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材资源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

2018-05-14 14:27钟伟凤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写作技巧人生课文

钟伟凤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但纵观作文教学状况,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时常是先唏嘘一片, 继之以随便拼凑应付交差了事,只要不被教师以未完成作业施以惩罚便万事大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针对这种种问题,本人在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作文训练;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结合教材精选作文题目,作文训练系列化

七年级的课文多以写人记事文章为主,为此我初定本学期主要训练学生写作的方向是写人记事作文。有了这个目标,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人物形象的分析等。

如《秋天的怀念》中: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 ……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课堂设计的问题:“在文中找一找,母亲的哪些细节举动流淌那份深深的母爱?”

二、学习教材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平时,把讲解课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课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么开头、结尾和过渡,都需认真构思,进行整体设计,这就是布局谋篇。

如《我的老师》课堂设计的问题:“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这些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课文中记的七件小事,次序可不可以打乱?(这几件事是如何贯穿起来的?)”通过这类文章题材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何写够作文字数的作文方法总结:确定一个中心,围绕一个中心;多写几件事,详略得当;事件的安排要循序渐进。

經过多篇课文的材料安排详略得当的学习,我布置第二篇作文字数不足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材料也多了起来。但是,评改学生的作文就像喝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因此我有了第三个作文训练目标。

三、明晰教材中主题之鲜明,学会选材立意

立意,就是在构思文章时,要确立文章的主旨,亦即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核心。凡是作文,作者总要有个写作意图,你想告诉读者什么?想和对方交流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因此,我布置的第三篇作文《我的成长故事》,确定写题目的当初是想让学生仿照《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抒写个人人生经历+人生感悟。我认为这两部分相辅相成,前一部分个人经历的叙述给人以真实感,而后一部分的感悟却使文章富有哲理,使你的作品立意高远、耐人寻味。这种模式很易模仿而且写作此类文章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写作此类考场作文也很容易拿高分。学生是写了《我的成长故事》这篇作文,但最终写出来的作文平平淡淡,纯粹是记录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两件事,但这些事对自己的人生有怎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改变全是空白。面对学生的习作,我在想是不是课文的事例与学生的经历距离太多了,学生感受不到,也难以学习呢?为了拉近给学生学习的距离感,我在两个班中不断翻看学生的优秀作文,最终知道了我该怎么继续进行学生作文的指导学习。

四、利用作文讲评课,学习学生写的好作文

老师作为尺度把握者,从班中作文里挑选优秀作文与写得不好的作文进行指导,效果比拿那些不知何方神圣的大作有效得多。如我布置的第三篇作文《我的成长故事》,写之前已经明确告知学生仿照《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一篇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对自己人生有较大影响的事,关键还是要对自己人生有积极意义的主题。结果学生仿写到的是爬山、游泳遇到困难等事件,但结尾大多是只有一句“这就是我的成长故事”。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完全不写。为了让学生明白我布置这篇作文主要是考主题深刻的目标,我找了几篇同学当中,主题较深刻的作文作为范文进行学习。如一个学生的作文:一次帮老师改卷过程中,发现自己一道题做错了,想偷偷改了自己的试卷答案,这样就可以得满分的事件,她从这个成长经历中,领悟到做人要诚实。看到学生们对本班同学作文高分的认可,我知道要提高学生作文,学生的优秀习作就是最好的学习资源。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把语文教材资源用于作文教学是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文课本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是积累材料的宝库,是传授章法的“例子”,是揣摩写作的标本,是生活的桥梁,是激发思维的触媒,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如果能够关注教材,做个有心人,注重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坚持阅读与写作、积累与训练的结合,我相信课本资源一定能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学生的习作能力和写作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写作技巧人生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人生中的某一天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独一无二的你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