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2018-05-14 17:05童沁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民工

童沁

[摘 要]作为城市必不可缺的一个主体,也是城市中比较常见的一类人。农民工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但是农民工却也是最容易受伤害的一种人。国家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没有出具具体的法律法规,具体的方案政策,更没有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我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期,保证农民工的社会权益,让农民工也享受到普通民众享受到的福利,是建立和谐新社会的一个起点。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社会权益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农民工是我国一类比较特殊的人群。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融入城市,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城市中一类比较特殊的人群——农民工。最新的资料表明,我国的农民工人数已经高达2.8亿多。但是,各色关于农民工的社会问题也纷纷涌出。农民工的学历普遍较低,常年待在工地做建筑工程,十分辛苦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农民工凭借自己的本事赚钱,但是依旧被很多人嫌弃脏污。甚至,黑心老板在工程完成后不肯给予农民工们相应的工资。有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社会热点经常爆出,农民工生活得不到保障。而在国家出陈了社会保险之后,农民工的参保率并不高。这样一来,农民工的日后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政府应该尽快构建有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制度。

1 农民工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在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期间,政府鼓励进行全民保障,不分城市和农村,让国人不分彼此一起享受国家的福利和待遇。农民工是社会中一种比较特殊的人,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双重性。出身农村但是为城市建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在农民工工作期间,因为工作时长、地域差别、工作工种等各方面原因,政府无法合理有效地监管,以至于农民工难以被政府管制掌控。再者,因为农民工的工作相对自由性更高,文化水平较低,国家难以监管,因此,农民工在投保社会保险这一块,难度较大。投保率低造成的是农民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难以获得应有的补偿和保障。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相对危险性较高,又因为没有和工程负责人签订相应的劳务合同。因此,在发生意外之后,农民工很多时候都得不到应有的补偿。

2011年,四川籍一位普通的女性农民工席某和丈夫在四川一个建筑公司做钢筋绑扎工作时。在工地绑扎柱子的过程中,脚下的脚手架突然倒塌,丈夫因为正在干活,所以没有摔下去,席某却摔倒在一堆钢件上。在医院确诊为三根肋骨骨折,十多处软组织受伤。席某之前一直在所在县城的医院治疗,因为花费太大,不是本地人,家人不方便照顾。出院后席某决定回老家养病。于是向工地负责人索赔并且要求支付数月工资,但是并没有得到对方同意。其间打了五次官司,但是没有得到一分赔偿款。尽管律师和相关人员对于席某夫妻非常同情,因为国家没有具体的关于农民工的保障制度,而且席某又没有与工程负责人签订相关的劳务合同,因此,虽然席某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至今也没有得到解决。

农民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又因为自身知识水平有限,不懂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很多时候容易吃亏。国家鼓励国人购买相关的社会保险,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保障国人的利益。而农民工因为流动性较大,工作的地点无法定位,时间也不确定,工资的发放也没有准确时间,因此投保社会保险之时只能进行个人缴费,并且还无法确定农民工是否能够准时缴费。

但是,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农民工的工资却没有跟着时代一起发展,一起增长,工资较低。工作时间难以固定,因此在缴费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且农民工的收入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因为农民工资本不高制约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工人的工资增长偏慢,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着一些技术含量偏低的工作,直接在根本上制约了农民工的收入。农民工在劳动契约的关系中偏向弱势,本人与务工企业地位悬殊,对工资的影响力比较小,不会因为自己想加工资,老板就会加。而且,农民工的人数一直在增加,工作机会的增长数量赶不上农民工的增长数量,所以在工资方面更是难以增长。因此在缴费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再者,農民工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在发生拖欠工资或是工伤事故后为了要回自己的损失,很多时候采取较为极端的手段。血字、跳楼、自杀进行威胁,讨回自己的工薪。这都是因为农民工不懂得正确地使用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知道通过合同来维护的自己权益,以至于农民工的悲剧时有发生。

2 向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的意义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城市农村一体化的进程仍然在进行中。全民小康其实就是让我国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小康生活,不管是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都能得到国家的一视同仁,享受到社会的保障,一起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益处。但是农民工始终是一个困扰着政府的问题。地位特殊,文化水平低,因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直接就会造成全民小康社会的难以实现并且影响进程。因此,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就成了国家目前来说一定要做并且一定要作出效果的一个关键。这样,才能体现我国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决心,对于体现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性的重视。

