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除草剂对黄芪安全性及田间杂草防除效果

2018-05-14 08:59温晓蕾齐慧霞刘一健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除草剂发芽率黄芪

温晓蕾 齐慧霞 刘一健

摘要 [目的]解决生产上黄芪田除草难的问题。[方法]采用室内发芽试验研究5种芽前封闭除草剂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选用无药害除草剂进行田间杂草防控试验。[结果]330 g/L二甲戊灵、48%仲丁灵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无影响,其种子萌发率分别为75.00%、72.78%,且黄芪幼苗无药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 d,不同浓度的二甲戊灵和仲丁靈的综合防效均在90%以上;药后50 d,综合防效均在70%以上,且2种药剂均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防效在80%以上;而高浓度的仲丁灵(4 530 mL/hm.2)对黄芪的株高及鲜重有一定影响。[结论]黄芪田防除杂草可施用二甲戊灵及仲丁灵,其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 650~1 950、2 250~3 000 mL/hm.2。

关键词 黄芪;除草剂;发芽率; 除草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3-0103-03

Abstract [Objective]To solve the difficulty of weeding i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eld.[Method]A indoor germination test was conducted to evalute the security of five kinds of preemergence herbicides o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and the safe herbicides was used in controling field weed.[Resul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330 g/L Pendimethalin and 48% Butralin on germination rate,germination vigor and germination index,and did not produce phytotoxicity,the germinating rate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respectively was 75.00%,72.78%.The field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verall effects was more than 90% 30 days after treatment(DAT) and 70% 50 days after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endimethalin and Butralin,and it showed good control to gramineous weed(>80%).But high density 48% butralin obvious effect repression to plant height and fresh weight of Astragalus. [Conclusion]Con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weeds in Astragalus filed can be applied Pendimethalin and Butralin,the optimal application amount of them are 1 650-1 950,2 250-3 000 mL/hm.2 respectively.

Key words Astragalus membranaceus;Herbicides;Germination rate;Weed control effect

黄芪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迄今为止,已有2 000年历史,主产于我国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为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芪黄酮类等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治疗糖尿病、延缓衰老等作用[1]。目前,国内市场对黄芪的需求极大,约有50%用于生产黄芪饮品,50%用于中成药、提取物及制剂[2]。随着野生资源的不断下降及人类需求的日益增加,人工种植黄芪成为主要来源。然而在人工栽培过程中,由于杂草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等特点,除草成为一项繁重、困难的生产环节,增加了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

化学药剂除草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然而生产上肆意使用,严重污染了环境,导致目标作物产生药害。目前生产上缺乏化学除草剂在药用植物生产中合理使用的理论依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中药材田间安全使用除草剂的问题,王亮[3]解决了当归栽培中除草难的问题,袁世林等[4]、李继英等[5]对板蓝根田间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了研究,王丽婷等[6]选用3种药剂对黄芪田进行土壤封闭试验,观察其对黄芪出苗和生长的安全性以及除草效果,信小娟等[7]比较了5种除草剂防除田间杂草的效果,张永鹏等[8]使用化学除草剂对黄芪育苗田杂草进行了防除效果的研究。笔者针对秦皇岛市中药材产区主要药用植物黄芪栽培过程中的除草难题,选用目前生产上常见的化学除草剂,研究不同除草剂对黄芪安全性及田间杂草防除效果,旨在筛选适宜黄芪苗前化学除草剂及其最适使用浓度,了解其对黄芪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合理地使用除草剂防治草害,控制农药在中药材中的残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黄芪种子购自河北省安国市跃进药材种植技术研究部。240 g/L乙氧氟草醚乳油,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50%乙草胺乳油,弘业化工有限公司;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48%仲丁灵乳油,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330 g/L二甲戊灵乳油,江苏永安化工有限公司。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摩天庄村,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有排灌条件。

1.3 试验方法

1.3.1 室内种子萌发试验。

根据5种除草剂推荐用量和对水量,选择每种除草剂中等用量和对水量来配制浓度,共5个除草剂处理,清水为对照,每个处理各重复3次,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在室内进行黄芪种子萌发试验,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9]。

发芽势(GE)=(前4 d正常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发芽率(GP)=(前8 d正常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发芽指数(GI)=Σ(Gt/Dt)

式中,Gt表示在第t天种子的发芽数;Dt表示相应的发芽天数。

1.3.2 田间试验设计。选用仲丁灵、二甲戊灵2种除草剂用于田间土壤封闭试验,每种除草剂设3个处理,设清水空白对照,共7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6 m.2,机械旋耕后平整土地,于2017年5月播种,株行距为20 cm×20 cm,播深3 cm左右。当日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1.3.3 调查及分析方法。

分别于播种后第30、50天进行杂草调查,每个小区按5点取样法,调查杂草的种类、株高、鲜重,并计算出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株防效=(对照区杂草株数-施药区杂草株数)/对照区杂草株数×100%

