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趣味教学

2018-05-14 14:27李碧华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课文

李碧华

【摘要】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对于其他教学板块而言,文言文可真让学生“又恨又怕”。怎样让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欲望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个关键。在教学中尽量挖掘现有文言教材中的亮点,让教材变得有趣有味,以一点而带动全篇,从而顺利落实中学文言文教学任务。

【关键词】趣味激发;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我们的理解,语文课理应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特别是讲授文言文。那一篇篇古文,一个个生动的汉字,一段段精辟的段落,都是前人经过深思熟虑流传下来的非常有意义的文化宝藏,语文课具有传授经典,内化生活重要意义。

但是现今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究竟向何处去?传统的语文教学究竟还要维持到什么时候?我们不妨看一看现在的语文课堂:老师辛辛苦苦地讲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学生忙于写笔记。教师辛苦,学生劳累。文言文的理解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学基础上的,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的话,心理上已经产生抗拒,再加上模式化的文言文课堂,这怎能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没有兴趣,也就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文言文是老祖宗的东西,对于新时代来说没任何学习意义。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必须增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吸引到文言文学习上。下面是我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采取的一些趣味教学方法。

一、开设一些生动的知识导入课

对于上文言文的第一课,我是非常有感受的,学生一接触文言文,就会叫苦连天。但在我的语文课堂上,他们却在第一次见面时就接触到了文言文,并且发觉文言文原来并不是那么的陌生。下面是我的自我介绍的实录

教师:“我的名字是在一篇古文里挑出来的,这篇古文是‘三曹之一写的。”(学生一听,兴趣大了,纷纷议论是曹操、曹植还是曹丕。)

学生甲:“肯定是曹操,他写过《短歌行》,有文学功底。”

学生乙:“未必,老师这样提示,肯定有陷阱。”

教师:“在‘三曹中,除了曹操的文学造诣外,曹植的文学造诣也是不错的,他写过《白马篇》。”(引起学生对旧课文的回忆)

接下来,我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介绍魏国著名诗人曹植在《洛神赋》中这样描写洛神:“披罗衣(丝绸衣)衣璀璨兮,珥(耳上戴)瑶碧(一种美玉)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一种鞋的名称)之文履(指绣有花纹的丝织鞋子),曳雾绡(绡生丝织成的帛)轻裾(轻薄的纱裙)”。

因为这段话是描述女子的外貌的,对于学生来说,都会有想象的欲望,所以他们很快就被句子所吸引,然后我不失时机地引出这两句里的文言文知识。如“之”字用法,定语后置句的翻译,等等。

学生对于我的自我介绍的印象非常深刻,在第一节课上我就介绍了一些比较优美的文言句子和生动的文言知识,他们对于里面的知识表现出非常高的兴趣,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他们也容易进入其中。

在讲如何学好语文时,如果只讲“预习、复习、笔记、作业”这些老生常谈的话,学生一定烦之又烦的。如果以王国维谈学习的三个境界为引导,一定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王国维说学习有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意思是说学习必须有强烈的欲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意思是说学习一定要专注,要入迷要持之以恒;“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意思是说,经过前两个境界之后,你就会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猛然发现自己的学习有了巨大的进步。这样讲课,既教授了文言文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作为开学第一课,一举三得。

二、备课时注意收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教师在讲文言文之前的备课工作是繁重的。本身对于语文课堂,我们已经要做到认真备课,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合理控制教材的难点重点,然后再加上文言文教学的知识结构复杂,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更加应该加倍努力,一旦控制不好课堂节奏、气氛,就会使课堂凌乱不堪,学生对于课文连最基本的理解都做不到,那样的文言文课堂是最失败的。

高中的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他们总是希望能多点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他们总是对文言文带有反感的情绪,那么怎样在文言文课堂中从课外补充好这方面的知识,又要充分利用教材呢?学生非常喜欢有意思一点儿的知识,然后更希望这些知识不是通过枯燥的课堂来获得的,所以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就要很好地抓住这一点,既要传授文言知识,又要传授生活知识。这一点,我们的文言寓言或者战略故事就能做到了,因为很多文言文都能给予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如《愚公移山》《狼》等文言文,学生对于里面的故事情节很有兴趣,那么要懂寓意,就得读懂文章,老师要利用好这些文章,传授给学生足够的文言知识。再如对文章细节的考证。如《过秦论》中有“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一句,其中“先王”应如何理解呢?乍看之下,不就是“前代的君王”,真的如此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后,再布置他们细读课文,查阅资料,定能得出正确结论,“先王”指的是“古圣贤君,即夏商周等前代贤君”。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介绍出古今異义的知识。

