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2018-05-14 16:11周毅邬璐佳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竞争机制专业素质体育教师

周毅 邬璐佳

摘要: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和原动力在于教师,因此,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升高校体育工作质量的重中之重。高校体育教师应拥有健康的体魄、掌握多学科知识、努力提升综合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岗位意识与价值观。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竞争机制

自高校实施扩招以来,许多非师范类专业的运动员加入了体育教师队伍,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解剖学等专业师范课程,不擅长教学,直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原动力是一线体育教师,提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背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从加大规模扩张逐步转变为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和深入打造内涵阶段。高等院校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肯定,体制机制改革卓有成效,高等教育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负责落实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重要推手。其中,体育教师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综合能力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社会普遍不重视青少年体育运动,各个院校也忽视了体育运动对学生性格塑造与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多地关注经济效益好、社会影响力强的学科教育,这就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意志力减退。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动作不大,受教师水平与学科重视程度影响,在广度、深度上与其他学科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必要性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筛选中涵盖德育教育的内容,例如遵守规则、团队合作、尊重对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都是素质教育很好的落脚点。学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意义非凡,一线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提高高校體育教师素质势在必行。

(一)教学形势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教学技术的更新,体育教学得到不断发展,与众多学科理论实现交叉渗透,许多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应运而生,新的教学形式、训练途径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层出不穷,体育教学器材、仪器设备也越来越多样。高校体育教师只有掌握更多新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必须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目前,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并得到了相关高校的积极响应。由教育部主导的全国微课比赛、清华大学引进的慕课、各种网络课程等一系列信息化课程和网络授课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软件应用技能,积极地将信息化手段引入体育课堂,信息化改革势在必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既是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体育教师自身适应新形势,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迫切需要。

(二)角色变换的需要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获取知识技能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体育课堂也不再是一言堂,学生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甚至可能超过体育教师。在这种形式下,体育教师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体育老师既要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又要成为课堂的指导者。体育教师要把学生领入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发现、讨论、实践;指导学生选择和评价各种信息,并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汇总、筛选,进一步精炼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层面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学相长、互学互帮,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挚友。

(三)增强体育意识的需要

受社会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各大高校对学校体育运动不够重视,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有待提高,尽管如今全民健身意识有所增强,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利用各种群体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学习能力,这是体育教师的根本任务。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据周强等人撰写的《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探讨》表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有高级职称的占20.46%(其中有正高级职称的仅为1.86%),而日本有高级职称的高校体育教师占56.3%。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较其他学科起步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如今,随着教学改革和高校教育工作的推进,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已发生了改变,包括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科研成果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运动和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也有效地推进了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三、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掌握多学科知识

高校体育教师应掌握丰富的知识,体育运动保健方面的知识包括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人体遗传学等;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学校体育学、方法论等;运动技能方面的知识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体育舞蹈、田径、武术、体操、游泳、乒乓球、体育游戏、健美操、摔跤、柔道、网球等;另外,还包括哲学、数学、普通话、统计学、计算机、体育美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多学科知识是成为一个合格体育教师的必备条件。在当今社会,体育教师还应该通晓国内外时事政治,熟悉各种视频编辑软件和图片编辑软件,具备一定的美术制作能力,懂得如何使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二) 提升综合工作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包括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实施能力、竞赛训练开展能力、体育科研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改革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复杂任务。

学校应积极组织专家和骨干教师举办学科论坛,开展“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体育课锻炼的方法与实效”等专题讲座,以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开展体育教师汇报课、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等,鼓励广大体育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综合工作能力。

(三)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

体育教师是责任大、条件艰苦、抗风险能力弱的岗位之一。责任大,是因为全国高校体育课师生比例一般都大于1∶20,一名教师至少要负责20名学生的运动安全。体育课是通过一定强度的运动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标的特殊课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确保每一名学生的安全。条件艰苦是因为高校体育教学大多在户外进行,即便有些项目可以在体育馆内开展,但其条件也无法与实验室、阶梯教室的教学环境相提并论。体育馆夏天闷热、冬天阴冷,游泳馆潮湿且氯气味刺鼻,这些都是高校体育教师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抗风险能力弱是因为体育课上学生可能出现运动损伤。一旦发生意外,任课教师需要承受来自单位、家长、同行的谴责,这会严重打击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另外,体育教学的课堂是整个运动场地,其工作范围远远大于其他学科,工作强度高。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能够在每一堂课上用言语、姿态、表情感染并引领学生,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

四、提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几点建议

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原动力是一线体育教师,只有优秀的体育教师,才能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培养出身体健康、内心强大的综合型人才。 文章在此对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体育教师应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发展路线,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升师德水平;要明确体育教师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任;不能片面地认为体育教育就是锻炼身体,要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品格。

(二)加强体育教师培训交流

体育教学具有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教学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各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交流,让体育教师走出去,与其他单位的同行进行交流,互学互访,进行学校体育、竞赛安排、康复训练等一些列专业课程的再学习、再培训,通过培训掌握前沿知识与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有条件的院校还可组织教师到发达国家进行观摩学习。各高校要把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教育水平作为培训重点,对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作出规划、提出要求,如要求体育教师至少参加过一次省级培训活动。

体育科研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源泉,重视科研工作才能更好提高体育教学工作质量,因此,高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的指导与培训。

体育教学不能成为一潭死水,学校应该组织体育教师接触社会、服务社区,从服务中了解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了解社会对体育健康的认识程度,探索体育工作的发展方向。要让体育教师成为体育工作的主导者,从社会实践中汲取思想和创意,改革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师的作用。

(三)建立合理的競争机制,推陈出新

高校体育工作设立竞争机制,一是可以促进体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二是可以激励教师不断学习提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体育课应该实现学生“三自主”,即自主选课、自主选时间、自主选老师。高校完全可以将体育选课的权利交给学生,这样一来,优秀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不受欢迎的教师则可能面临无课可上的局面,这种选课模式将推动改进教师教学内容,加大自身学习力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高校体育教育对国民的身体健康、综合素质和民族精神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综合能力、坚定的责任信念,面对面地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行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为此,必须坚决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注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武亚敏.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2007(4):34-36.

[2]范建伟.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139-140.

[3]黄月胜,祖彦.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老区建设,2016(8):58-60.

猜你喜欢
竞争机制专业素质体育教师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探究
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基本功大赛”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优化思考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如何调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
浅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