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新的家庭期待,助力职业学生发展

2018-05-14 13:52张海珍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4期
关键词:重塑职校职业院校

张海珍

[摘 要] 针对目前职业院校生源及管理现状,提出应加强院校和家庭的积极有效联系,建立校家协作机制,重塑新的家庭期待,重建职业院校学生信心,助力职业院校学生发展。

[关 键 词] 校家协作;职业学生发展;孩子;家庭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232-01

一、职业院校的管理现状

很多人认为,职业院校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就读于职业院校,是无可奈何的选择。甚至包括职业院校的学生及家长都认为他们来到职业院校也只是混个毕业证书,找份糊口的工作。由于家庭自身素养的不够或是对孩子的彻底失望,家庭沦为物质提供者。因此,在期待层面上,他们是被忽视和放弃的。这也造成了不少职校生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容易产生自卑、自弃的心理。的确,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原本学习兴趣就不大,而且没有未来的明确目标,缺乏积极的理想和追求,这不仅造成了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和家长普遍的自卑心理,反过来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更加深了这种自卑心理的固化,引起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从年龄阶段上来说,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数处于未成年或刚成年阶段,大多数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每个人都知道家庭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孩子物质生活的庇护所,也应该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精神上和心理上最坚实的依靠。但事实上,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比如交友问题、消费问题、发展问题等,很少想到向家庭寻求帮助,而把求助的方向投向朋友甚至是网络。这无形之中放大了问题的风险,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所以,在院校和家庭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联系机制,及时告知家长学生在校情况,防微杜渐,可以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及时通知各项教育和发展信息,以便家长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并帮助有教育缺陷的家庭和家长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积极和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并科学有效地引导家长作出积极反应,更好地实现职校生的教育和成长,使他们少走弯路。

二、现阶段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对职业院校来说,现阶段更加注重的是校企协作,如何帮学生找到更为合适的用人单位,的确也是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但从源头上来说,如果我們的产品,也就是学生,他们是合格的乃至是优秀的毕业生,那么在用人市场上,他们不仅会供不应求,而且在社会上会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宣传效应。从狭义上说,这可以为本校赢得更多更好的生源,为本校的不断提升和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从更广大的层面上来说,不仅可以树立职业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打足底气,而且也为社会输送了优秀年轻的产业力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对职业院校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要以培养合格的、优秀的毕业生为抓手,明确自己的首要任务,培养出有健全人格和过硬技术的现代应用型人才。而对学生人格的关注和培养,则需要我们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联系学生的家庭力量,协同配合,在做到及时了解情况、更好的把握学生心理的同时,也要为实施因“时”施教做好准备。

三、建立校家协作机制的策略

(一)面向全体学生

在以往的工作中,大多数班主任或辅导员在联系家庭时,常常关注的是问题学生,以至于在学生和很多人的心目中形成了这样一个看法,班主任找家长,肯定不是好事。这更容易造成家长对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抵触情绪,加重家长与院校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如果高职院校广泛地和家长建立友好的联系,及时把学生和班级相关情况向家长予以通报,不仅可以促进院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也积极促进了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服务全面育人

我们要改变应试教育阶段模式下的评价体系,不能只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进行联系。在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先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再来谈有过硬的技术和专业能力。所谓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等,这些都需要学校和学生家庭共同督促,共同培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各行各业不仅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有所要求,而且对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关注学生进退

很多时候,校方在联系家长的时候,带给家长的是负面消息,等待家长的是需要紧急解决的麻烦和难题。我认为,在教育中,固然少不了督促和鞭策,但更少不了热情的鼓励和必要的点赞。尤其对这些职校生,当他们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我们更应该给他们掌声,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和自强心理。尤其是对后进生,哪怕他们取得一点成绩,我们也要关注,这些都可以成为帮助他们认知自我、重塑自我的良机。

(四)调动家庭热情

在建立校家协作机制中,要努力充分调动家长的热情,不能流于发通知的形式,也不能总是辅导员或班主任一厢情愿地占主动。应该通过真诚的交流和沟通,明确我们一致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也许今天孩子站在大众职业教育的平台,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人生就一片灰暗。我们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家庭重塑新的期待,给孩子树立新的人生目标,积极鼓励孩子再出发。促进家长积极配合,主动融入,以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悦.浅谈当下职业学校学生价值观的重塑[J].职业,2016(11):35-36.

[2]殷国群.重塑职业学校学生化学学习的自信心[J].新课程学习(下),2014(10):94.

猜你喜欢
重塑职校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重塑未来
撞色拼接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