鲜重防效=(对照区杂草鲜重-施药药杂草鲜重)/对照区杂草鲜重×100%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数据库的建立,采用Excel 2003和DPS 7.05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除草剂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1、图1可知,二甲戊灵、仲丁灵及乙氧氟草醚对黄芪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影响,其发芽率分别为75.00%、72.78%及73.89%,与清水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其发芽势与对照基本一致。二甲戊灵的发芽指数低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是处理后前3 d,该药剂的种子萌发率较低;而乙草胺及异丙甲草胺处理后的发芽率仅为56.11%和32.22%,严重抑制种子的萌发,同时异丙甲草胺和乙草胺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对照均存在显著差异,即对黄芪种子的萌发存在显著影响。

2.2 不同种类除草剂对黄芪幼苗生长的影响

处理后第8天,测量黄芪幼苗高度及鲜重,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与CK相比,异丙甲草胺和乙草胺对幼苗生长存在显著抑制作用,其他4种药剂均对黄芪生长无影响。在种子萌发后期,乙氧氟草醚处理的种子幼苗叶片上会出现药害,主要表现为子叶浅绿色,有褪绿斑点,其他2种药剂处理均无药害现象,因此推荐二甲戊灵和仲丁灵这2种除草剂进行土壤种子苗前喷药处理。

2.3 不同浓度除草剂对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

播种30 d后,2种土壤封闭除草剂对杂草的总防效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不同浓度的2种除草剂对杂草的鲜重防效均达90%以上。二甲戊灵(2 250 mL/hm.2)、仲丁靈(3 000、4 530 mL/hm.2)对杂草的防效最好,其株防效在80%以上,其次是二甲戊灵(1 650 mL/hm.2)、仲丁灵(2 250 mL/hm.2),其株防效在70%以上;同时,这2种药剂对禾本科杂草表现出很好的防效,其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但对于阔叶类杂草防效较差,除仲丁灵(3 000 mL/hm.2)外,其他处理的株防效均在50%以下,鲜重防效较高,均在80%以上,说明该2种药剂对阔叶类杂草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播种后50 d,其杂草的总防效见表4。由表4可知,不同浓度的2种除草剂对田间杂草的总防效很好,其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均在70%以上;同时该2种药剂对禾本科杂草表现出较强的防效性,其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均在80%以上;但对阔叶类杂草而言,其防效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株防效均低于60%,鲜重防效除二甲戊灵(2 250 mL/hm.2)及仲丁灵(3 000 mL/hm.2)外,均低于60%。

2.4 不同种类除草剂对黄芪生长的影响

田间施用不同浓度的二甲戊灵和仲丁灵后,其对黄芪生长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施用高浓度的仲丁灵(320 g/L)后,严重抑制了黄芪的株高,且单株鲜重也低于对照;但对其根长并无抑制作用;其他处理均对黄芪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黄芪种子室内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二甲戊灵、仲丁灵2种药剂对黄芪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无影响且无药害产生,该结果与王丽婷等[6]研究结果一致,二甲戊灵不影响黄芪的出苗。

田间土壤封闭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二甲戊灵及仲丁灵对田间杂草防效较好,且药效持续时间长,施药后第50天,其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分别在70%及80%以上,但高浓度的仲丁灵(4 530 mL/hm.2)影响了黄芪的株高,这与张永鹏等[8]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其原因可能是仲丁灵使用浓度较高造成。统计分析发现,2种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最好,对阔叶类杂草防效较差,施药后第50天,其基本丧失药效。结合生产上的经济成本及环境问题,建议黄芪田使用二甲戊灵和仲丁灵的浓度分别为1 650~1 950、2 250~3 000 mL/hm.2。

该试验结果初步筛选出对黄芪种子萌发及生长较安全,且对杂草具有一定防效的单剂,为今后生产上安全使用除草剂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发现二甲戊灵及仲丁灵对禾本科杂草表现出很好的防效,而在阔叶类杂草的防治方面稍显劣势,因此仍需要对不同类型除草剂进行筛选,以便适应生产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施用方法、不同除草剂复配技术以及化学除草剂在田间的残留动态等方面的研究,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合理地使用除草剂防治草害、控制农药在中药材中的残留,为中药材的优质栽培和出口创汇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蔷,高文远,满淑丽.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 3203-3207.

[2] 秦雪梅,李震宇,孙海峰,等.我国黄芪药材资源现状与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9): 3234-3238.

[3] 王亮.适宜当归栽培化学除草剂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07.

[4] 袁世林,郭凤琴,郭庆瑞,等.板蓝根田大面积化学除草示范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3,31(4):78-80.

[5] 李继英,吕鹏秀,邹瑜.板蓝根田间阔叶杂草的化学防除[J].价值工程,2011,30(6): 328.

[6] 王丽婷,赵莉霞,史娟,等.不同除草剂对黄芪田间杂草封闭处理的防效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7] 信小娟,王黑子来,张玉华,等.5种除草剂防除黄芪田杂草的效果比较[J].防护林科技,2015(3):14-15.

[8] 张永鹏,赵斌荣,张东,等.不同除草剂对黄芪育苗田常见杂草防除效果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7,7(4/5):9-11.

[9] 杜小娟.8种除草剂对黄芩安全性的初步测试[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除草剂发芽率黄芪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黄芪是个宝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农药及除草剂
夏玉米种子发芽率对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加拿大:拟修订除草剂Pyroxasulfone的最大残留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