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内涵与方略:有效教学视域下高职“卓越课堂”建设

2018-05-14 16:31蒋丽华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职教学改革课堂教学

摘 要: 从高职生源结构变化、学生素质和个性需求差异所带来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挑战,以及新时期课堂教学形态变化所带来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机遇,阐明了高职“卓越课堂”建设的历史必然性。接着,提出了高职“卓越课堂”的基本内涵:产教融合是主线;“以生为本”是核心;可持续发展是目标。最后,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介绍了高职“卓越课堂”建设的方法和策略,包括:整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重点突破,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建章立制,形成制度保障。

关键词: 高职;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卓越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8)01-0001-05

一、高职“卓越课堂”建设的历史使命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核心和落脚点在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再好的人才培养理念、再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再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最终都需要通过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与落实[1]。前不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他认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育人水平,育人水平的提升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础在课堂教学,主阵地是课堂。[2]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一直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一)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元化、学生文化基础和个性需求的差异带来新挑战

近年来,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受生源数量大规模减少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日趋复杂,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应届普通高中生,二是通过对口单招考试招收的职高生,三是通过3+3中高职联合培养项目招收的中专、中职生,四是未参加普通高考的单招生和高考成绩低于省控线的注册生。各类生源在理论基础、技能基础、个性品质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生源结构多元化、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对教育需求的多样性,这给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层次、规格、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组织统一的教学活动,实施相同的课程,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会严重影响高职阶段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将学生个体知识结构和文化基础水平的差异转化为专业技能、专业方向侧重点的区别及专业特长的不同,探索适应教育需求多样化的教学改革是助力高职学生个性化成长成才的关键。

(二)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形态变化带来的新机遇

课堂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高职课堂的重塑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传统高职课堂教学的形态也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是“老师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传统格局。当前高职课堂面临着新的变革,大数据、云平台、虚拟仿真、即时通讯等已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各个方面,课堂的概念被重新定义。在“互联网+”潮流的冲击下,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条件下人才培养对质、量、类的需求,积极探索“互联网+ 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可能,[3]使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参与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二、“有效教学”理念下高职“卓越课堂”的基本内涵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識性都很强的活动。有效的教学实践是课堂教学、活动、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师生角色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效教学”理念强调的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习得一定的技能,形成相应的态度、品质和价值观,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卓越课堂”一词来源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所谓卓越,就是杰出、超出一般,也可以说是高超出众的意思。“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卓越课堂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形态,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状态;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4]

(一)产教融合是高职“卓越课堂”建设的主线

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和基础教育,高职“卓越”课堂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态,体现的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基于校企合作的办学与教学全程结合的模式,因此必须基于产教深度融合。作为校企合作的升级版,产教深度融合强调将行业企业的先进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成长阶段、成长规律相匹配,进而优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组织,形成德育为先、技能为重、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生态,彰显着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

(二)“以生为本”是高职“卓越课堂”建设的核心理念

高职卓越课堂应该突出“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工匠精神为引领,深入推进“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推进适应需求多样化的学分制、弹性学制教学改革,建立学分积累、学分置换、学分互认及导师制度,健全学分制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及学生多渠道、多时段、个性化学习的教学资源支撑系统;契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实施分层分类、小班化教学,创新卓越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可持续发展是高职“卓越课堂”建设的终极目标

职业教育不同于培训。高职“卓越课堂”也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一技之长,让学生掌握当下的岗位技能,实现顺利就业,更应该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和潜在的发展后劲,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因此,高职“卓越课堂”遵循高职人才培养规律,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关键技能、专业知识与价值观相结合将职业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体系。

三、高职“卓越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笔者所在的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百年纺织名校,是全国两所纺织服装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也是江苏省七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在后示范建设时期,学校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从示范期间中观层面着重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转向微观层次关注课堂领域的教学改革上来。从2012年起,学校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把“学生受益和学业成果”作为衡量教育教学成效的首要指标,探索实施“卓越课堂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工程,着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一)整体规划,做好“卓越课堂”外部建设的顶层设计

