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 在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8-05-14 17:15朱雪萍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支架高中英语语言

朱雪萍

农村中学的学生语言知识和文化视野都严重地制约着对阅读文章的准确理解,本文将支架式教学模式和PWP阅读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支架—PWP阅读教学”模式来设计英语阅读课,探求适合农村高中学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

1. 引言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99%的学生来自周边塬区和山区,生源基础薄弱,语言学习的家庭、社会和校园环境都较落后,难以满足发展学生的综合知识视野和英语能力的要求,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英语语言基础都严重制约着对文章的准确理解。面对着高中课本中的阅读文章对语言知识和文化视野的较高要求和我们学生的薄弱基础,我们知道赶鸭子上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从高中英语教学的主战场——阅读课入手,申报了课题《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被列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规划重点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559)。我们课题组将支架式教学法和PWP阅读教学模式相结合来设计英语阅读课,形成“支架—PWP阅读教学模式”,试图在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目标之间搭建“腳手架”。

2. 理论综述

2.1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式教学法的最直接理论基础源至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第一水平也就是不需要任何帮助学生就可以独立完成已有的知识水平;第二水平就是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教师或他人的合理帮助下可以达到的水平。常见的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表等。教学步骤包括“进入情景”,“搭建支架,引导探索”“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

2.2 PWP阅读教学模式

PWP教学模式是以图式理论为基础的根据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而设计的,将阅读教学分为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段。pre-reading主要是激活学生对话题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话题的导入,任务的介绍、兴趣的激发和语言策略准备;while-reading是整个阅读教的核心,从具体信息的识别,到推理能力的培养,再到各种逻辑关系、篇章结构的分析等,阅读能力中的知识层面、理解层面、分析层面都在这一阶段;post-reading应该强调的是语言运用,这是语言的输出过程,侧重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

3. 适用于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支架—PWP阅读教学模式

3.1支架—PWP阅读教学模式

3.2 支架—PWP 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

3.2.1搭建背景图式支架,激发阅读好奇心

pre-reading“起着激发学生对教材文本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有效地引入主题以及扫除学生理解文本主旨大意的主要语言障碍等重要作用”(何亚男&应晓球,2010)。高中英语课本的阅读材料题材广泛,话题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广。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生活阅历和文化视野都有限,尤其男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读前活动设计应该考虑这一阶段的激趣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所以,我们要搭建一些切合我们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并且与单元话题相关的背景图式支架。例如,人教版必修1 Unit 3《Travel Journal》的阅读文章《Journey Down the Mekong》一文的阅读中,笔者首先给学生播放了学生特别熟悉的我们地区黄河三峡的风景视频,因为贴近他们的生活,大家都感兴趣,然后让他们想象骑自行车沿黄河旅游的情景。大家非常活跃,尤其喜欢骑车的男生,然后引入《Journey Down the Mekong》中来,因为都是沿河的骑车旅游,学生对话题的亲切感和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助推了阅读的成功。

3.2.2搭建多层面多视角的阅读目标任务支架,引领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

while-reading是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思考、解码并与文本与作者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的体验过程。在这一阶段,如果我们照搬阅读任务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语言能力,以我们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为基础搭建任务支架。下面以人教版必修3 Unit 4《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Stars》的阅读《Life on the Earth》为例。阅读任务从“main idea”、“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到“detailed information”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进行任务设计:

Task 1 Main idea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theformationof the ear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s and animals on the earth.

Task 2 Match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Para. 1 The formation (形成) of theearth

Para. 2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for life

Para. 3 A theory about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verse

Para. 4 The arrival of human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earth

Para. 5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s and animals on the earth

Task 3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following form.

这三个支架性任务用机械,被动的方式引领学生从主题、段意到细节进行自上而下的阅读,虽然不需要学生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要完成任务需要“skim”、“scan”等阅读技能的同时也需要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要在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引领学生反复体验和运用语言。

3.2.3 拆卸支架,用能动的输出性活动进行阅读效果评价

post-reading旨在通过各种思维和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兴趣相联系,在进一步理解,熟悉,记忆文本内容和语言知识的同时运用语言,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内化。这一阶段要充分调动使用语言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所以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拆卸我们在读中阶段给学生搭建的机械性支架,让学生脱架进行自主能动的语言输出性活动。上文的支架性任务卸架后可以这样设问:

Task 1 Please tell me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Task 2 Try to tell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Task 3 What happenedafterBig Bang?

以上三个问题如果没有在读中阶段的支架性训练,我们的学生即使心里能够产生意义框架,也无法转换成英语自由表达出来,但通过以上任务支架下的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后,表达就会很容易了。

4. 关于支架—PWP阅读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运用的思考

4.1找准支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支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找准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准确掌握“最邻近发展区”,便于教师有效搭建脚手架,只有建立在學生原有知识邻近区的支架才有可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教师必需充分了解学生,最好根据学生的生活和文化视野搭建背景图式支架,按照学生的语言能力搭建语言学习支架。

4.2 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对阅读内容的自我建构

“学习是在一定情景(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支架一旦建立起来后,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探索和同伴引领在完成支架性任务。

4.3 卸架后阅读效果评价阶段要体现运用语言的能动性,多使用如转述、角色扮演、讨论、改写、写摘要等活动,避免机械、单调的一问一答式活动。

5. 结语

手捧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面对着平均分50分的学生,我们的窘迫也许是所有农村中学老师们共同的窘迫。所以我们的课题组在充分调查我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前提下,结合我校实际提出“支架—PWP阅读教学”模式,该模式尚在探索之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规划重点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559)成果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3]葛炳芳.中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研究丛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县田家炳中学)

猜你喜欢
支架高中英语语言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