另外,还可以通过交代精当的背景资料、相关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春江花月夜》时,就不妨强调它是“以孤篇压倒全唐”经典之作。讲授柳永的《望海潮》时,交代一个传说:“金主完颜亮为什么要兴兵南下占领杭州呢?原来他是抵不住《望海潮》里对杭州风月生动描述的诱惑,尤其是读‘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后,一睹之情难抑,便想据之为己有了。”相信同学们听了后,会对柳永《望海潮》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读个究竟。再如《史记·苏武传》中,有持节牧羊一节,充满了爱国主义的光辉,如能精当交代,必定能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阅读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文言扮演朗读,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培养语感,增加积累,涵泳感悟。文言文的句读知识非常重要,学生在初步学习课文后就必须进行朗诵,教师在这个环节是要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文言文的示范朗读,要读出感情,要读出味道,读出学生的兴趣来,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短文章整体读,长文章逐段读。教师可以采取范读、领读、齐读、散读、默读等方式,也可以读句读,读感情,读意境。这样示范朗读了之后,学生心里就产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欲望,也就有了能意会课文的喜悦,也就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如教学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文,该文表达的是作者致力于隐、淡泊名利、“乐乎天命”的形象,读时不妨让学生扮个超脱先生状,玩味地读,扮演老先生的读法,摇头晃脑,如痴如醉,用悠长的语调再现当时的氛围,体味五柳先生的人格魅力。吟咏诵读文言文,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游于文言文之中。

四、把握文言文语言的风趣幽默

绝大多数学生是带着极大的希望进入学校的,带着极大的期待企盼他们的老师是一个富有幽默感、富有爱心、知识面宽的人,其中具有幽默感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这个幽默感不仅可以体现在讲课的语言上,还可以体现在文言文的字词理解上,文言文课堂因为传授的文言知识比较多,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挖掘到课文里的幽默点,再加上有幽默风趣的语言魅力,学生上课的气氛肯定会随之活跃起来,也避免了学生的害怕感。我们知道,文言文隽永深刻,字词精练,我们除了可以欣赏它的美之外,也可以欣赏它的趣。比如,讲韩愈的《师说》,我就围绕“师”字做起了文章。繁写的“師”表示包围着小山包,有很多的意思,引申到军队编制,师从军队又引申到军师,军师出谋划策,含有教导之义,最后引申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结果学生也是兴趣大增。在教《桃花源记》(陶渊明)时,有“黄发垂髫”一句。笔者在授课时没有满足于解释这两个词语:老人、小孩。而是做了引申:比如二十岁的代称,三十岁的代称,四十……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猜测,而后我才说二十称弱冠,三十岁称而立,四十岁称不惑,五十岁称知天命,六十岁称花甲,七十岁古稀,八九十岁称耄耋,并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代称,这样做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五、深入角色,巧设问题,体验情感,引起学生兴趣

语文课内容丰富多彩,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肯定不能吸引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程序,往往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只有我们处处以学生是否有所得作为自己的教学前提,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那么我们的教学才有针对性,也才会有适应于学生的具体教学方法。此类问题可放在开课时,也可置于课尾,要能吊起学生的趣味。学生一般存在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师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表演示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鸿门宴》《邹忌讽齐王纳谏》《孔雀东南飞》《烛之武退秦师》等都是很好的课本剧教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杜十娘和李甲两人的感情纠葛。此诗的情节曲折动人,富于戏剧性,里面涉及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但如果只从文字去剖析,学生对几个人物形象就不会有一个较深刻的印象,学起来也就乏味了,所以讲课时,用角色表演的形式,一边表演一边讲析,把文字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让学生不仅身临其境般地通过编、读、演、听、看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了解课文内容,而且对人物的性格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这样处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得认真,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

六、适当采用口诀记忆法,增加记忆趣味性

文言文里面有不少的知识点需要熟记的,但是繁多的记忆量使得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但是如果我们能适当地采取灵活的方式减少学生的记忆负担,那样学生的灵活性增强,又能加深记忆,学生的学习趣味必能增加。比如说,不少学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在我们遵循了一定的方法,抓住了一些关键,就会给文言断句带来方便。我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就是使用下面这个口诀记忆的: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除此以外,我教会学生使用口诀来记忆几个易混淆的文言复音虚词,可以用“‘是以是‘以是,‘以是是‘因此”“‘何以是‘以何,‘以何凭什么”来记住“是以”“以何”的翻译方法;可以用“主谓间断开,发语词断开”的口诀来记住文言文朗读中的合理停顿。

学生普遍欢迎口诀记忆法,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不能使用过多,因为口诀记忆法记忆点是不全面的,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灵活性而使用,不能全盘依赖,否则会有反效果的。

我们主张兴趣教学法,并不是迁就学生,更不是去适应学生的兴趣,以他们的好恶来决定我们的教学内容,而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兴趣,使他们真正学有所得。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无论教育怎样改革,无论教材怎样变化,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这一点,真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这一点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要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知识,掌握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提高能力,調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标本兼治的最好的教学法。

参考文献

[1] 卢光耀.中学文言文的教与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89.

[2]朱小健.关联 交融 传承—实现中学文言文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面[J].中学语文教学,2005(11).

[3]刘棠.让文言文教学闪烁人文色彩文[J].广东教育·教研,2006(10).

附   注

此文获2010年鹤山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