学校着眼培养具有大国工匠潜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立足学生多样化发展、个性化成才,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之间“双轮驱动、协调推进”的关系,促进学生“工作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融合,回答了“如何全课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核心问题。

1. 实施基于大类专业招生改革的培养体系。学校打破传统专业制度壁垒,全面推行大类专业招生改革,构建“平台+方向”的职业技术方向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宽基础、分方向”培养。学生在一年级学习基于共性典型工作任务的平台课程,即专业通识培养;二年级后再根据个人兴趣和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进行专业方向分流,学生学习基于不同方向的典型工作任务的方向课程模块,实施分方向、个性化培养,培养过程由刚性到柔性、由统一到个性,助力学生多样成才。在满足学生学习选择权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2. 完善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完全学分制。学校在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于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建立以绩点制作为学生学习质量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以适应教育需求多样化。遵循“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技能”的指导思想,学校探索专业主辅修制,开设各专业大类辅修专业课程群模块,加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通识通修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辅修课、开放式选修课为主线,构建项目化实践课、素质教育课交叉衔接的课程体系,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有机结合,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支持教师自主开发课程,增加选修课数量,提高选修课质量;加强通识课程建设,促进学生自主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学分积累制度,推进国内校际以及跨境学分互认,细化对接专业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考核要求等,实现课程与学分的互认。

3. 构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形势,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促进专业知识交叉、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内容相贯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主要分三个层面实施:一是开设必修课——创新创业基础课。由学校素质教学部负责组织实施,在全校一年级所有专业开设,旨在开展创新创业启蒙教育,使学生对创新创业形成初步的认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二是开设选修课——创新创业专业课。按专业大类实施,即每个专业大类都开设一门针对本专业大类特点的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理念和行为落实到专业层面,增强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创业的能力。三是创新创业实践课。依托于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博士工作室、教授工作室等教科研实体,在导师指导下,部分学有余力的拔尖学生有机会参与导师的教科研项目,通过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成立实体公司等,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通过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等多措并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二)重点突破,推进“卓越课堂”内部建设的关键领域改革

针对生源结构多元化、学生基础差异与需求差异加大等新挑战,学校按照“把专业建设好,把教学改革做好,把学生培养好”的思路,在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考核与评价设计等方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关键领域的改革。

1.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加大优质课程资源供给,建设海量级“淘课”学院。学校在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时,以类似于商场货架的各种商品单品的形式,将学校的各门课程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时、教学方式、施教条件、评价考核方式等都一并公布于众,并任由学生自主选择和修读,[5]形成了“自助餐式”课程供应模式。一是在修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开放选修课程模块,将该模块的学分提高到专业总学分的30%以上,以扩大学生的选课自由度,逐步实现个性化修读,为实行完全学分制打下基础。二是加强学院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办学效益,将各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开放,学生可以自由地跨专业、跨学院、跨年级、跨学段选修全校开放选修课程。三是拓展校际共享课程,探索校際教育联盟,实现校际优质资源共享,建立组织机构和教学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跨校选修课程。学校实施“5510优质课程建设计划”,建设 5 门国内示范性精品在线课程、50 门省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在线课程以及100 门校级教改新型课程。在专业必修课外,以海量、优质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跨专业技能学习和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需求。

2. 在课堂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突出崇尚实践与技能为王,注重将产业先进元素及时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在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岗位快速变化的需求下,高职“卓越课堂”绝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理论、书本的旧观念上,禁锢在老设备、旧工艺上,应该顺势而为,突出崇尚实践与技能为王,体现为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工艺的同步更新。要聘请来自生产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师傅、技术能手,担任特聘兼职教师,及时将企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理念带入高职课堂。比如我校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家居艺术设计”主题实验性课程把课堂教学现场搬到了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宝丽莱家纺有限公司、轻纺城、建材市场等处,从选购面辅材料开始,到沙发、圆形展桌到柱形灯箱都要求同学们自己动手,享受着作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体会动手创新的工匠精神。

