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语言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2018-05-14 14:27陈宏燕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应对策略

陈宏燕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逐渐兴起,并受到中学生的青睐,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作

文中。网络语言的兴起虽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内容,但也给语言规范化工作和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语言的含义,其次简单描述了网络语言的特点,并引申出网络语言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最后再重点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对网络语言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语言;特点与影响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使我国网民的数量大量增加。由此,言简意赅、幽默诙谐的网络语言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并且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可见,网络语言已经对我国传统的语言表达习惯产生了冲击,给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简介

网络语言,就是指以网络生活为主题的人群,在网络社交中使用的键盘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网络语言有着独特的生成方式,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1.由字母词语与表意数字直接构成汉语的缩略语。有些是字母词语,比如MM(妹妹)等,它简单快捷,夹杂在汉字中特别醒目。还有些是英汉双语混杂词,比如I 服了 you(我真服了你了)等。还有些网络语言则是以数字形式出现,比如88(再见)等。

2.由特色词语、表情符号等组成。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网民无法像现实那样眉目传情地交流,因此,需要借助一些语言之外的补充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表情符号应运而生。比如“:)”就代表着开心的微笑,这些脸谱符号,被人们戏称为当代的“象形文字”,它构思新颖,造型生动,弥补了网民无法直接交流的遗憾。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和传统语言相比,网络语言有着明显的特点。首先,网络语言在自由的网络空间中产生,它是网民们摆脱传统语言习惯束缚的产物,充分展示了网民们的个性与创造力;其次,网络语言生动简洁,具有很强的感官性,达到幽默有趣的表达效果;最后,网络语言是以文字为媒介的口语式沟通,它保留了口头语言的很多特点,表达比较随意,或省略或倒装,不讲究语法和逻辑,对语言的运用规范基本不予关注。网络语言对初中生学习传统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规范的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基石,而规范工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强化学生语言规范化的意识。

三、初中语文教学对网络语言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教育引导,端正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网络语言的诞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现有语言的规范,但它是网民之间感情交流和表情达意的桥梁,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因此,教师不应该人为地去抑制它的发展,更不应该杜绝其出现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用端正的态度去面对它。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初中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少评判与鉴别能力的现实,从多角度为学生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网络语言,从而提高分辨能力,学会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掌握必备的传统语言的基础上,使用健康的网络语言,让他们的语言更加锦上添花。

(二)巧借平时教学,巩固强化规范语言的主导地位

作为传承文化的语文教师,巩固强化规范语言的主导地位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的。网络语言不管如何组合和变化,不管是构词方式还是造句原理,其基础仍然是传统语言,其仍然借用了我国古今汉语词汇、修辞和语法等体系。例如,网络语言常常采用借喻手法对新词进行构造:它将网民称作“网虫”,那么,一个刚刚接触网络的新手自然而然就成了虫类中最低等的“爬虫”,而高水平的网民则被比喻成“飞虫”。除此之外,构造网络语言常用的手法还有比拟、借代、反语以及摹声等。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之间的传承和联系,明确规范语言的主导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用传统规范的汉语知识理论对网络语言进行解释说明,分析其哪些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适度使用;哪些是不规范和粗俗的,需要及时予以摈弃。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自觉规范运用语言文字,巩固规范语言的主导地位。

(三)探究语文教材,客观审视网络语言的角色分量

当前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为此许多版本的语文教材也开始将网络这一重大课题纳入到教材编写的体系中来。就拿人教版初中教材来说,其在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综合性学习”中,专门设置了一个教学主题——“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这一主题共设置了三项活动,其中第一项就是“网络词语小研讨”,课本中首先罗列了许许多多生活中人们对网络词语的看法,或排斥,或接受,或谨慎对待,而后尖锐地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怎样去看待呢?我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能更应该理性客观地审视,保持谨慎的宽容,允许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在作文及书面交流中还是要尽量避免。当然,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前沿信息与参考资料需要在网络上进行阅读。这些事实都说明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已经开始正视网络阅读和网络语言,因此,客观审视网络语言的角色分量,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就显得特别重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对于初中语文教育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教师和学生应该用宽容和客观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在相关部门不断规范网络语言的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學生辨别、判断网络语言中那些健康和不健康的部分,有所选择地加以运用,并督促学生不要忽视规范化的传统语言。

参考文献

[1]佟思颖.网络语言及其在语文教学中引发的问题[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7).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应对策略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从模因看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