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形阅读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2018-05-14 14:27张真华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

张真华

【摘要】本文以原形阅读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原形阅读理论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分析,随后提出了一些原形阅读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中的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原形阅读理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越來越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气象,但同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无论语文教学如何改革,都无法抛开传统,另辟一个全新的文化生存空间。而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传统之一,是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加强对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原形阅读理论概述

原形阅读理论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学观点,最早由江苏省级教师徐忠宪先生提出,并著有《原形阅读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一书,作者通过围绕学生读者与语文课文之间存在的阅读矛盾,结合学生阅读思维特点,提出了“原形阅读”与“超原形阅读”理论概念,其中原形阅读是以语文课文整体为原形,在课文中蕴含的文思流动引导之下进行阅读,分为初级原形阅读与高级原形阅读两种水平。超原形阅读则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自身相关知识、经验的运用,对课文原形局部内容进行更深层次思考的一种阅读。阅读相对更加自由,是一项纯粹的个体化行为。因此学生在进行超原形阅读时,基于每个学生的人生经历、阅历乃至理解能力的不同,因此即使针对同一课文,不同的学生获得的超原形阅读的体验也是呈多样性变化,获得的感悟也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上述这两类阅读方式同一种阅读理念强调的都是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自主体验性与主动探究性,主张应尊重学生这一学习个体,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同时也意味着,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于原形阅读理论下语文阅读教学。例如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是先入为主式地直接向学生灌输文本理解,要求学生统一按照这种“正确规范”的理解去进行语文文本阅读,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性思维发展,同时对学生的阅读体验也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抵触情绪,拒绝进行阅读。而在原形阅读理念下,主张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自主进行文本内容探索与理解,从而有效加深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在此基础上,单对于语文阅读来讲,比较理想的效果即摆脱教师引导,学生能够构建属于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对语文文本实现创造性理解,最终实现自我提升与超越。

二、原形阅读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中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字词教学策略

熟练掌握字词阅读释义是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基础,无论针对何种阅读,都是要先从文字开始,然后到词语,最后连接成完整的句子,一旦在阅读中针对某个字词不甚理解或理解认知出现偏差,不仅会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首先要做好字词教学,基于原形阅读理念注重学生个人体验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字词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字词特点,设计一些生动形象的字词教学,提升字词教学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与认知。例如初次进行类似于“嶙峋”“饕餮”“酝酿”等词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综合词语的出处、词语的形旁、声旁进行讲解,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而不是单纯去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加上进行适当的重复,从而达到经久不忘的效果。

(二)课文局部与整体分析实践策略

从原形阅读理论对阅读思维的二分性研究理论来看,原形阅读理论认为,阅读印象具有语感趋同性,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离不开语感的支持,语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即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性体现。因此在针对语文文本阅读教学时,需要教师将语感培养贯穿在语文阅读教学全过程,使得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在不断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其中的语言文字及其表达规律,深刻理解语言文字中所承载的思想情感,依靠这些营养,使得学生的语感不断得到成长。

(三)阅读鉴赏能力提升策略

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鉴赏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超原形阅读思维,究其原因在于,文学作品的鉴赏是在阅读体验的前提下完成的,而超原形阅读思维加注重的即是学生的阅读体验。基于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尊重学生个体的阅读体验,使得学生阅读更加自由,能够发表属于自己独特的阅读见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前提;二是灵活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丰富学生鉴赏方法,例如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师生对话教学形式,在鉴赏方法上可采用情景想象法、比较异同法等;三是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通过让学生阅读丰富的文学作品,开阔学生眼界,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阅读探究,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原形阅读教学的实践,不仅可以对中学语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更能够丰富学生 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精神修养,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德永.分析原形阅读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7).

[2]马莹,张媛媛.原形阅读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3).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探讨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数理化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探讨S
关于企业党建工作“互联网+”的实践探讨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理念分析及实践探讨
《边界层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