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文本深层结构:以整本书阅读为基点的教学策略 探究

2018-05-14 09:56张军
名家名作 2018年3期
关键词:麦克白浅层深层

张军

[摘 要]立足当前语文教学改革趋势与高中阅读教学现状,以整本书阅读为基点,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解读文本,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阅读策略。

[关 键 词]整本书阅读;结构;学习工具;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3-0153-01

“整本書阅读”是当下语文教育关注的热点。立足具体学情,学生与文本应该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帮助学生更加亲近文本、深入文本是笔者思考与实践的出发点。

余秋雨研究认为,伟大作品都有多层结构,他指出,故事的精彩、色彩的完美、旋律的美丽等都属于文本表层;又用“门后之云,云中之山”来喻指作品的深层结构。比如在《麦克白》中,敲门声为何会让麦克白夫妇与观众都感到惊心动魄?实际上,莎翁以敲门声为指引,在文本深层结构里隐藏了一组强烈的对比——魔鬼性与人性,黑夜与黎明,沦陷与惊醒……最后这种对比超越了麦克白本人的悲剧,进入到了人之为人的重大而普通的经验之中。①

这让我们明晓:一部伟大的作品在文字的下面有着或隐或显的多层结构。对它的解读就是一个由浅层结构走向深层结构的过程。这也给我们启发:那岂不就此打开了文本分析的另一扇门?这不正是学生现在需要的解读视角吗?

笔者把思维导图作为探寻文本结构的工具交给学生,提醒他们加以利用。如,学生几经尝试,用了一个闭环清晰呈现了《毒不死的狗》的内在结构,对文本进行了许多原创性的解读:小说里的人处在一个封闭沉闷的环境里面,无法出逃,更无法自救,似乎处于永远的人性危机循环之中……学生获取的信息远比参考答案给出的要多,要深刻。

学生克服长篇文本带来的阅读障碍,体会到从浅层走向深层结构以及这个过程中思维全力参与最后豁然开朗所带来的愉悦。

余秋雨赋予“结构”以新的意义指向与思考维度,余党绪也认为,每一部作品都有一种自己特有的结构。 内涵的解读是存在差异性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产品,《哈姆雷特》的内涵又是清晰且相对稳定的。②

在结构思维指引下,教师鼓励学生从文本浅层任意切入,但同时又努力地无限趋近于那被认为是清晰又相对稳定的部分——深层结构。

可是,既然看到了“结构化思维”对阅读的用处,选择一些单篇的经典文本作为分析的范本岂不更好?

吴欣歆认为:单篇课文也是文化的载体,但承载的只是“横截面”,整本书是 “纵贯线”,学生可以吸纳更为丰富的信息,形成完整的认识。③

在实际教学中,达到饱和的阅读量带给学生的言语、思维刺激绝非一个单篇所能比,这正如一间房与一座城。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城,当然,无论是一间房还是一座城,都要去寻找入口,了解基本结构,然后会知道哪是门,可以走进去;哪是窗,可以翻进去……把结构弄清楚了,问题才会被不断地发掘出来。即是透过表象看本质。

结构是文本的骨骼,也是阅读的基础。从考试角度来看,整本书都能梳理,单篇文本是不是也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在《雷雨》的整本书阅读中,学生注意到鲁大海评价周冲——“你是一个明白人,又有点无知。”如果仅处于文本表层,有学生会觉得这是一个前后矛盾、不得其解的话,但向文本的深层结构探寻后,我们就会觉得鲁大海这句话比较深刻,信息量大。

一个文本不外乎核心、结构和节奏几个部分。核心就是题材、主题,这是“观点”的部分。观点来自于事实。而文本的结构里面存在大量的事实,它或隐或显于文本之中,是支撑着整个文本的骨骼。把它梳理出来,就找到了事实部分的指引。

越努力向文本的深层结构探进,掌握的细节、事实越多,最后形成的观点可能就越接近真相,直切要害。形象地说,文本的表层结构,就像冰山一角,而文本的深层结构则是整座冰山。从高中起步的整本书阅读,量上没有优势,就在质上寻求突破。我们聚焦于“结构思维”和“读写转化”这两个基点。通过整本书阅读,努力要交给学生一种最有用的学习工具,让学生建立起一种最有效的策略,是我们一直思考与探索的方向。

整本书阅读需要的是时间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目标难以立即达成,但如果实实在在地交给了学生一种有用的工具、有效的策略,最终就能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就如查理·芒格的名言,手上拿着一把锤子,看见任何东西都是钉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整本书阅读正是解决高中学生阅读的现实问题的方法。

猜你喜欢
麦克白浅层深层
2004—2017年瓦房店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YL区块某探井浅层气危害评估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三)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二)
《麦克白》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
空城
近30年陈巴尔虎旗地区40厘米浅层地温场变化特征
美丽 我要更深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