我国经济在之前的数十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了不折不扣的经济大国。但是城市化的水平始终落后于经济,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加快城市化的脚步,就必须有足够的人来工作。城市人口一直保持稳定,只能依靠农村大量人口进城工作。而农民工就是其中的一类人,他们聚集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面对大量农民工,政府必须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民工贫困化的现象。如果城市长期无法接纳农民工,农民工的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那么只会造成两极分化严重,贫困的太贫困,富有的太富有。这样的现象在社会是非常危险的一种现象,不利于构建和谐安定的新社会。

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做着辛苦的工作,填补城里人的空缺。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却不能享有相应的权益。而在这种时候,八零后九零后等新生代农民工在补充进来,人数在一步步加多。这种时候,国家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的利益。坚持让农民工能够享受到全民都能享受到的保障,发展城乡社会一体化,让城市和农村彻底合二为一。

3 农民工的迁徙

人口的迁徙,实现了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而农民工其实是我国作出很大贡献的一只劳动力大军,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九十年代至今,农民工的人数一直在增多,在城市更是逐渐产生了农民工的聚集地,成为城市一个新集体。农民工大部分是从农村迁徙而来,在城市的某一处建筑工程活跃着,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也增强了整个社会的活力与生机,提高农民工本身的收入水平。

世界各国都存在着人口变动,其中一个主体就是农民进城,变成城市的一员。而我国的农民迁徙为主要的特征。政府以就业保障为底线,引导农民迁徙,进行转移,外出务工,构建城乡一体化。受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二元经济相对于落后,现在年工业化进程相对更快。为了促进二元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就要进行补充。并且在补充劳动力同時诱导农民进行真正的迁徙,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

而社会保障其实是一种另类的转移支付制度,通过经济资源的转移变成保障个体在遭遇风险或是灾难之时为保障个体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相对于传统的农业,工业中劳动者更容易因为竞争而遭受各种意外引起损失。因此,为了维护人们的权利,设立了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民工是近几十年来的一种新群体,完全具备工业中劳动者们的特性,随时可能面临突如其来的意外,相比于在家务农的稳定和安全,农民工其实也应该学习参加社会保障的人群。对自己进行保护,以免风险来临,反应不及时。而且农民工还面临一个问题,土地随时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被占用,因此,一份社会保障其实才是农民工们最需要的东西。

4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

在推进农民工自身进行维护社会保障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能否做到位,将监管力度加大,迫于压力,企业单位自己就会主动花一部分资金为农民工购买相关的保险。

农民工自身的修养素质其实才是最关键的,政府可以通过培训的形式来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对于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所以,建立相对专业的农民工培训班其实是迫在眉睫。将每一位农民工登记在册,农民选择外出做工时,应该主动去登记,让政府能够彻底掌握农民工的真实情况。农民工自己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了解能够保障自己基本权益的法律法规。主动购买能够保障自己利益的社会保险,在进行做工前应该与工作单位签好合适的并且有效的劳动合同。农民的素质提升了,与之相关的单位也会跟着对农民工重视起来。

而国家也应该尽快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农民工主动进行社会保障。设立相关的能够解决农民工事故的相关单位,专门维护农民工权益。同时,应该彻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一种能够自由转换,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属于农民工的工会组织,并且真正地履行工会职能。保证工会能够独立,并且能够帮助农民工群体,用正确的渠道解决农民工的问题,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利益和其他与之相关的合法利益。

5 结语

农民工是我国一类比较特殊的人群。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融入城市,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城市中一类比较特殊的人群——农民工。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这是不可避免的,人口迁徙也是随着社会变化而进行运转的,但是,并不意味着迁徙的人口无法得到正常的社会保障。迁徙人口填补了城市,顺应了城市的改变,为城市做贡献。但是不应该因为出身地域问题而将其进行区别对待。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当代社会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构建幸福安定的和谐社会,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政府应该重视农民工问题,合理改善解决,加快实现全民社会保障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晓燕.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索[J].学术交流, 2011(12).

[2] 贾颖.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成因及完善建议[J].人民论坛, 2015(29).

[3] 刘芳.近年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述评[J].人口与经济, 2007(05).

[4] 施惠忠.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9).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农民工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国家统计局: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
四种社会保障体系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