3.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上,开展“学业导师制”和“走班制”试点。实施完全学分制,打破原有专业、课程框架,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以“走班”形式进入不同班级进行课程学习,参与各类平台载体的项目,通过工作完成学习,获得项目课程学分。如我校纺染工程学院学生在完成大一学业后,根据专业方向选择导师,进入对应的专业科技中心,并在其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行业企业需求,科学、合理选读课程,参加创新训练项目,制定适合自己的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完成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学期项目,根据学生综合表现和科研成果,由指导老师评定学分。根据学生数和课程教学形式,采用临时教学班、与其他专业班级合班、网络班等方式组织教学,实施“走班制”。既适应了多向的培养,高效利用资源,也加强了沟通交流,促进专业跨界与融合。

4. 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上,依托先进网络信息技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图片、音频、视频、仿真、虚拟现实等方式,将传统课堂的有限时间和空间无限拓展,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正在建设具有“辅教助学”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和“SPOC学院”,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移动终端等软硬件技术,构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的服务体系。目前,学校SPOC学院在线课程88门,建有各类资源18000余条,日活跃用户2000人以上。服装设计学院专业教师引进智慧树网提供的硬件和服务的支持,与我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专业选修课程《创意思维训练》相融合,利用现代化信息教学设施和技术手段,探索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创了与多所外地院校同步在线教学互动的新模式,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还吸引了未选修此门课程的同学前来观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 在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上,把学生受益和学业成果作为首要指标。改变传统的考试、考察等教学效果评价手段,学校在多个专业试点实行课堂教学公开制度和课程学生作品展示制度,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体验感”与“获得感”,在教学效能提高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信。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制定个性化的学期项目3至4个,在第三至第六个学期实施,难度逐渐递增,总计开发20个左右学期项目。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科研项目、市场需求,以所学知识与技能为基础,以学生为实施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校企合作为保障,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设计产品开发、技能训练、课题研究等学用结合项目,并及时更新,以体现综合性与先进性。每学期结束时,学生将提交相应的实物作品、论文、专利、竞赛获奖等,实现“一生一品”。指导老师根据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以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提高创新创业水平。

6. 在课堂教学文化的形成上,培育“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诊改质量意识。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已从强调硬件建设、重视资源配置方面,向着建立教学效果实时测评系统、完善评价结果与改善联动机制等转变,从以往关注办学条件、办学投入与经费、学校管理、学生就业、学校知名度等对学校的整体评估,转变到对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动态诊断和改进上来。学校开发的基于微信系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反馈体系,小到每一次课,每一次作业,细到每个知识点、技能点,都能及时收到学生的學业反馈,教师可以及时跟进学生的反馈,修订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调整、教学方法手段的改善以及教学环境设备的组织等,建立了融人才培养各个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诊改系统。在学校内部形成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共同参与的致力于学生学习效果监测与提高的积极氛围。

(三)建章立制,形成高职“卓越课堂”建设的制度保障

为适应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的需要,保证学分制、导师制、走班制、选拨淘汰制、过程监测和反馈机制等顺利实施,学校制订并构建了适应学生多样学习需求的柔性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以教务管理为主,面向学校多个部门(教务处、财务处、学工处等)和多类用户(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同时立足教育教学全过程,制订出台了《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规程》《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行为规范》《学分制指导教师工作条例》《学生选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管理文件,从深化立德树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端正教风学风、发挥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

参考文献:

[1] 蒋丽华. 高职”卓越课堂”构建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J].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1.

[2] 瞿振元.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EB/OL]. (2017-03-15)[2017-9-20]. http://www.hie.edu.cn/perspective_12580/20161118/t20161118_993463.shtml.

[3] 胡梅,马斌. “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可能与当代变革[J]. 现代教育管理,2016(1):19-24.

[4] 齐晓舒. 构建高效课堂[J]. 经营管理者,2016(1):311.

[5] 潘绍来. 职业教育课程化服务模式与市场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65.

猜你喜欢
高职教学改革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