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林省旅游经济的实证分析

2018-05-14 17:05张晶煖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旅游经济影响因素

张晶煖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旅游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我省新兴战略支柱性产业之一,无疑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对吉林省旅游现状深入探究的基础上,以吉林省旅游总收入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资源四个方面的指标为解释变量,基于吉林省1990年-2015年统计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Eview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结论:吉林省旅游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星级饭店个数、实际外资利用额和交通因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旅游经济;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丝绸之路是当今最有潜力的黄金旅游带,沿途涉及60多个国家、约44亿人口,国际旅游总量占全球70%以上。“一带一路”为中国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吉林省如何把握机会,将旅游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成为重要议题。

作为吉林省高度重视的产业之一,虽然纵向比较来看,旅游经济增长的速度比较快,但是横向比较来看,与全国各省还是有很大差距。如何保证吉林省旅游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什么才是决定吉林省旅游经济的的条件,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工作者对这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整理。所以,本文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深入研究吉林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旅游业1990年—2015年的统计数据资料,建立关于吉林省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借助Eviews软件对吉林省旅游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发展吉林省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实行,我国的经济也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也给旅游业带来了发展机会,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围绕旅游经济的影响因素,已经有很多学者做过研究。

郑晓、陈昱龙(2017)选取1995年-2014年的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发现: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公路里程对国内旅游收入的有较大影响。邓辉、李朦(2015)基于对全国 22 个省份旅游发展现状的把握,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门票市场经济的完善、城市绿地的铺展和旅游基础设施的构建对促进旅游收入的增加至关重要。王静(2014)使用非线性主成分回归模型来研究了影响安徽省旅游经济的主要因素,最后发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安徽省的旅游经济。张祥(2012)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得出:海南当地的旅游餐饮饭店数量,邮政快递服务便利度与海南的旅游经济增长相关性较大,关联性较小的相关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金融服务便利程度。而与旅游经济增长呈反向变动的则为三星级以上酒店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吴晋、龚新蜀(2012)以2011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小二乘法对影响旅游经济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到资源丰裕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景区的容纳量是新疆旅游经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的结论。

2 现状分析

坐落在东北亚中心地带的吉林省,属于内陆边疆近海省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高句丽古迹、松花湖雾凇、长春净月潭森林公园等在内的众多旅游景点,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为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更为吉林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和机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业是一个集餐饮、住宿、交通、通信、购物等为一体的产业群,是吉林省新兴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幸福指数,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作用。

90年代以来,吉林省旅游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旅游总收入逐年增加。1990年吉林省旅游总收入为7271万元,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315.17亿元,涨势异常迅猛。2015年吉林省GDP 为14063.13亿元,旅游总收入占GDP的 16.46%。可以看出旅游业在吉林省的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由于吉林省旅游业起步较晚,相比全国其他省市地区,依然属于不发达省份。从全国来看,2015年全国旅游总收入为41273.63亿元,吉林省旅游总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5.6%,所占份额较小。

吉林省旅游总收入由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两部分构成,2015年吉林省旅游总收入为2315.17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2220.73亿元,同比增长25.71%,占总收入的9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72414万美元,同比增长7.22%,仅占4%的比重。吉林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19,与排名前三的广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相差甚远。

图1为被解释变量(旅游收入y)和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x1、星级饭店数x2、实际外资利用额x3、城市园林绿地总结面积x4)的折线图。观察分析发现,吉林省旅游经济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两个时期:1990年—2005年为平稳发展时期,2006年—2015年为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在2010年—2015年间,在旅游总收入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旅游经济仍然持续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和星级饭店个数一直稳定增长,实际外资利用额在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阶段下降的情况,平稳度过金融危机后,在吉林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实际外资利用额在短期内恢复到之前水平后迅速上升,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吉林省经济发展。

