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

2018-05-14 14:27李志航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钱锺书围城

李志航

【摘要】《围城》是钱锺书先生一生中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其意蕴深厚且耐人寻味。小说主要围绕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经历,详细论述了“围城”这一意向。本文通过对《围城》这篇小说写作背景的分析,从学业围城、爱情围城、事业围城以及婚姻围城四个方面入手,对《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的围城人生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那个时代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畸形的社会特征。

【关键词】《围城》;围城人生;钱锺书;精神困惑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围城》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作品,作为钱锺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围城》可以被称为一个人基本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该小说主要以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经历展开论述,通过对方鸿渐学业、事业、爱情、婚姻的描写,细致刻画了方鸿渐的围城人生。与此同时,钱钟书先生借助对主人公重压下精神受阻的着重描写,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与生存困境。

一、《围城》背景概述

钱锺书先生是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被吴宓先生称为“人中之龙”,其代表作品《围城》是一部长篇小说,是对旧时代社会真实生活的讽刺与感伤,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有人曾经评价《围城》比中国古代任何古典讽刺小说都要优秀,虽然此话有夸大的成分在,但是《围城》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堪称伟大。《围城》这篇小说主要围绕主人公方鸿渐的一生展开描写,通过对主人公围城人生的刻画,完美呈现出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人间困境”。在当时的社会,不论是爱情还是事业,甚至是婚姻,整个人生都好像被困在一个围城之中,有的人想要挣脱围城的磨砺与束缚,但最终只是重复的上演着“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要冲出来”的围城人生。

二、《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

(一)学业围城

《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的学业围城,主要体现在方鸿渐的出国留学阶段。出国留学是主人公方鸿渐的第一个人生转折点,借助出国留学的思想浪潮,方鸿渐顺利的搭上了洋轮,进入了洋城,但是方鸿渐心中对于文凭以及博士头衔仍旧十分鄙夷。原本以为留过洋、镀了金,并不需要再用文凭来扶航,可是谁知还是避免不了当时国内只看重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教育俗套。这种情况下,方鸿渐碍于出资人的请求和父亲的命令,不得不弄来假的文凭来蒙混过关。作者在描写方鸿渐“学业围城”的这部分时,主要是通过对方鸿渐虽然出国留学,但是仍旧逃不开旧社会陈腐文化的侵袭与困扰,个人的理想始終无法挣脱时代迂腐势力的围困。

(二)爱情围城

旧时代背景下方鸿渐的爱情围城,主要体现在方鸿渐与三位女性之间的爱恨纠葛。首先,方鸿渐在高中时期便与点金银行周经理的女儿周淑英有了婚约,但是因为“淑英病伤寒”的原因,在西医的误导下“于本月十三日下午四时长逝”。因此,方鸿渐在留学归来的轮船上,在已有未婚夫的鲍小姐的引诱之下,与之开始了一段“邮船情缘”,并最终获得匆匆上场、匆匆结束的结果。其次,方鸿渐与苏文纨的爱情纠葛并不能算作真正的爱恋,苏文纨在感情方面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她试图激起三个男人的嫉妒之心,逐渐在故事发展中与方鸿渐走到一起。而当苏文纨认为方鸿渐爱上她时,却发现不过是自己自作多情。最后,方鸿渐与唐晓芙的爱情,这段感情可以称得上是两情相悦,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各种误会而终止,方鸿渐理想的爱情也只能成为幻影。

(三)事业围城

方鸿渐作为名副其实的“海归”,不论是出身还是求学经历,都是非常不错的优势,但是他所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麻木思想,还是决定了方鸿渐无处着落的思维立场,也是导致方鸿渐陷入“事业围城”的关键原因。在《围城》的故事发展过程中,钱锺书先生从主人公方鸿渐的求职历程开始叙述,由方鸿渐在老丈人点金银行的苟且度日,到三闾大学任教,再到华美新闻社,详细刻画了方鸿渐的事业围城。通过对方鸿渐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苦苦追求,但是最终仍旧无法安稳脚跟的描写,对当时社会黑暗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等一系列险恶关系进行揭露。

(四)婚姻围城

婚姻原本是个人情感倾向与审美追求的最终结果,但是在当时时代背景与人们麻木思想的影响下,长期处于情感、事业双重困惑之下,方鸿渐的婚姻必定会受到畸形爱情之花的影响而结出畸形的果实。方鸿渐从桂林经过香港到达上海,是他人生中的第四段驿站,也是体现方鸿渐“婚姻围城”的阶段。幸福的婚姻需要建立在夫妻双方感情维系以及家庭和睦的基础上,由于方鸿渐与妻子孙柔嘉的婚姻并没有爱情的支撑,家庭也并不和睦,所以注定只能成为方鸿渐的“婚姻围城”。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围城》这篇文学作品具有非常大的阅读价值,通过对非主流社会上层知识分子方鸿渐人生经历的描写,为读者呈现出了方鸿渐的围城人生。《围城》不仅表现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畸形的社会形态,作者还通过对方鸿渐学业围城的描写,着重剖析了知识分子在道德与个性等方面体现出的人性弱点,进一步还原了行将崩溃的病态社会真相,是对旧社会生活的感伤与反讽。

参考文献

[1]武盛东.钱钟书《围城》的讽刺意义初探[J].才智,2018(8).

[2]李莉,曹睿宁.关于钱钟书作品《围城》的赏析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5).

(编辑:李艳松)

猜你喜欢
钱锺书围城
钱锺书的幽默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听李健吾谈《围城》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围城”内外
名师学案·钱锺书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