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策略研究

2018-05-14 16:11岳苗苗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双创教育协同育人

岳苗苗

摘要:高校通过定期举办思政教育、双创教育讲座,开展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实践,可启迪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文章分析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目的与方法,以期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双创教育;协同育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近年来,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地位逐渐提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中,高校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深入学生群体,洞悉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育方案,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一、实施协同教育的主要目的

(一)實现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是21世纪的代名词,在工业生产和企业转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教育事业中也不例外。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将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能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身发展[1]。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培养出的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学生的自主创业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多以失败告终。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系统化的协同教育工作、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创业能力[2]。

二、实施协同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发挥课堂作用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教育。思政教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使其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由于思政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难以理解,再加上传统思政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目的,教师需要将创新创业知识有机融入传统思政课堂,启迪学生的心灵,发掘其内在潜力,帮助他们开拓属于自己的创业项目[3]。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课堂的作用,将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进行充分融合,让双创教育内容渗入思政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开展一系列针对性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案。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向学生传授双创知识体系的相关内容,通过系统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是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效率的措施之一,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媒介是学校,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此优势,定期开展相关教育讲座及协同教育实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协同教育课外活动。

(三)调动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主要目标是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目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社会经验,未了解清楚行业行情就盲目创业。另外,一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创业失败后无法正常面对生活,容易迷失自我。所以,学校应开展创业培训活动,对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专业化培训,降低学生的创业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调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马兰.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J].同行,2016(9):306,292.

[2]刘晔.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10):78-79.

[3]罗清威, 冯小明, 张会,等.浅谈双创型教育背景下的校企协同育人[J]. 教育现代化,2017(50):339-340.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政教育双创教育协同育人
基于双创教育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以面向市场视角观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善用社交网络媒体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双化”视角下培养高职双创型护理人才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