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痕迹托起心中的梦想

2018-05-14 13:50周晓明
好日子(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永昌陶瓷大师

我叫周晓明,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刻瓷第四代传人,师承北京刻瓷第三代传承人陈永昌老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一君先生。

我在大学期间就创办了自己的陶瓷艺术工作室,主要致力于日用陶瓷画面和器型设计、陶瓷艺术品的研发与创新。我的作品注重创新设计理念与新工艺、新材料的结合运用,追求造型实用性与审美性融合贯通,彰显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从艺术瓷到日用瓷,从刻瓷艺术到器型设计,这么多年来与陶瓷结下的不解之缘,皆源于我对陶瓷艺术的深深喜爱和执着逐梦。

以梦为马,良师助之;

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组织开展对北京刻瓷、草编、泥塑、彩绘脸谱、戏曲盔头制作及北京宫毯等非遗项目的传承招徒仪式,这也是该区首次面向社会招募非遗传承志愿者。经过层层选拔和考试,我有幸被选中,师从陈永昌大师,开始深入的学习研究刻瓷这门技艺。

陈永昌,北京刻瓷第三代传承人。1957年,16岁的陈永昌进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当学徒,师从自己的父亲陈智光。刻瓷兴盛于清朝,光绪年间,皇宫里办了个工艺学堂,相当于现在的工艺美院,里面设有刻瓷科,从南方请来了刻瓷大师华约三,带了20多个徒弟。后来由于社会动荡,这些人中只有两个北京人坚持下来,一个是朱友麟,一个就是陈永昌的父亲陈智光。两位老前辈将刻瓷工艺进行了改革,当时,南方是用刻瓷刀“刻”,北方惯用錾子“錾”,二老将南北工艺结合,有錾有刻,形成了“北京刻瓷”这一门派。

“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这句古语就像是为刻瓷量身定做的。刻瓷需要有耐心,一件作品不是三五下就能雕刻而成,不能操之過急,若是用力过猛或刀法不当,会把事先描绘好的画稿刻坏,刻瓷非常考验创作者的技巧、眼力,还有耐力。

在继承陈老的衣钵后,我在研习刻瓷的道路上,又非常幸运的结识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一君先生,并拜他为师。先生的为人品质与艺术造诣让我崇拜,在陶瓷艺术创作上,先生追求的是融会贯通,游心所在;他尊重历史,敬畏自然,他的作品方寸之中透露出灵奇、不拘一格的心境,令我倾羡不已,不懈追随。得遇良师,何其幸哉。

刻瓷艺术要求能刻会画,还需要不断创新,否则作品就不丰满、不灵动了。艺术之意境,是艺术家独创的意象,独辟的灵境。要深沉的静观,凝神虚静的审美,由表及里的深入体会审美对象的内在意蕴。

瓷是器皿,可容物。瓷如纸张,可挥洒。瓷宛若一点灵犀,撩拨内心,用一把小小的刻刀和木槌,在瓷盘或瓷瓶上飞舞,犹如在瓷器上跳着芭蕾,一道道纤细的痕迹,汇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我的刻瓷作品《高山流水》是运用传统的刻瓷工艺在白色釉陶瓷上雕刻创作完成的。一杯,一碟,一茶器搭配在一起,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了高山流水的意境,使观者觅得通往心灵深处的一条悠径。精雕细刻的心经是整个作品的重点。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很快,物欲横流,容易浮躁迷失;城市里林立的高楼,挡住了远处隽秀的青山,脚下是各种铺装路面,阻隔了水土的融合,远眺不见山,眼生霾,双足不落地,心落灰。在喧闹的城市中,如何聆听自己心灵的呼唤,活出自然本我的生活态度?我希望通过我的刻瓷作品可以让观者有所思寻,在思寻中获得清净,心清净了,世界便清净了,一切都静下来。不得心境,万物皆荒。外求造化,中系心源。内外相映,自在始终。

非常庆幸在我艺术追寻道路上遇到的两位恩师,感恩老师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北京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北京刻瓷,传承老一辈师父们的工匠精神!新常态发展,我们一起结伴而行,我会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不辜负师父对我的谆谆教诲。感恩在奋斗的路上遇到的所有的有缘人,谢谢你们对我的关怀和帮助。

猜你喜欢
永昌陶瓷大师
对话大师
趣图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书画作品鉴赏
书画作品赏析
国画作品赏析
陶瓷艺术作品
挖出来的风波
大师谈翻译永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