量仅为0.12公斤,猪肉作为肉类主要消耗品,以目前的市場供应量明显不能满足全省的人均消耗量。

5 项目效益预测

5.1 社会效益

XX区农业基础薄弱,但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大,发展生猪养殖项目有较好的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和国外市场对优质猪肉的需求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依赖传统的养殖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发展生猪养殖项目生产必须从传统的养殖方式中摆脱出来,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本项目采用建立“龙头企业+公司+家庭农场”经济利益共同体的经营管理方式,建立500个养殖点,大力发展优质商品猪产业,既可以使项目区农民通过发展优质商品猪养殖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又可以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在生态建设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改善生态的战略目标。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当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需要,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農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品猪产业的发展是拉动其他许多相关产业的强大动力,如带动饲料兽药、屠宰加工、交通运输、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机械建筑、餐饮旅游、教育培训等产业的发展,促进观念更新、资源优化、科技进步、食品安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5.2 经济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将为XX区10个乡镇提供家庭单元式优质商品猪养殖场共计500个,XX区农投公司牵头10个乡镇贫困人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家庭农场,500个养殖小区优先考虑贫困户劳动就业,一个养殖点需1个厂区管理者、2个生产工人,即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直接带动50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实现精准脱贫;通过开展广播讲座、现场指导、印发资料、集中培训、专家答疑等方法,对周边村民进行优质商品猪养殖技术培训,同时培训专业管理人员5000人。可带动经济效益每年将近2亿元。

6 项目总体评价

该项目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国家关于加速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与市场发展趋势相吻合。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将极大地促进XX区实现精准扶贫,进一步提高产业和就业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带动作用。项目采用“五统一保”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有效调动项目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并可以带动以生猪养殖为主的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综上所述,XX区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接的50万头生猪生态循环养殖项目属XX区重点建设项目,有较强的政策支持,依托龙头企业温氏集团“五统一保”的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通过上述项目效益分析,该项目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资金偿还有保障,银行风险较小,项目成熟可行。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医学学术期刊在媒介传播生态系统中的发展研究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电厂燃煤管理方法探讨
论财务管理的目标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