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心思

2018-05-14 09:56向彬
名家名作 2018年8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诗文书法家

向彬

书法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人的事,这是因为从文字产生开始,识字、写字都是文化人做的事情。而当我国古代的高端文人介入书法,在书写中追求点画线质、字形结构、章法布局等方面的美感,甚至追求书写时的精神气韵与情感流露,就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书法艺术”非常接近了。文人介入书法,自然会有其特定的审美趋向和艺术追求,因此,文雅、恬静、清秀、醇和、静穆、古雅、冲和等诸多审美境界成为书法风格的艺术追求,书家作品能得其中某种风格,就可卓尔不群,超凡脱俗。文人介入书法,不仅确定了“书卷气”“士气”等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也凸显了书法的文化属性。从书写内容到书写用具,从书房布置到作品清赏,无不体现文人特有的书法审美境界与形式美感,也无不体现文人特有的品格情操与文化精神。

书法,于文人而言,既是修养心性之方式,也是展露才华之技能,还是抒发情感之寄托,更是体现神韵之精神。当前,很多书家将书法定义为“纯艺术”,有的甚至将书法提到了“当代艺术”的层面,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为当代书法谋求新的发展空间,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法从沉重的“文化枷锁”中解脱出来,以便彰显书法的艺术特性,成为纯粹的艺术。在这些书家看来,将书法定位为“纯艺术”之后,书写内容只是书法艺术创作的素材,在书法作品中所占的位置就并不重要了,书法最为重要的是艺术表现力。因此,这种观念下的书法创作只着重考虑作品的点画线质、字形结构和章法布局,不会关心书写内容究竟为何人所写,也不会在意书写诗文的风格与书法作品的关系,更不会为书法创作而自撰诗文,书写技法成为他们追求书法艺术表现力的核心甚至全部。然而,汉字具有音、形、义三个方面的要素,对于一件书法作品而言,虽然最先引起注意的是作品中的字形字势或艺术风格,但细细欣赏时,人们自然会识读作品的书写内容,“重识读”是书法审美与欣赏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一件书法作品的书写内容没有一定的文义,这件作品的文化精神与艺术品格都会受到质疑,满纸的点画线条与字形章法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形式,甚至可以视为没有灵魂的艺术躯壳。从书家创作的层面来考虑,书家选取什么样的诗文内容创作书法作品,是对书法家文化素养的考评。如果书法家所书写的诗文都有一些司空见惯的内容,尽管这些诗文内容非常经典,也很难凸显书法家的文化素养。但如果书法家选取的书写内容是不常见的经史典籍或者诗词作品,那至少说明书家所读之书不是简单层面的唐诗宋词,若书法家书写自作诗文,且所撰诗文具有极好的文采,可想而知,这位书法家就不是普通层面的“抄手”或书写“工匠”了。而且,注重书写内容从来都不会降低书法创作的艺术表现,只会增加书法作品的文化含量与人文精神!

对古代文人而言,读书治学与写诗填词是家常事,也是书法创作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还是形成书法风格以及表达书法精神内涵最为重要的因素。研究书法最重要的是从学理层面探求书法的本质,挖掘影响书法艺术风格的根本因素;读书与诗词写作主要是提升书法家的学养与品格,调养书法家的心性与气质,这其实就是书法艺术的风格根源所在。书法的风格不是笔法、结构和章法的形式特征,线条粗细、字形大小、字势欹正、章法巧妙甚至包括书写时的节奏变化等形式特征都是书法风格表现出来的外相,作品中精神气质与气韵神采才是书法艺术的风格核心,而这些不是书写技能这样的“表现工具”所实现的,更不能将艺术风格等同于技法表现。明白了这个道理再看书法创作,就知道书写内容与书法艺术的關系不是简单的素材与表现,而是二者之间精神内涵的高度融合。简单地将诗文作为书法创作的素材而不懂诗文的审美意境,所创作的书法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艺术躯壳,将线条与字形的变化当作书法艺术的核心去追求完全属于“匠人意识”,只有明白了文化素养与艺术精神的交融关系,才会真切理解书法为什么是文化人的事情。

而文人画之所以具有意境,其主要原因是画者本身是文人,其文化素养和审美境界远远高于一般意义上的专业画家,而文人对画作的理解不是停留在作画的技法层面,也不是以画面的真实程度来衡量作品的优劣,而是通过笔墨技法与灵趣体现画作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让内心的诗意形成可观可赏的画面,让凝聚情感的笔墨所写成的画作体现文人特有的闲情逸趣与品格精神。文人画家笔下的竹,大多以体型不大的青竹、紫竹或湘妃竹之类为创作题材,这类竹清瘦而有气节,正直而坚韧不拔,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雨雪霜,既有守节虚心的品格,又有卓尔凌云的志向,具有令世人倾慕的君子之风。

在我看来,要画出真正具有文人气格的中国画,书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表现文化画中特有线质必不可少的技法要求。赵孟頫题《枯木竹石图》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是非常著名的题画诗,也是最能说明书画同源或者说以书入画的诗句。文徵明也有“时将书法作画法,墨花洒出皆神工”以及“翠藓摹古文,剥蚀如鼎篆”等著名的题画诗句,这些都是直接说明以书入画的最好例证。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还有这样的评画观点:“郭熙、唐棣之树,文与可之竹,温日观之葡萄,皆自草法中得来,此画与书通者也。”由此可见,“书画同源”或“以书入画”是古代文人画家独到的“绘画秘笈”,也是文人画家为什么注重诗书画同步发展最终融为一体的根源所在。我的画作多是以线为主的兰竹梅等题材,块面的画作比较少,这应该跟我的书法很有关联。我画梅花的树干和树枝,或者画竹竿、竹枝甚至竹叶时,都会很自然地运用书法的线条和发力方式,尤其是画兰叶时,书写性特征更加明显,力求每一片兰叶的线条中寓含非常丰富的变化,而且都会呈自然的状态。当然,画画的笔法和发力方式终究与书法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书法多中锋用笔,而画画的笔锋转化更为灵活多变,毛笔的笔尖和笔腹在作画过程中都会充分应用,以便画出线条更有变化和生机,而且绘画的墨色变化比书法中墨色要丰富得多。所以,我虽然主张以书入画,并不是说书法好就一定能够画出好画,将书法的用笔转换为绘画运笔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其中的奥妙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慢慢领略。

我最终的理想就是在画作中体现诗心、书境和画意,使诗书画三者的风格得到完美的融合统一,让自己的诗风、书风和画风都体现内心的审美追求,体现读书人应有的清新俊逸和儒雅之气。为了实现这个艺术目标,我会倾一生之心血,积一生之学养,练一生之功力,写一生之诗心,让自己的学识、灵感、才情、美感与境界都在诗书画的融合中得到充分展示。果真如此,此生可以无憾也!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诗文书法家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走遍万水千山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小小书法家
千金碎琴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