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本

2018-05-14 14:27申娟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素养

申娟

【摘要】习作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和创造的过程。小学习作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示范与引领的作用,在师生共学、共写、共长中提高习作素养,在教学中共同发展。

【关键词】共学;下水文;共写;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够高涨,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思路并不是很清晰,学生在习作时往往开始思路尚可,可是在具体写习作时却是虎头蛇尾。学生的精彩习作往往是少之又少。如何让习作教学指导更加有效,应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示范与引领的作用,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一、“师生共学”——明确习作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学的过程。记得于永正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时,一般没有什么非常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备课,他往往是在教学之前,根据习作要求自己先行写下水文,经过深思熟虑,一篇下水文出来后他的教学思路也已经逐渐形成,习作指导的重难点也了如指掌。在教学的具体指导中,他也是游刃有余。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缺乏具体的指导,往往也是用现有的范文来给学生示范,缺乏真情实感与激情。通过课前教师写“下水文”,或者在课堂与学生共写,会让教师指导学生的写作更有思路,更有明确的教学策略。看图习作是指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能写出高水平的句子和片段,能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打下基础。教师先行进行“下水”习作后,再根据习作要求和自己的习作体会与习作思路,指导学生理解例文,掌握学法。教师在先行学习的基础上,再和学生一起通过共同学习,教师不仅可以对教学思路了如指掌,而且教学起来游刃有余,学生学起来也是思路通畅,亦步亦趋,相信写起来也是一路顺畅。

二、“师生共写”——增强师生教学互动

教学中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不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不是老师的精彩说教。教师和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在享受教学过程的同时不断地展现自己的知识与学问。在习作中“师生共写”,可以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师生共写”,指师生共同写作,一起写作。在现有的教材中,看图说话、写话训练,没有具体的教学策略。“师生共写”是在教师有具体习作体验的前提下,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引领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按照要求毫无拘束地写下来,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的自在之趣。通过“师生共写”,让孩子们在老师的示范引领下用稚嫩真挚的笔,记录下成长的足迹,有成长的烦恼,更有收获的喜悦。“师生共写”可以从感悟一件事开始,从共写一个片段开始,在师生共同写作中,让作文教学因为有老师的亲身示范和陪伴,学生的作文之路不再是畏途,而是师生共同体验的心路历程,也会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师生共长”——提高师生语文素养

徐州市实施“学讲计划”以来,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引领了学生的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的发展。如在指导写游记的习作提纲以后,教师先让学生欣赏自己的范文,然后让学生自己按照习作提纲要求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进行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兴趣盎然,作品精彩纷呈。例如一篇学生佳作——《秋天的田野》:

秋天的田野

倪小宇

秋天的田野真美丽呀,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田野里的玉米长得比我们自己还要高,几片大叶子有秩序的插在玉米秆,玉米秆的中间是什么东西?原来是玉米棒啊,把外面的皮撕开,就会看到金黄金黄的玉米,一顆颗像我们排列整齐的牙齿。玉米棒上还有一些黑胡须呀,那是玉米须。现在玉米都已经成熟了。

田野中还有一些黄豆秧,它们的叶子已经发黄了,有的黄豆等不及了,从豆荚里跑到外面的世界玩了起来。田野边的小野花开了,有红色的、黄的、粉色的……真是五彩缤纷啊,走近闻一闻,就会有一阵清香钻进你鼻子里,草丛里有许多小虫子,从旁边走过去的话他们就会吓得逃跑。

树林里面也很热闹,一堆一堆的树叶,在风儿的吹拂下有点像一群群五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调皮的小娃娃东躲西藏,一会儿又翻个跟头停在了原地。

我喜爱春天,但我更爱秋天。

此篇文章由于先有教师的示范引领,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所感倾吐出来。编辑没有修改一个字,就在《小海燕》报上发表了出来。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我们教师就得千方百计让学生在师长的带领下有意无意地接触生活,让他们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感受到喜怒哀乐,用各种的感官或者现代化的手段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让学生把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自体验的,生活中的新鲜事通过教师进一步以“写真”的形式记录下来,勤于动笔一定会收获颇多。教师只要多给孩子们展示的机会,一定会教学相长,师生在共同的学习和教学中一定会相得益彰,一定会共同成长,语文素养也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课堂是师生共生的舞台,每节习作课的点滴收获会汇聚成知识的海洋,在师生共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和习作技法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不自觉地成长,更可以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通过共学、共写、共长,提高习作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课堂习作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师生的习作素养,使师生得到共同发展。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素养
习知识 提素养
第六单元·素养测评
第五单元·素养测评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五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六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二单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一单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