对旅游总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探究发现,吉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2011年—2015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1年1月,长吉城际铁路开始运营,同时吉林开行北京、沈阳、哈尔滨等方向的动车相继投入使用。长春到吉林的行程耗时缩短至40分钟。2012年12月增开了大连方向的动车,2015年9月,吉林站增加延吉、珲春方向动车。吉珲图客运专线与长吉城际构成长珲客运专线,使长春到延吉的出行時间缩短至2小时。高铁动车组的普及使人们的出行时间大大缩短,充分发掘了潜在旅游需求,周末周边游已经成为可能,极大地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2011年—2015年旅游收入增长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投资额高达230亿元的万达长白山旅游度假区项目于2012年7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仅2012年十一黄金周,度假区接待游客超24万人次,日客流量近3万人次。同时吉林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旅行社房间数由2011年的24861间增加到2012年的245392间,同比增长887%。由此可以看出该度假区自投入运营以来,招揽了大批游客,为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实证分析

3.1 模型变量选择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很多部门和行业的产业群,对旅游经济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在选取时本着科学性和可获得性的原则,在借鉴先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旅游总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之和)y为被解释变量,在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和环境资源四个方面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x1、星级饭店数x2、实际利用外资额x3和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x4为解释变量。由之前的分析,2011年修建高铁对旅游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将修建高铁因素作为虚拟变量d加入到模型中,使模型更加准确。本文选用吉林省1990年—2015年的统计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吉林统计年鉴》。

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分析吉林省旅游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及与解释变量间的实际关系,利用吉林省1990年-2015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以2000年为基期),剔除物价变动对旅游总收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3.3 实证分析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回归得到如下表1结果:

3.4 检验模型

3.4.1 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

回归系数估计值,说明旅游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星级饭店数、实际外资利用额、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和高铁变量同方向变动,与经济意义相符。

3.4.2 模型的統计意义检验

修正样本的决定系数,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星级饭店个数、实际外资利用额和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对旅游总收入的解释能力为99.18%,解释程度很高,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相当好,从残差图中也可以看出。从全部因素的总体影响上看,F=608.7844,p=0.0000可以明显看出回归模型相当显著。从单个因素的影响上看,对旅游总收入产生积极的影响且影响显著的因素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星级饭店个数、实际外资利用额和高铁因素,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对旅游总收入产生正影响但目前影响并不显著。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星级饭店个数、实际外资利用额和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和高铁因素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旅游收入将分别增加1.17%、1.36%、0.22%、0.02%和0.33%。

3.5 计量小结

从回归结果上看,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说明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他们更愿意在精神生活层面投资,且旅游收入将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有更大的提高;星级饭店个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星级饭店是代表旅游接待能力方面的指标,说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对旅游收入产生很大影响,人们对旅游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获得更大的回报,更好地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实际外资利用额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实际外资利用额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地区的发展前景,一个不断发展、知名度不断上升的城市更加能够吸引游客;高铁因素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与2011年-2015年旅游收入持续上升情况相符,说明交通设施的便利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高效的出行方式会带来更高的旅游经济收益。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研究吉林省旅游发展现状的过程中发现吉林省国际旅游收入占比很低,这说明吉林省在国际上知名度不高,品牌特色不明显,很难吸引国外游客。在对吉林省旅游总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本文利用1990年—201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和交通因素对吉林省旅游总收入有正向显著影响的结论。

综合以上的系统分析,在发展吉林省旅游经济方面,吉林省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不仅面向国内游客,更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知名度。完善基础旅游设施建设,保证现有的设施充分利用和正常运行。保证住宿条件的舒适度和品质,加强餐饮行业的卫生条件,使游客在体验良好旅游环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价格合理、优质贴心的服务,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发展吉林省优势特色产业,吉林省拥有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具备打造国际知名冰雪旅游胜地的前提条件,且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共同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冬季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但由于尚未形成产业链条,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导致经济效益产出不够明显。如果加强围绕冰雪旅游产业的餐饮业、娱乐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配套建设,将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晓,陈昱龙.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7(23).

[2] 魏文喆.影响我国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6(05).

[3] 邓辉,李朦.我国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22个省份旅游相关数据[J].兰州学刊,2015(10).

[4] 罗光武.云南省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4.

[5] 王静.安徽省旅游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4.

[6] 毛润泽.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08).

[7] 张祥.海南省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2.

[8] 吴晋,龚新蜀.新疆旅游经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12(03).

猜你喜欢
多元线性回归旅游经济影响因素
基于组合模型的卷烟市场需求预测研究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冬季鸟类生境选择研究
论生态文明格局下江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实证研究
云学习平台大学生学业成绩预测与干预研究
蚌埠市智能旅游与人文环境多元化调研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